【范毓周教授小檔案】1947年12月1日出生於河南開封,曾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东方书画艺术中心顾问和兼职研究员。

1981年至1985年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现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东方书画艺术中心顾问和兼职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客座教授,国家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中心、西北大学艺术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东南大学旅游系、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文明研究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江苏中华文化学院文物艺术品鉴定与拍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旅游地理》副总编,《鉴宝》顾问、国家社科基金评议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学科基地重大项目评议专家、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审专家,江苏省政协委员、文史委员会委会员,江苏古陶瓷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江海书画会副会长,文化部诗书画院副院长、江苏农史学会副会长、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中医药标准化与人才技术评价委员会副主任、《少林与太极》编委、世界太极拳白皮书编委会顾问、东西方艺术家协会执行主席、欧盟中国委员会文化事务执行主席、澳大利亚中国艺术节组委会副主席。

1988年以来先后应美国科学院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英国学术院、法国人文科学院、德意志考古委员会、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院和荷兰、比利时等国科研机构和大学邀请,在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莱加州大学、洛杉矶加州大学、圣迭哥加州大学、德克萨斯基督教加州大学、威莱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德意志考古研究所、海德堡大学、科隆大学、法兰克福歌德大学、波恩大学、法国人文科学院、法兰西学院、巴黎第七大学、鲁汶天主教大学、莱顿大学、墨西哥人类学与历史研究院天主教大学、墨尔本大学、麦考瑞大学、意大利卡托利卡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讲学,任高级研究员和客座教授。2010年11月12日应联合国总部邀请在联合国第一个中文日在联合国总部作《汉字的起源、早期发展及其东传中美洲》的专题演讲。  

 

一、關於文物

2019年七月二十一日,作为著名文物鑒定專家的范毓周老師應《華人》傳媒之邀,在週末下午茶活動中做了一場精彩的演講,讓與會所有茶友受益匪淺。採訪就由這個文物的話題談起。

 

記者:范教授,請您再給我們的讀者談一談文物艺术品的收藏,現在應該注意什麼做文物收藏,需要有什麼樣的素質??應該收藏什麼?

范:文物艺术品是人类文化的物化结晶,是人类文明的成果遗存,因而是人类财富的最终形式。文物艺术品的收藏是一项既有悠久传统又有广泛基础的大众爱好活动,同时也是一项个人投资的常见方式。一般来讲,文物艺术品既有保值的价值更有升值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文物艺术品是一种最忧资产。文物艺术品同时还是一种可供把玩的精美物品,通过收藏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和文化素养,可以带来精神愉悦和提升精神境界,收藏无疑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爱好活动。目前文物艺术品的收藏活动在全球范围都有不断升温的趋势,也是收藏的最好时机。要想成为一个收藏家,一定要有四“力”:一是要有财力,即要有足够的闲钱;二是要有眼力,要对文物艺术品有鉴别力;三是要有魄力,遇到有价值的藏品看准了要有决断力购藏;四是要有定力,对于藏品要能耐心等待最佳升值时机实现增值。对于初涉收藏者要有四项原则:一是不要轻易“淘宝”,在没有一定鉴赏力时不能心存侥幸贸然购藏,以免购藏赝品遭受损失;二是多想行家请教,系统学习鉴赏知识,不断提升鉴赏水平;三是要通过安全渠道诸如国际拍卖、正规古玩商场等进行购藏;四是买贵不买贱,宁买稀有不买常见。由于目前文物艺术品市场比较混乱,造假售假风行,其中尤以书画、瓷器等赝品较多,玉器由于造家成本较高,相对情况较好,建议大家可以先从玉器收藏开始,风险相对较小。待具有一定鉴赏水平后客逐步扩大到其他门类。

 

記者:我記得您是學甲骨文專業的,您是如何選擇了甲骨文專業學習?又怎麼樣成了文物鑒定的權威專家?這其中有什麼聯繫、契機、或者叫機緣嗎?

范:我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恢复研究生招生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招收的首批研究生。当时十年动乱刚刚结束,百业待兴,许多学术领域面临人才青黄不接,甲骨文研究作为绝学,更是面临继承乏人。我是1966年高中三年级学生,在高考开始前文化大革命突然爆发,大学停止招生,我也下乡插队数年,在此期间我不甘沉沦,感到曾经彪炳于世界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不能就此断绝,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对中国最古老的的文字与相关历史文化发生浓烈兴趣,曾先后受当时河南大学的孙海波、朱芳圃、孙作云等几位著名学者影响和指导,自学了甲骨文和商代历史考古文化。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先考入河南大学历史系,两个月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师从国际甲骨文顶尖级专家胡厚宣教授攻读甲骨文专业。我在读研究生时除了研究甲骨文外,还先后受到后来荣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的启功、史树青两位前辈的指导,尤其是史树青先生利用当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负责鉴定(即后来的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和帮助鉴定各地地方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方便指导我对各类文物进行系统的学习,奠定了初步的鉴赏基础。后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研究生做毕业前实习考察,我是当时历史研究所研究古文字和商周文化的研究生实习考察小组的组长,我们跟随学术界的著名专家于省吾、启功、张政烺、史树青、李学勤等从北京出发南下到广州然后返回北京,一路历经邯郸、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株洲、广州、南昌、杭州、上海、苏州、南京、济南、天津等省、市参观了各个省、市的博物馆,在这些国家级的学术专家指导下,看遍了这些博物馆的陈列与库藏文物,亲自过手数万件文物,奠定了对于文物艺术品的全面认知基础。此后,由于和国内外考古、文物学术界的广泛交往,也为国内各地和国外诸如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皇家工艺博物馆、德国东亚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和一些诸如芝加哥大学、剑桥大学等著名大学的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作鉴定,积累了较多的实际经验。此外也与国际文物研究学术界、拍卖界、收藏界有一定的学术交往和提供鉴定,使自己的眼界大开,对于文物艺术品的认知有了更高的提升。不敢说是什么文物鉴定权威专家,但对文物艺术品的鉴定有了一定的认知,确实是经过这些难得的联系、契机或者机缘,是自己渐渐走入了这条道路。

 

記者:聽了您在演講中表示您本人從來不做收藏,我們都很震驚。請問您為什麼?

范:我在纽约为美国教科文基金会组织的文物艺术品鉴赏讲座上曾有两句后来在收藏、鉴定界广为流传的开场白:“收藏犹如吸毒,鉴定如同相面。”就是告诫喜欢收藏的朋友不要痴迷,不要迷信一些貌似专家的意见。即使是很有经验的专家,也会碰到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也有判断失误的情况。鉴定家和收藏家不同,收藏家是以收藏为其主要目标的,鉴定家则是以对文物艺术品的真伪与价值为其判断依据的。我觉得作为鉴定家应对文物艺术品没有贪欲和利益追求才能更客观公正对待藏品,鉴定家应以不收藏作为操守,才真正能够取信于社会,更好服务于收藏、拍卖活动。所以我以此为自己的信念。20多年前《世界日报》一位资深的著名记者对我作大半张报纸的专题报道,其标题是《中国文化的使者范毓周:只鉴定,不收藏》,我想也算是对我的人生状态的如实写照。

 

記者:現在中國文物艺术品市場存在什麼問題?有哪些優勢?有什麼弊端?與海外文物市場相比,有哪些特點?

范:目前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正在经历一个低潮期,但很快就会转向高峰。首先是文物原有的出路变窄,通道淤堵,藏家的藏品很难变现,大家竞相降价出售,导致文物艺术品价格低落,市场萎靡不振。其次,多年造家风气推助下,大量赝品流入市场,以假乱真,扰乱市场秩序,使人不知所从。十几年前我曾在全国策划组织第一个文物艺术品鉴定的专业电视栏目,即江苏卫视的《家有宝物》,后来又策动中央电视台作《鉴宝》栏目并作顾问,其用意在于普及文物艺术品鉴定知识,但后来的发展已与我的初衷大相径庭,我感到作为始作俑者,颇感遗憾。但对于推动民间收藏还是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大陆目前的最大优势是民间藏品丰富多彩,据最近估计应有60多亿件,其中不乏从未发现的精品。就中国文物艺术品而言当然是最大的资源。最近国家准备推动民间文物艺术品市场化,应是一个大好消息,随着文物艺术品的金融化,将会出现一个民间藏品的交流与交易高潮,对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起到一个有效的推助作用。但也应看到由于国内市场还缺乏规范管理,民间收藏的文物艺术品确权还未法制化,短期内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只需花、规范化和法制化。海外市场与国内相比,首先是市场机制相对成熟,运行机制规范,法制保障健全。这对旅居海外的收藏着来讲是难得的收藏条件,目前应当是大量收藏的最好时机。

記者:很多朋友看到了我們報道的講座消息,都希望您還能再給大家講講。請問您有沒有計劃再給大家講講文物艺术品的有关知识?對那些熱心收藏的朋友,多給些寶貴建議?

范:文物艺术品的收藏时大家都感兴趣的一项有益身心的业余或专业活动,也是能够是资产增值的投资方式。大家如果感情去,我原尽一份心力,继续为大家服务,我计划晚些时候分门别类为大家开设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专题讲座。对于热心收藏的朋友,我希望经过对文物艺术品的系统认知,成为某些方面的行家,避免收藏中误购赝品和误判精品价值的奉献与损失,使自己从收藏中获得乐趣与收益。

 

二、關於研究

記者:讓我們從文物轉向您的研究問題,您是博士生導師,請問范主要研究的方向是什麼?您對研究的什麼內容最感興趣?

范: 我的研究方向目前除为文物艺术品鉴定之外有7个类别,首先是包括甲骨文在内的古文字与出土文献,其次是先秦历史文化,再者是文明探源与比较研究,此外是美术考古与艺术史,还有中国武术文化研究与中国医药文化研究,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研究,另外还有一些诸如唐代诗人杜甫及其诗歌研究、书法美学理论与当代艺术等零星的研究。我是从童年时就经名家指导系统学习书画而一直未断,后经启功先生和董寿平先生多年指导对于书画情结未了,随着年岁增长目前最有兴趣的则是中国书画与国际艺术融通的后现代发展探索。

 

記者:有介紹說您於2014年退休,在北大研究“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請簡單介紹一下這個項目,如今進展如何?

范:我在退休前北京大学中国时序研究中心就聘请我到该中心担任教授进行“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课题的研究,我主要从人类文明与生态环境的湖东关系重新定义“生态环境”,探寻如何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解决生态环境的良性化持续发展。前不久我在世界生态论坛北京峰会上做了这一专题报告,提出“生态环境”从广义上讲应当分别包含“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所谓“社会人文生态环境”是指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需要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利用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就是“人类文明”。这种“社会人文生态环境”的不合理是造成“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要解决当前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并持续保障其良性发展,根本的问题是要改善“社会人文生态环境”使之合理,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感应”其实就是要人们把这两种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当今治理“自然生态环境”不能纯粹依赖科学技术手段。文明的主导是政府,其基础是社会,更重要的是要让政府主导,全社会的参与,先把“社会人文环境”治理好才有可能通过科学技术的运用治理好“自然生态环境”并保持其持续良性发展。这一报告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成为大家认可的新的理论体系。

 

記者:提起來您的愛好和研究範圍及其廣泛,請您給自己定一下位,您最願意被成為什麼專家呢?

范:我对于艺术情有独钟,目前更关心中国艺术的国际化与国际艺术的当代化。中国艺术如何融入国际艺术当代化的过程,并通过弯道超车在国际艺术当代化中发挥一定的引领作用是我正在探索和推动的一个新方向。不求成为什么专家,只是希望能尽一点绵薄之力。

 

三、關於雜誌

 

記者:您和夫人是不是打算在美國定居?您喜歡聖地亞哥嗎?

范:我到过世界上许多城市,发现圣地亚哥是世界上少有的气候最佳而又美丽安全的城市,今年夏天世界各地热浪滚滚,酷暑逼人,圣地亚哥却凉爽如秋,并且冬季不冷,而且文化艺术氛围浓厚,很适合居住和工作。我的两个女儿已在圣地亚哥居住十多年,她们通过读书工作均已成才。我非常喜欢这里,我们决定长期定居在这里,已经获得永久居民身份,将和本地的华人朋友作邻,共同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尽一份力。

記者:看您精力充沛思維敏捷,依然活躍在學術領域,我猜您肯定不會在聖地亞哥安心養老,請問您在美國有什麼發展計劃?

范:我想作为圣地亚哥的一个新居民,我准备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并协助有志之士组建全新的交流与拍卖平台继续为大家做好文物艺术品收藏服务。同时准备和同好及好友筹办推动之艺术书国际化和国际艺术当代化的专业艺术刊物,为中华文化艺术在国际上的弘扬和与世界艺术之的融通与发展做些工作。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您設想的雜誌的大致情況。這是什麼性質的雜誌?

范:我们计划同时筹办一份中文刊物《华人艺术》和一份英文刊物《The  Artists》。前者以推介全球华人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最新成果为主,引领华人艺术走上国际舞台,展现华人艺术家风采。后者不分国家、地区、种族、宗教信仰和思想理念,以国际艺术界为视野,引领国际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以全新的角度审视和创造当代艺术,推动国际艺术在其当代化过程中认可和吸纳中国艺术最新创新元素,形成东西方艺术的融汇于创新发展。

 

記者:您覺得在如今這個互聯網微信已經成為生活方式的時代,做一本傳統的媒體,有什麼意義?有何價值?運行上有沒有可行性?

范:当今时代在各种新媒体应运而生称霸人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微信”与“脸书”成为人们信息主要来源与联系的大背景下,纸媒的萎缩似乎已成定局。但是在艺术领域纸媒刊物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纸媒不依靠任何设备即可阅读和展示,不受电源和设备的影响可在任何环境呈现其内容。就保存而言,更不会因技术以外而信息尽失。艺术家更乐于以纸媒向各界介绍自己的成就与成果。同时纸媒更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展示体面和收藏价值。就运行而言,我们正在做全方位准备,应当说是可行的。

記者:您認為辦好這個雜誌,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范:由于我们的两份杂志都不向艺术家和评论家收取任何版面费、编辑费和发行费,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费来源,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尤其是公益基金能够给与支持和捐助,使这两份促进全球华人与国际艺术界融通创新的刊物顺利面世和持续出版。

記者:您口中的藝術家都包括了那些方面的藝術家?如何選擇藝術家進入雜誌?

范:我们的刊物推重名家新近艺术成果、宣传实力艺术家创新成果、推助新锐艺术家脱颖而出,推动评论家理论创新。我们通过专家推介、个人自荐,经过编委会外专家默评,严格遴选,规范刊发,使一切有才华的艺术家展现其艺术风采,使一切有水平的评论家的理论创新产生应有的影响。

 

記者:預祝成功!

親愛的讀者朋友,您好!
《華人》雜誌自2001年10月創刊,到眼下的金秋九月,正好十八年。至今我們一共撰寫了216個封面故事,無論是單個人的封面故事,還是集體封面故事,個個都是傑出華人的精彩歷程,期期都充滿進取精神。這第十八卷《華人》封面故事的收官之作,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范毓周教授。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