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晞紗(NATASHA )是一位高中11年級的學生,17歲的她別看年齡不大,卻是我們《華人》雜誌的一名老志願者了。 NATASHA不僅作為第一主持人接連主持了三屆“美國華人青少年藝術節”,還一直擔任主持培訓課的老師助理,是華人雜誌和華人交響樂團的常任小主持人。 NATASHA亦是華人雜誌特約小記者,採訪過市議員等重要公眾人物並報導了許多社會活動。在春意盎然的六月,我們邀請到NATASHA,談談她的成長歷程。

 

記者:你來自新移民家庭,能介紹一下你在中國成長的經歷麼?

NATASHA:我是12歲小學畢業後,隨著父母從北京移民到美國聖地亞哥的。在北京,我就讀於北京景山學校。這是一所全國重點小學。 1983年,鄧小平為景山學校題詞: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三個面向”成為中國當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指導思想。在景山學校這樣一個鼓勵創新的環境中,我成長為一名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得到過很多榮譽,獲得北京市迎春杯鋼琴比賽及中國作品演奏第一名,北京市迎春杯奧數比賽二等獎、全國春蕾杯作文比賽三等獎等重要獎項,我特別感謝景山的老師們對我的辛勤培養,感謝景山學校為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平台。

 

記者:結合你的親身體會,請你談談中美兩國在孩子的學業上有什麼異同?

NATASHA: 在中國,普遍課業比較重,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孩子們從小學開始,就奔波在校外各種學習培訓班的路上。而美國的孩子多是因為興趣去選擇校外的培訓。當然,美國華裔的孩子還是很拚的,尤其是在好的學區。相對來說,美國小學和初中課業很輕鬆,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但是到了高中,我覺得美國高中生比中國高中生要累得多。因為中國的高中生只要掌握好教學大綱要求的知識,一錘子定音的高考考好了,就能上一個比較理想的大學。而美國申請大學,不僅要求學生要有標化成績,高中四年的GPA和申請文書,還要看學生參與的社會活動和取得的社會經驗,所以美國面臨申請季的學生壓力很大。

 

記者:你剛才談到美國高中生的社會活動很重要,為什麼?

NATASHA : 中國學生對學業很重視,尤其是畢業季的學生,對社會活動的參與度要遠遠低于美國學生。美國有深入人心的義工文化。因為美國社會非常看重人的奉獻和服務精神。據調查,半數美國人平均每年做義工的時間大約為100小時,這相當于在美國1.5億成人中,每3-4天就會做五小時的義工服務。“沒做過義工,也就得不到社會的尊重。”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成長的美國孩子自然而然的形成了這樣的認知。

義工是學生提前步入社會、接受社會實踐最重要的方式,在大學錄取中有時也是考察的項目之一。

 

記者:你作為《華人》雜誌的“老義工”,也是《華人》雜誌大家庭的一份子,有什麼想說的話麼?

NATASHA: 創刊近20年的《華人》雜誌是聖地亞哥唯一的中文雜誌,非營利組織“華人之友”長年堅持舉辦各種社會公益活動,為促進中美文化交流和豐富華裔社區文化生活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有幸從13歲開始參與華人雜誌、華人之友的各種活動,特別感謝華人雜誌和主編馬平老師給我很多難得的鍛煉機會,培養我從一個只知道讀書的學生成長為一名擁有社會責任感和愛心的青少年。現在華人新媒體的社會影響力也越來越大,我堅信華人傳媒會越做越好,我將永遠是“華人”的一份子。

 

記者:“華人”的發展離不開眾多像你一樣,長期支持我們工作的義工,我們也很開心陪伴你一起成長。 Natasha,你作為一名熱衷於社會公益活動的青少年,還建立了“Super joey Foundation San Diego”的團隊,你能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麼?

NATASHA: Super joey Foundation是一個專門幫助患癌兒童和家庭的慈善機構,它在全美有20多個分部。 2019年,機緣巧合,我認識了基金會的創辦人JASON先生,因為彼此家庭裡都有因為癌症被奪去生命的兒童,所以JASON 先生特別理解我的感受,並鼓勵我創辦了聖地亞哥分會。短短一年,我們的會員已經發展到幾十人,並做了很多的社會公益活動,

製作基金會宣傳片,組織召開義演募捐,利用特長製作衍生品,進行慈善義賣等等。組織和籌劃這些社會公益活動儘管佔用了我很多時間,但能切實幫助到需要的人,我覺得特別欣慰,而且我個人的組織和領導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些寶貴的收穫會影響我一生。

 

記者:現在正是COVID-19疫情期間,你是怎麼學習生活的,社會公益活動是否還能進行?

NATASHA: 記得飛達教育的創辦人魏昕老師在給學生的講座中提到:你可以因為疫情放假在家,而放鬆學業,貪圖玩樂。你也可以利用更多的自由時間在各方面提升自己,但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魏老師的話深深影響了我,促使我仔細思考,如何成為一個自律的人,把控好自己寶貴的時間,不負人生,也不辜負親人的期盼。我制定了科學的學習生活計劃,積極面對因為疫情帶來的各種改變。每天按時上學校網課和校外的網絡課程,認真完成作業,繼續自己的藝術特長學習。除了學習,我還主動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享受一家人在一起勞動帶來的快樂。疫情期間不能外出,但我會經常和美國及中國的親人和朋友視頻聊天,電波傳遞著彼此真摯的關心和愛護,距離又算什麼呢?另外,您問及在疫情期間我們是否能繼續開展社會公益活動,我確實體會頗深。比如,Super Joey Foundation長年為美國麥當勞之家提供捐贈和義工活動,但隨著疫情嚴峻,各地麥當勞之家已經暫停志願者上門幫助,很多患病兒童基本沒有免疫力,家長也不敢出門購物,麥當勞之家已經通過社交媒體求助。可是同學們現在也禁足在家裡,豈不是愛莫能助?中國老話說,只要肯動腦子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基金會的同學們懷著滿腔熱情,召開了多次網絡會議,籌劃了網絡捐款,然後通過網絡訂餐送餐的形式繼續幫助麥當勞之家那些患兒及家庭。堅持善良,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已經成為我的人生目標。

 

記者:你能談談疫情期間,身邊有什麼特別讓你感動的事情麼?

NATASHA:我每天都很關注中國和美國的新聞,其實感動我的事情很多,我為白衣天使們忘我的救死扶傷精神感動,我為廣大民眾積極奉獻愛心的精神感動,而我身邊發生的最讓我感動的一件事情是我們“Super joey Foundation San Diego”的團員們對患癌兒童KIKI小朋友的幫助。不到5歲的KIKI小朋友來自上海,小小年紀已經接受了一次化療,復發後正在進行第二次化療。當JASON先生告訴我這個情況,我第一時間聯繫到KIKI的媽媽,詢問我們能為KIKI做些什麼。當基金會的會員們得知KIKI不僅要忍受身體上的痛苦,更缺乏心靈上的陪伴的時候,大家馬上根據自己的特長自發組織起各個KIKI喜歡學習的課程,每天給KIKI開展網絡視頻課程,看著KIKI在讀書課上聚精會神的聆聽,看著KIKI在鋼琴課上欣喜若狂的彈奏出一小節音樂,看著KIKI在識字課上又新學會了一個單詞,看著KIKI在體育課上跟著教練有模有樣的伸展著小小的四肢,尤其是看到KIKI吹滅大家特地為他定制的生日蛋糕上的蠟燭,天真的小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的時候,我的眼淚一直在眼眶裡打轉,“No Child Should Fight Cancer Alone”,基金會的這一永恆信條,我們做到了。

 

記者:聽了你的講述,我感受到了你的成長。今年的疫情肯定會對大學申請有影響,作為11年級的你又是如何面對的呢?

NATASHA: 今年的疫情對美國大學申請的影響確實很大,先是SAT、ACT、專科標化考試從三月份開始一直延後,現在也不能保證能在8月份開考,緊接著,五月份的AP考試全部改成網上開卷考試,不僅難度增大,還降低了含金量。除此外,大學關閉校園,不接受參觀考察,取消夏校改成網課,像我自己本來已經收到心儀大學的夏校OFFER,能夠提前體會大學學習生活,但改成網絡課程後,就達不到預期了。面臨這麼多的挑戰,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最重要,凡事有利有弊,比如許多考試的滯後,拉長了學生備考的時間,不能幹完一樣再乾一樣,增大了學業負擔,但是也提供了更長的複習準備時間。媽媽說我具有阿Q精神,永遠笑對生活是件好事。心理問題一旦解決,再做起事情來就很愉快和輕鬆了,我以全A的成績結束了學校的科目學習,暑期報了幾門心儀的網絡課程,著手製作自己的作品集,開始嘗試寫大學申請文書,繼續和我的隊員們開展公益活動等等,這樣一看,時間還不夠用呢,我想我一定會擁有一個不一樣的,但一定是充實快樂的暑假。

 

    和NATASHA 這樣一位活潑熱情、充滿真誠的青少年學生聊天讓人感到輕鬆和舒服,同時也被她的善良和執著打動。祝福她明年能申請到心儀的大學,登上更大的舞台,施展她的才華,繼續為社會奉獻她的愛心。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