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2010年3月,《華人》雜誌有幸邀請到著名歌唱家、音樂教育家林秋美老師成為我們的封面人物,由作家郭俊麗撰寫的《浴火鳳凰林秋美》充滿感情地向讀者介紹了林老師來聖地亞哥之前的人生故事,每每讀起,就令我感動不已。十年之後,疫情中的金秋十月我又被邀參加了華聖合唱團為林老師舉辦的線上慶生活動。看到依然美麗優雅精力充沛的林老師出現在電腦上,感受到眾團員對她的愛慕和尊重的溫馨場景,激起我再次採訪林老師的熱情,以此獻上我對林老師的祝福和欽佩之情。

一、前聖地亞哥時代的林秋美老師

林秋美老師生於福建,長於台灣,父親是一位著名內科、婦產科醫師,在上海和廈門都開有診所。他還酷愛歌唱,是一位很棒的男高音。但是一家之主的他為了家計,只能放棄自己的愛好,而把希望寄託在有歌唱天賦的女兒身上,不遺餘力支持她的歌唱事業。林秋美十二歲就在台灣參加各項音樂比賽而嶄露頭角。十六歲時,經由教育部長推薦,以天才兒童名義赴日本東京藝術大學音樂系學習。二十歲赴意大利羅馬的聖西西里亞音樂學院深造,以優異成績畢業後考入英國倫敦皇家學院專修歌劇表演,三年後,她考入Glydbourne Opera 歌劇院。學習期間,她曾返台舉辦演唱會,佳評如潮,她優美的歌唱響遍全島,每到一處,就被歌迷們前呼後擁,爭相與她合影,簽字留念。

1975年,林秋美來到美國,先是和哥嫂一起住在華盛頓特區。由於會講多種語言,被美國聯合航空公司錄用為代言人,來到舊金山任職。1978年,她偶遇舊金山歌劇院總監Scott Beach ,惜才的總監馬上把她推薦給加州歌劇協會(The Marin Opera Society in California)的 June Montague女士。在離開歌壇數年後,林秋美開始了歌劇與百老匯舞台演出的訓練。三年後,又重新活躍在她鍾愛的舞台,主演了The Sound of Music(《音樂之聲》)舞台劇,一展歌喉,展示了自己的實力。

1993年初,林秋美老師隨在關島大陸航空公司任職的丈夫遷到關島。次年,成立了自己的聲樂教室,一開始只有六個學生,兩年之後竟發展為五十多名,因為教學效果好,打出來名氣,由她的學生們組成的合唱團經常被邀請到處演出,每年至少有六次表演,林秋美音樂教室在關島闖出一片天。

1999年和2000年,林秋美老師先後在關島舉辦了兩次大型音樂會,從美國邀請來著名音樂教授Dr. Ehly當藝術指導。因為關島副州長是她的學生,音樂會得到她很多支持,兩次音樂會都大獲成功。林秋美老師為關島的文化生活帶來了一股春風。由於她對社區的特殊貢獻,1999年獲得關島州長頒發的大獎。此後更是獲獎無數。

就在林老師的音樂教育事業在關島風生水起之時,丈夫離家去舊金山做事,不久身患肺癌。等林老師趕到舊金山去照顧他,時間已經來不及了。辦理完後事,林老師帶著女兒回到關島。在關島的十幾年,林秋美為了生活和女兒的教育,除了音樂教學以外,還做了很多其他工作以養家和付孩子的學費。

2001年從關島回到舊金山,以陪伴在美國讀大學的女兒,從頭開始教學生。不巧正好碰到九一一事件,聲樂工作室收到很大影響,不得不到星巴克做事,六個月後升為經理。因為不適應舊金山的氣候,2004年搬到夏威夷,先去Macy做工,不久被升為經理。正是這種不認輸的堅強,讓林秋美在身心掙扎之餘,仍堅持音樂教學,熱心奉獻社會,逐漸成為一個出色的社會活動家。在女兒畢業當天,林秋美自豪地說:“I did it!”(我做到了!)

 

浴火鳳凰邂逅華聖合唱團

 

十年前,林秋美定居聖地亞哥,因緣際會,從此與華聲合唱團結下了不解之緣。

剛剛定居聖地亞哥的林秋美,人生地不熟,萬事從頭開始。當時,聖地亞哥基督教的聖樂合唱團成立不久,正準備組織第一場聖樂音樂會。團長知道林秋美的名氣,當即邀請她擔任合唱團指揮。聖樂音樂會成功舉辦,正是由於這一契機,時任華聖合唱團團長的周瑾和副團長楊秀琴馬上拜訪了林老師,力邀她擔任華聖合唱團的指揮和聲樂指導。當時林老師婉拒了,主要原因是剛來聖地亞哥,房子還在裝修中,自己開車也不方便。但是兩位團長決心下定了,最終說服了林老師。

林老師推辭不掉,就提出了自己的“條件”:她會非常嚴格地要求團員,唱不好不過關。第一次指揮,團員們感覺特別好,對以後的歌唱更有信心了。

當時,合唱團正在準備舉辦首屆音樂會,林老師上任,離音樂會舉辦只有四、五個月,準備的時間很緊張。為了音樂會成功舉辦,林老師先為團員們上了八堂課樂理提高課,每節課兩個鐘頭,從唱簡譜改成識線譜。接下來就是頻繁和嚴格的指導歌唱。多年後,團長周瑾還說,我們一見面,就知道林老師就應該是我們唯一的指揮。楊秀琴副團長現在還不時提及,林老師為了我們的首屆音樂會,給我們補課二百多小時。

林秋美老師的完美主義,在指揮合唱團的過程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她總是站著指揮,時而彈琴,時而示範,犀利的眼光密切關注著每一位團員,他們的每一聲發音和每一個動作她都看得一清二楚,隨時予以糾正。曾經擔任團長的科學家劉鈞凱曾私下對林秋美說,老師,您不要太挑剔,否則會有不少人要走掉的。在排練中,林老師直率地對大家說了團長的這個意見,團員Hugh當即回答:老師,我們就是來跟您學東西的,我們不怕挑剔,越嚴格越好!

十年來,華聖合唱團的歌唱技巧不斷提高,不僅在華人社區演出無數受到歡迎,還連續兩屆登上聖地亞哥主流歌唱界舉辦的大型合唱節,是上百個合唱團中唯一的華人合唱團,受到主辦單位的大力讚揚。

 

三、在雲中放聲歌唱

 

2020年美國疫情蔓延,給林老師和華聖合唱團帶來了新的挑戰。聖地亞哥其他合唱團都暫時偃旗息鼓,靜待疫情結束。而華聖合唱團則在林老師的帶領下,依然繼續按時排練。

在Zoom上排練,工作量大了許多。以前面對面,林老師可以隨時聽到隨時指出來歌唱的問題,現在以個人為單位,不可能如以前那樣隨時指正,只有一遍遍在Zoom上給團員示範。因為無法聽到團員的合唱,無法糾正,林老師每個聲部都要唱給團員聽,有時要唱好幾遍,才能解決問題,一次排練,如同唱了一場獨角戲,每次排練結束,林老師都會感到體力不支,但她依然每次排練都精神抖擻。她的精神感染了所有的團員。華聖合唱團在疫情中依然放聲歌唱!

幾年前,在律師先生的幫助下,林老師申請到了美國非營利組織基金會The Bel Canto Performance Foundation(美聲演唱基金會),由基金會主持,每年舉辦兩個音樂會,春季主要為華聖合唱團舉辦,秋季則專門提攜年輕的專業音樂家們。音樂會賺了錢,林老師會分成紅包,贈送給應邀演出的音樂家們。如果賠了錢,林老師會從基金會把錢補上。擔任華聖合唱團指揮和音樂總監十年,林秋美老師為華聖合唱團策劃的每一場音樂會,從選曲,到邀請本地和外地甚至國外的著名音樂家前來助興演出,林秋美老師親力親為,全力操辦,甚至還為音樂會多方尋找贊助,音樂會傾注了林老師全部的心血。華聖合唱團的所有團員們在基金會的直接支持,大家齊心協力,一方面努力提高歌唱水平,一方面盡力為音樂會買票拉贊助,音樂會一年比一年辦得出色,華聖合唱團的專業水平通過音樂會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十月二十四日,林老師又在YouTube上組織了一場音樂會。雖然音樂家們無法現場演出,都通過雲端送來了視頻;音樂會上兩個六人合唱,更是讓林老師費了不少心血來合成。音樂會獲得極大成功,林老師敢於面對新挑戰、樂於學習新事物的精神,感動著每一個參演的音樂家和華聖合唱團的歌者。

十月十五日,在林老師的慶生會上,華聖合唱團的團員們要林老師許諾再做十年。林老師開玩笑說那時候我都九十歲了,說不定都坐輪椅了,還怎麼指揮?團員們馬上異口同聲地說,沒問題,我們可以為您推輪椅!

接班的問題提上日程。但是,林老師作為華聖合唱團的靈魂,在華聖人心裡,永遠不會退休。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