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2020年底,本刊同時採訪了兩個社團組織的創建者和會長:聖地亞哥亞裔平權會創會會長徐佶翮和華人聯盟會長何華平。採訪之初,我們以為這是兩個不同的政治組織,有著不同的政治理念和政治立場,所以我們擬定的採訪提綱基本都是相同的問題。採訪之後,我們發現,平權會是華人社區唯一的政治性組織,華人聯盟是帶有政治色彩的公益性組織,都具有其獨特性,但也有某些相同之處。就請讀者通過我們的採訪,對兩個組織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也祝願這兩個華人組織在新的一年,對社區對族裔對美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何華平(Jeff He),南京人,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專業。 1985年大學畢業後又留校讀研。 1988年來美,在紐約州立大學讀生物化學博士。 1994年來聖地亞哥做博士後,至今一直從事醫學領域的科研工作。 2006年與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生物公司,Accelagen(中文名‘美國精銳生物公司’),做生物試劑和藥品的研發以及為製藥業提供服務。2017年創立聖地亞哥華人聯盟(Alliance of Chinese Americans San Diego,簡稱ACA) ),任會長。

 

《華人》:請問您的組織是什麼時候成立的,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成立的,為什麼你們要創立這樣一個組織?

Jeff : 聖地亞哥華人聯盟(簡稱ACA)成立於2017年初,也即2016年總統大選之後。成立的初衷是為了從正面幫助和服務華人移民。相信大家對2016年有很深的印象–在當年的總統大選期間,大量的華人移民表現出空前高漲的對選情的關心。許多人不僅跟踪選情,還在社交媒體上積極交流和為自己支持的候選人助選。不少討論甚至於發展到頗為激烈的辯論、爭執的地步,不少政治團體也應運而生,分為左右兩派。大量的圍繞政治話題的信息充斥媒體,很快也在以微信為主的中文社交媒體裡廣泛傳播。我們都注意到,與英文媒體相似,中文媒體中也夾雜了大量的難於辨別真偽的信息,有不少虛假資訊嚴重誤導了許多華人移民的認知,這個問題在那些不太閱讀英文媒體的華人中尤其嚴重。

但是信息來源的不全面、不客觀或者不准確僅僅是個客觀因素。移民受到片面影響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主觀因素,也即自身的認知方面的局限性。我們華人第一代移民都是從一個非常不同的社會來到美國。我們的三觀都帶著中國文化的烙印,所以觀察和理解美國社會的政治制度、文化體系以及社會關係時會帶著我們特有的視角。這種不同不僅會造成自身的認知矛盾,還可能與其他人產生衝突。舉個例子,美國把平等作為人的與生俱來的特徵,並把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作為最基本的權利寫入獨立宣言。自由和平等的理念融入了美國人的血液,表現在政治和社會的方方面面。但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欠缺平等的概念。實際上封建舊文化宣傳的是不平等,把人按照權位高低、職業優劣、財富多寡等等分等級。而相應產生的對做‘人上人’的追求和互相歧視得到社會的接受和鼓勵。不幸的是,我們華人來到美國後,也帶來了這種根深蒂固的歧視文化。雖然絕大多數的移民很快認識到並努力修正這種文化弊病,但是不少華人–尤其是新移民,仍然在言行中流露出歧視的陋習。這些歧視一般都表現在對少數族裔(非裔和拉丁裔)或者宗教(穆斯林)的偏見和排斥上。

所以我們意識到這個特殊又令人憂慮的現象- 一方面華人表現出空前的政治熱情,另一方面卻是缺乏對美國歷史的了解,尤其是對美國有色人種,比如黑人和華人的歷史,缺乏的正確的認識。

我們ACA的理事都是移民美國二十多年的華人。我們都有在融入美國社會過程中的認知的變化和成長的經歷。我們相信我們的經驗對大家會有借鑒的作用,我們亦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交流共同學習和成長。於是ACA在這種特殊環境中誕生了。

ACA希望做到的是,通過鼓勵華人移民從關心公益事業入手了解美國社會。爭取做到比較全面地、準確地了解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和政治活動,為華人樹立正面形象。

在具體操作方面,我們著眼於三方面:教育(Educate), 激勵(Empower),參與(Engage),傳播客觀和準確的資訊,建立新移民與社區的溝通橋樑,以及幫助華人同胞及他們的後代融入並服務社區。

《華人》:請問ACA是一個什麼性質的社團組織?其宗旨是什麼?這樣的宗旨與其他組織比較,最主要特點是什麼?

Jeff:ACA是一個旨在多方面服務聖地亞哥華人新移民的無黨派非營利性(501c3)的組織。我們期望在幫助華人接受美國的平等、自由、正義的核心價值基礎上,為一個包容、多元、和諧的社會做積極貢獻。 ACA通過組織或幫助華人參與各項社會公益事業來為社區做無私奉獻。在維護華人權益方面,ACA堅定地反對各種形式的歧視、偏見和不公。

ACA的最主要的特點是注重非政治性的公益事業,以及依靠本地華人和服務本地社區。我們希望在多方面鼓勵年輕的下一代多多參與社會實踐 (civil engagement),鼓勵社區多元化, 傳播愛而不是仇恨。

聖地亞哥有不少以華人為主的組織,絕大多數是技術專業或商業或聯誼性質的。但是專注於公益事業、非政治性的華人移民團體幾乎沒有。

 

《華人》:自從成立以來,ACA主要組織了什麼重要活動?其中哪一次活動讓你和你的會員最具有成就感?為什麼?

Jeff:四年來,我們組織過許多公益活動。讓我們感受最深、最有成就感的包括目前仍在繼續的與疫情相關的服務社區的活動。這個起始於五月份的活動,目的是幫助疫情期間急需幫助的人們或組織。我們發動了本市的亞裔高中生參與了這個活動。 ACA用提供經費的方式幫助這些學生提出的項目。在短短一個月內,我們一共收到了31份申請!代表了近百位高中生。這些學生非常有愛心,項目也非常有創意。有激光打印保護面罩的(PPE),有幫助老人做採購送貨上門的,有提供居家學生免費課程的,還有用藝術作品表達反歧視的,等等,非常多種多樣,而且質量非常高。這些項目之多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也超出了我們的預算!為了能夠資助盡量多的項目,ACA舉辦了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向社區籌款。又一次出乎我們預料的是,在短短一周之內我們就募得善款近5千元。我們被社區的愛心和熱情深深地鼓勵!這讓我們看到在困難時期華人對我們社區的關心和支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亞裔青少年非常關心的本地的兩位著名慈善家,譚卓儀老先生(Tom Hom)和徐惠寶女士(Sally Wong Avery),大力支持這個項目,並且通過他們的基金會給了ACA一筆可觀的捐贈。有了這些慷慨捐贈,ACA資助了共23個項目。這些項目及時地為聖地亞哥甚至外地提供了急需的幫助。好幾個項目還得到本地報紙或電視的報導。因為疫情仍在肆虐,許多學生在繼續他們的項目。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活動是在2019年,我們與本地的政府部門合作,選送了近十位亞裔大學生到政府部門做實習生。與ACA合作的有國會議員、加州州議員、聖地亞哥郡和市的議員,還有郡檢察官,等等。通過直接接觸這些官員,實習生學習到不少政府部門的實際操作,並掌握了第一手經驗。在結業典禮上,許許多多的學生表達了對這個項目的高度讚許,認為這個體驗對他們的服務社區甚至從政的興趣有極大的幫助。

我們還組織過多次公益性講座,邀請歷史或教育方面的專家來與大家交流。比如聖地亞哥的華人前輩譚卓儀(Tom Hom),他是聖地亞哥歷史上第一位擔任市議員的少數族裔,後來還擔任過副市長和州議員。 Tom給大家講述了聖地亞哥的華人歷史和他的從政經歷,對我們有非常大的教育和啟發意義。我們也請過法律教授、目前的紐約市立大學校長吳華揚(Frank Wu),給大家講述美國民權運動的歷史。另外ACA還舉辦過親子教育、作者書評、攝影師畫展等等方面的講座和活動。

 

《華人》:記得2019年中期(2020年初選)選舉時,聖地亞哥破天荒有三位華人參加聖地亞哥市議員的競選,不過好像都沒有得到貴組織的背書,為什麼?華人不參政,就少有對社會發聲的渠道,您對華裔參政有什麼建議?美國華人從政治素質上來講,應該從哪些方面進一步提高?

Jeff:ACA的組織性質(501c3)決定了我們不能參與政治性的選舉活動,ACA不能背書任何單獨的候選人。但是ACA長期以來鼓勵華人參選。三位候選人實際上和我們ACA一直有合作和聯繫。看到他們參選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自Tom Hom以後,五十多年來聖地亞哥尚未有一位華裔在從政方面有突破。亞裔從政艱難有諸多原因,除了外界的因素——亞裔在政治圈裡始終處在不被重視的外圍甚至被歧視或擠壓——自身也有文化中不重視政治、不關心社區的因素。這種現象隨著亞裔人數的增加和對從政興趣的提升也在發生變化。

我個人對亞裔從政的體會是,除了要有鮮明的政治觀點和出眾的工作能力、對本地社區的充分了解和熱心服務的決心以外,得到亞裔群體的認同和支持至關重要。而得到亞裔社區的支持又基於平時與亞裔社區的緊密聯繫和互動。關心亞裔的訴求,參與亞裔的活動,為亞裔的權益出聲,等等。這些全面細緻的工作應見於平時的努力,而不是只在選舉年。

亞裔在聖地亞哥的人口已經超過12%,在某些選區更高,已然成為一個可以影響結果的選民板塊。得到本選區亞裔選民的支持是決定性的因素。近二十年來亞裔的數目不斷增加,又較多地從事高科技行業,有一定的助選方面的經濟實力。感覺這次大選期間的三位華人候選人已經邁出了第一步,積攢了經驗,打了知名度。只要在這個基礎上努力,尤其是非選舉年期間的細緻工作,將來再嘗試,會有更大的希望。

 

《華人》:2020年初開始席捲全球的疫情,是我們在美國的華人所面對的最重要的問題。請問您的組織在疫情中都具體做了哪些事情最主要的事情請列舉一二。

Jeff:ACA在疫情期間主要做了兩件事情。疫情起始,ACA理事參與了採購和捐贈個人保護設備(PPE)給本地醫護人員。我們在了解到醫院的PPE短缺情況後,立刻開始聯繫供應商併購買到上萬件高品質的醫用口罩;同時積極募捐,在幾天內便募得上萬美元,用於購買PPE.

隨後ACA又自籌上萬資金,提供給高中生的新冠項目(詳述見上),這個項目仍在進行中。

疫情給許多人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尤其是那些生活在貧困線上下的人群,他們的最基本的溫飽都受到衝擊。最近ACA與聖地亞哥的Food Bank合作,為貧困人口募捐。這個活動得到我們的社區極大的支持,原定一周內籌款5000美元的目標在短短三天之內就達到近7千美元!我們華人的愛心是非常令人感嘆和敬佩的!

 

《華人》:美中交惡,您認為將對在美國的華人無論公民還是旅居者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Jeff:有非常惡劣的影響。我個人最近也經歷了來美三十多年第一次的被歧視事件。前年(2018)在路上行車,為了一件小事,隔壁的一對白人夫婦搖下車窗,對我們夫婦大喊‘chink,you don’t belong here’等侮辱性語言。聯想到近年來類似的歧視事件層出不窮,我認為這絕不是偶然的事件。

不管什麼原因,政治的也好經濟的也罷,美中交惡對我們在美華人都只有負面影響。在歷史上這樣的例子不少,今天的形勢更加險峻。從中美貿易戰開始各種對中國的指責就波及到在美華人,比如充斥媒體的“偷”“騙”“詐”等等負面的標籤不僅扔給了中國企業或者政府,在許多美國人眼裡也自然而然地與中國文化掛鉤。這種習慣性污名化在最近發生的參議員侮辱中國的事件中達到巔峰。來自田納西州的參議員Blackburn公然在推特上指責中國有五千年的偷騙歷史,把整個中華民族、把從古到今的中華歷史侮辱殆盡。可是令人非常失望的是,她的赤裸裸的種族歧視性言語在美國政界卻沒有得到有力的抵制。原因也是因為她的語言被相當多的人認同,甚至與總統的言行達到一致。大家都看到,從新冠傳入美國開始,川普總統就無時無刻不在使用“中國病毒”“功夫病毒”來形容新冠,帶起一批追隨者的仇華情緒。隨之而來的是社會上的歧視事件呈顯著上升。

反歧視是ACA的主要工作之一。我們倡導種族之間的平等和相容,我們不僅堅決反對歧視華人的行為,也反對華人歧視其他種族的行為。將心比心,我們了解被歧視的遭遇,更能同情那些被歧視的弱者。

 

《華人》:對於加州的 proposition 16在華人中反響很大,現在根據投票結果已經被否決了。請問你們的組織對此提案持什麼態度,做了哪些工作?還有S386提案,也於華人今後的利益很有關係,也請談談您的觀點。

Jeff:ACA是個非政治性的公益性團體,我們不對候選人或法律提案表達支持或反對的態度。 Prop 16是個爭議性極大的提案,在華人中有鮮明的支持者和反對者。支持者認為Prop16會消除某些歧視,比如職場上和教育上;而反對者認為恰恰相反,Prop16是帶有歧視性的法案。所以我們又一次看到,我們華人移民對美國社會的歷史、法律以及作為少數民族的華人在社會上的位置的了解缺乏共同的基礎。與其加入爭論之中,ACA更希望做一個學習的助手,幫助大家進一步認識美國社會。

 

《華人》:請問2021年你們有哪些主要活動計劃?目標是什麼?

Jeff:首先希望2021年給大家帶來希望,希望疫情儘早得到控制,大家回歸健康和正常的生活。在疫情期間ACA將繼續盡最大的努力幫助社區。我們會繼續支持和引導仍在進行的高中生的新冠項目,並在可能的時候讓他們向社區展現他們的項目和成果。

每年的中國新年期間,ACA都組織義工向其他族裔介紹中國的新年傳統,同時宣傳中國的文化,希望起到族裔間的橋樑作用。前兩年我們都到老人活動中心給大家包餃子,表演中國書法、舞蹈、音樂等等。今年收到疫情影響,我們的慶祝活動將在網上舉行,屆時仍然會用傳統的中國元素向大家做宣傳。

如果疫情在暑假前結束的話,我們會有機會啟動政府部門的實習生項目,送新一批亞裔大學生到本地的政府部門學習。

 

《華人》:您認為你們兩個政治組織最大的相同點是什麼最大的不同,在哪些方面?有沒有可能以後能夠共同的組織活動,或者說你在一起支持或反對什麼樣的方案?

Jeff:首先ACA不是個政治團體,我們的定位是公益性組織。平權會是個歷史較久的政治組織,有旗幟鮮明的政治訴求,也有很多熱情的支持者,也在竭力為華人社區服務。我們兩個組織的側重點略有不同,但是在公益性活動中有過多次合作。比如我們一起組織過表彰服務社區的亞裔中學生的‘市長獎’活動。我們要很大的合作空間。

 

《華人》:抱歉,我一直都認為你們是兩個政治性組織呢!從你們個人的背景來看,你們都是科學家、所謂的“理工​​男”,請問組織和從事政治活動,你們從中學到了什麼?有哪些不足有待於進一步的發展?

Jeff:我注意到一個可喜的現象,就是華人關心我們自己的社區以及關心聖地亞哥、加州乃至整個美國的熱情越來越高漲,且越來越普遍。 ACA組織的許多公益事業得到眾多新移民的認可和大力支持從而能夠順利進行,這是讓我們非常欣慰的。我們華人不再是只顧自己小家庭的得失,而是充滿愛心,富有奉獻精神的新一代。

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向社區的老僑們學習並充分贏得他們的支持。他們的奉獻精神、知識和能力非常值得我們借鑒。我們多次的公益活動都是在得到僑領們大力協助下成功的,我們非常感激他們的引導和幫組!

如果尚有不足,就是我們的精力與能力離大家的期望仍有很大距離。我們這些平時早九晚五的上班族,做公益事業時有時捉襟見肘,水準顯得“業餘”。不過我們在不斷努力!

(更多聖地亞哥華人聯盟信息,請點擊:http://www.acasandieg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