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容初次見到曉聞達張,是在看一段關於聖地牙哥中華歷史博物館的錄影片中 。第一印象是她說話有條不紊,徐徐道來,很有感召力。第二,引起我的好奇,風簷到底是什麼?第三,曉聞達張這個名字又從何說起?尤其是「達」這個字是我最崇拜的達文西的「達」。就由此開始我慢慢地去做深挖的工作(deep dive)。有一個說法,有些人是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 。其涵義包羅萬象,與哈佛大學教授 Howard Gardner Gallagher 所說的 multiple intelligence 相似。此類人物具有超於常人的能力,無論是對自然、對空間、對語言、對數學、對邏輯、對體能、對自信、對人際等等,均有超出常人的地方。曉聞達張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從生物多樣化及人類多樣化的角度來看,我可斷定她非在常模之中,而是在三個標準差之外 (three standard deviation)。本期華人雜誌採訪到曉聞達張,並進一步了解她的心靈世界。我們何其有幸。

請您自我介紹,並且告訴我們您的名字與寓意。

像大多數華人一樣,我有三個字的中文名字 —— 張小文。「文」得自先父大名。「小文」可謂 Wen Junior,代表出生時候父母親的疼愛關懷,也代表篳路藍縷成家立業的精神延續。從另一種觀點來說,不知究竟名字會潛移默化一個人,還是一個人的出生與存在會吸引某種命名。我的確也很喜歡欣賞雋永的精要文章,或者書寫簡短文字,藉以沉澱濃縮所觀所思所想,形塑再出發的要旨。「觀」「思」「文」「發」總是不斷迴旋前進的歷程。

因為酷愛文藝復興 Renaissance Man 精神,崇敬達文西,朋友們起了「達張」 別名。又因為喜愛知曉聽聞,於是有了「曉聞達張」四字稱號。「曉聞達張」正好是 Hsiao-Wen da Chang 張小文的另類寫法,也正是自我勉勵的的四大領域 —「曉」知識以充實、「聞」音樂以陶冶、「達」建築以淑世、「張」藝術以昇華。更是「風簷雅敍」Zoom 會講座的主題。我們風簷學會創設了幾個研討會「風簷展書讀」「風簷音樂會」「風簷建築學」「風簷美術館」基本上也正與「曉聞達張」所代表的幾個領域相應和。「曉聞達張」自然而然成為大家常用又充滿意義與溫度的稱號。

 

 

博愛大眾關心人格發展的主編劉麗容教授發現「曉聞達張」可能是長期關注的 neurodiversity 類型,可以代表某種發聲。雖然大家可能同我一樣,並不熟悉 neurodiversity 或者 biodiversity 這些概念,以及相關的各種專業闡釋與研究理論。然而,也許也同意這樣的看法 —— 每一個人都擁有多方面的天賦潛能與感知能力。這些基因密碼或許沉潛,或是總在心靈深處呼喚著 —— Do you hear the wind?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宇宙中獨特的生命過程。在生與死之間,於地球人間學習。我們每一分每一秒的存有,都是難以解釋的奇蹟。本於這樣簡單樸素的人生觀,因於讚嘆生命的奧妙存在,我熱愛學習,並且非常讚同文藝復興時代 Renaissance Man 的人生理想,其跨越領域的精神,其學習與創造的力道。

 

「曉聞達張」可以說是四個領域。那麼,您的強項是什麼

人的強項並非絕對,而是相對的比較。那麼,根據母校台灣大學提供的幾項測試, 顯示空間能力,數字能力,與專注能力方面位居前列。此外,眼科醫師告知視覺神經比較纖細。這與藝術感受能力可能息息相關。此外,如果值得一提,可能就是一種靈性,或者是關於靈性的好奇探索與學習。許多生物有一種難以解釋的本能,人類也有一種不容易描述的天賦靈性能力。除了理性能力,感性能力,無論哪一個領域或是跨領域的貫通與創造,甚至預感與啟示,都與靈性有關。最簡單的例子,大概就是畫畫時候天外飛來的靈感,或者遼闊天地間,對於宇宙人生的讚嘆與領悟,甚或心領神會的關照與慈愛。而打開歷史長軸,流傳幾千年的《易經》,也是人類靈性的奧妙結晶。其實,每一個人都有美好的靈性。或許自知,或許不自知,甚至隱沒於紅塵喧囂的疊疊垢障。然而我們可以沉靜自己,去感受人事物的動態,浮現內在靈性的聲音。在21世紀資本主義細密分工的今天,相對於突飛猛進的AI領域,靈性的探索與提昇,「定靜安慮得」對於未來世紀發展尤為重要。

您在 2019 年創立了風簷。請您介紹風簷。

對於許多人來說,每天忙於自己的分工領域與紛雜的生活瑣事,成為一種日復一日的常態。文學音樂建築藝術的欣賞漸漸成為一種奢侈。如何讓大家隨時都有機會接觸到這些美好的心靈滋養呢? 風簷學會以最簡易隨手可得的3C工具為平台,致力於文化領域的公益活動,傳播優質資訊,倡導樸素學習。風簷網站  www.windwind.org 隨時都有講座研習會等等訊息,供大家免費瀏覽參與。也歡迎大家跟著三重奏,一起吟詠風簷會歌〈青青子衿〉。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fNMvzGtWTM

 

1Line 群研習

因緣際會,風簷學會創始於2019616日,開始於最簡單的Line群「風簷展書讀」一日兩句《離騷》。「中文有大美,一起來讀書。一日讀兩句,一週有十行。」許多人吃了許許多多粽子,但是,從來沒有讀過與之相關的屈原《離騷》。也許不知道像「美人遲暮」或是「光怪陸離」的「陸離」都是語出《離騷》這首非常燦爛的詩作。大家藉由隨身手機工具,每天一起讀書,漸漸口耳相傳。除了「一日兩句」,我們還提供「旁徵博引」,蒐集各種與屈原《離騷》相關的資料與歷代迴響。整整一年,從司馬遷到李白,從蘇東坡到紅樓夢,從魯迅到余光中,從粽子到競渡,沒有重複過。不但讀者越來越驚訝,導讀老師們也非常讚嘆《楚辭》浩瀚的影響力。深刻體會文化淵遠流長的力道。日積月累的集眾學習可謂一種新式體驗,漸漸凝聚成為一種力量。《離騷》之後,讀《詩經》。《詩經》之後,讀《易經》。每日學習是一種強韌的學養過程,可以化為聚沙成塔的厚積薄發。四年來,導讀老師張聖恩,李麗津,丁香珊瑚,楊積亮先後以公益精神挹注貢獻。總編輯老師鄧含章女士持續將每日導讀資料整理為筆記,成為研讀參考。日積月累,令人讚嘆各方面的成長茁壯。目前由康乃爾大學電機工程楊積亮博士主導《易經》導讀,大約每週一卦。南加州1300中文廣播網得獎主持人丁珊 (丁香珊瑚) 定期朗誦。歡迎大家一起品讀。

 

「風簷展書讀」的模式漸漸受到歡迎。手機 Line 群竟然可以成為研讀經典的平台。於是衍生其他主題的 Line 群研習會。陳巧雲老師與張玉瑩老師先後主導「風簷美術館」Line 群研習。從李霖燦教授《中國美術史稿》開始,大約每月一章節主題,循續漸進。繼而研習風行世界將近3/4世紀約700萬以上讀者的 E. H. Gombrich 所著《藝術的故事》。研習中西藝術史之後,從2023年4月中開始,進入中西文化激盪融合的主題。藝術家作家策展人劉昌漢老師著有《百年華人美術圖象》,記載二十世紀華人藝術家在大時代中各種創作的鮮明足跡。這本珍貴的繁體中文書,因為印刷廠結束營業,已經將製版丟失而絕版。風簷將原著文字數位化,並計劃於導讀完成之際,協助重新增益出版,為這個時代留下重要文字見證。感謝導讀老師們共同輔助參與 —— 王瑞雪,劉桂鴻,酈如丘,羅艾文,錢婉孫,路怡庭,吳澤慧,林惠錦 ,張素貞,孫正娟,李瑞琪,傅家煇,傅鶴琴,吳明諭等賢達雅士,於今日於彼時,惠眾良多。總編輯老師高惠戀女士與蔡瓊惠女士更以奉獻精神,正在進行《百年華人美術圖象》的數位化工程。凡有興趣研習美術的朋友們皆可以一起充實。

 

此外,風簷還有「風簷音樂會」。UCLA 音樂博士賴婷如從蕭邦夜曲解析開始,每月一首,細膩示範解析每一個音節。詳述其創作樂理,其生命歷程。這樣的創作解析在音樂學院也可謂非常難得珍貴。我們期盼賴博士的精彩心力結晶將來也能彙編出版,成為這個領域的重要著作。蕭邦研習之後,2023年進入「今日巴哈」。由范筑甯老師每日提供巴哈音樂連結,供大家靜心聆聽領會。更有資深音樂教師孫宇昭老師及愛樂人汪珍宜老師公益支援。

 

「風簷習中醫」由熱愛國學中醫的張聖恩老師主持,鄧含章女士總編輯。結合陳正容醫師中道醫學惠民教學以及其他教材相關訊息,提供中醫養生訊息。

 

此外,還有未公開的「風簷話歷史」與「風簷建築學」兩個研習平台。目前風簷簷友已將近 800人,來自美加中港台以及世界其他地區。深深感謝風簷研習Line群的每一位導讀老師嘉惠大眾。每一位簷友,隨時隨地,都可以簡易工具接近這些主題。風簷倡導日日點滴學習,鼓勵大家以文藝充實,追求美好的心靈境界。

2Zoom 會講座「風簷雅敍」

2020年正逢全球遭遇COVID-19 疫情蔓延,風簷邀集文人雅士藝術家創作者,以公益精神舉辦文化講座「風簷雅敍」。迄今已經百餘場。各地友人,只要能夠收到網路傳訊,皆可以免費欣賞時常於週末舉行的90分鐘講座。「風簷雅敍」聚焦經典文學,音樂欣賞,與中西藝術等等文化項目。北京城,甲骨文,故宮文物修護,篆刻欣賞,中西藝術史,先秦文學,中西音樂,藝術家創作回顧等等主題皆在其中。我們也與多方文化團體聯繫,並多次與加拿大七天傳媒同步聯播。將優質講座廣傳四方。

 

感謝公益主講無私奉獻,共同開拓每一位觀眾的視野與認知。風簷致力以優質影音呈現每一次講座。除了海報與網站的圖文宣導,也時常協助主講 slides 美術編輯以及預演試鏡,並且將講座錄影製作成「風簷雅敍」YouTube 影音集,以茲廣傳。

 

非常感謝吳靜西老師以及賢達先進們的指導與引薦,使一切成為可能。吳靜西老師創立「北美藝文學會」並且擔任會長十餘年,建樹良多。她不但在各方面學養深厚,並且謙虛樸實,提攜後學。

 

我們 Zoom 會的團隊老師包括王狄秀,陳巧雲,林惠錦,李瑞琪,丁香珊瑚,還有前北投文物館高本莉館長時常細心協助。前爾灣讀書會會長陳琪瓏女士不但曾經慷慨解囊支援 Zoom 會,並且也多次認真技術支援。每一場風簷雅敍都有同心協力的美好幕後故事。

3。風簷 YouTube  

風簷從 Line 群研習,發展到 Zoom 會講座,繼而又衍生風簷 YouTube。影音製作專家王狄秀老師已經為風簷編輯三百多集精彩 video。除了「風簷雅敍」影音紀錄,還有「風簷有聲書」。YouTube 風簷有聲書「風簷細品紅樓」由南加州最大中文廣播網得獎主持人丁珊 (丁香珊瑚) 從目錄到第120回,一字一句將《紅樓夢》讀給您聽。王狄秀老師按照章節,配上清朝孫溫先生的細緻圖畫。讀者可以一邊讀書,一邊賞畫,增加閱讀樂趣。也有讀者一邊運動,一邊做家事,一邊聽書。YouTube 風簷有聲書「詩經有聲書」將《詩經》中十五國風的每一篇詩作皆以「原文朗誦」「導言釋義」「白話翻譯」編輯錄製。每則三五分鐘,便利大家概略欣賞。特別感謝主要朗讀者曹興亞老師,在我長期主筆過程,孜孜不倦探索詩經,勤耕考察參考資料,不斷斧正。所謂「友直友諒友多聞」,真是何其有幸! 

 

感謝風簷團隊與公益主講的無私奉獻,讓一切成為可能。

  

4。「風簷」

許多朋友喜愛「風簷」這兩個字的學會命名,也各有想像與詮釋。我們感謝李三寶教授贈予翰墨書寫,成為風簷 logo,並且長期以來不斷予以支持與勉勵。這位長灘加州州立大學(CSULB)的亞洲與亞美研究學系(Asian and Asian American Studies) 創系學者不但在數十年的學術生涯獲致無數榮譽,並且退而不休,在每一個角色都以愛心智慧與豐厚學養經驗,嘉惠四方,令人敬仰。

 

「風簷」以建築來說,是位居室內與室外的中介空間,既有室內的擋雨功能,又有室外的清風拂面。梵谷在他的書信中曾經提過作品《星空下的咖啡座》畫了「我們過去經常去的地方」。畫作生動展現藍色夜空下輝煌燦爛的風簷空間,我們可以想見那種自由交流的美好,更可以感受何以梵谷用綻放光芒的黃色來表現那些值得懷念的時空。今天,大家在許多咖啡小店,或是優雅餐廳都可以體會類似的風簷空間。無論是烏龍茶或是卡布奇諾,且開啟天馬行空,自由自在的風動冥想。Do you see the wind?

 

「風簷」在中國建築與庭園尤其奧妙。總體概略說來,分離合群中規中矩的中國建築體展現中國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精神理想。而圍牆環繞的中國庭園則可謂自由解放的道家精神山水宇宙。那麼,風簷存在於建築體與園林中介,自有其耐人尋味的妙境。文天祥寫過「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馬致遠寫 「榴花葵花爭笑,先生醉讀《離騷》。臥看風簷燕壘巢,忽聽得江津戲蘭橈,船兒鬧。」 。在中國文學中,「風簷」除了空間與心靈朝向自由的抒發,更有時間軸線的翱翔與展望。在歷史長軸之中,風簷包納了各個時代的各種懷想。Do you sense the wind?

 

臺北故宮博物院 : 趙伯驌(西元一一二四—一一八二年)南宋畫家,宋太祖七世孫,善畫山水人物,尤精於花鳥、界畫。 圖畫園林屋室,蒼松翠竹,湖石點綴其間,敞軒內一文士坐几榻上,意態悠閑,旁間仕女二人憑軒而立,庭前曲檻,二僮相互交談,白衣侍僮手執茶盤,上置黑漆茶托、茗甌以及茶瓶,朝向屋內行來。畫中為宋人生活形式,點茶、掛畫、插花、焚香宋代生活四藝,於此呈現無遺。

 

風簷在短短四年完成這麽多事功,相信其中的過程總有各種挑戰。接下來,我們想談談「挑戰」。您個人的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如何面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生在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挑戰。但是,本質上是一致的。小時候的我如果在今天的學校,很可能被歸類為學習障礙。我曾經無法清晰咬字,無法分辨左右,無法用文字語言表達自己,無法背誦課文,無法記憶樂譜,無法從塗鴉幻想中抽離,甚至無法適應自己的性別角色。

 

如今回憶自己的求學歷程,真是自覺非常幸運。首先深深感謝智慧開明的母親黃苑茹女士,對於我的52名車尾名次毫無嚴詞厲色。因此,這樣的一個學生從未經歷愧疚感或者失敗感的痛苦折磨。此外,有幸讀到林語堂先生的書,發現這位讀書萬卷的學者以「不做無趣的事」為宗旨而大獲啟迪。終於以本心樸素體會「學習」的奧妙趣味,至今仍然樂在其中,不改書痴興味。人生總有各式各樣的挑戰。然而,「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安靜自己,以「學習」的精神坦然面對,探索拆解問題的方法,往往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春」的驚喜。每一個人的人生都可以是豐滿壯闊的樂章。

 

 

誰對您的人生最有影響力,為什麼?

小時候,我們的家境並不寬裕,父親忙於生計,母親也要內外操持。幼年時候的我大約一年可以等到一雙新鞋。然而,卻一直天真地以為書本非常便宜。因為每次到書店,只要能夠讀願意讀的書,母親都讓我們搬回家。後來漸漸懂事,才知道她總是省下每一分錢,標會讓我們三個孩子買書,學鋼琴,並且進入學費昂貴的私立中小學就讀。如今細細回憶,實在很佩服母親的遠見,同時也很難想像這樣努力持家的她如何能夠容忍一個孩子無法清楚說話,左右不清,功課一塌糊塗,而沒有任何負面情緒。愛,是宇宙間偉大的能量。養育是恩德。等待與寬容更是無為的智慧與實踐。因為家裡整面牆壁的書,童稚的我才有機會閱讀林語堂的書,領悟學習的道路。我的母親以其身教告訴我 —— 一個人的貴氣可以超越或者轉化物質環境,並且只要堅持繼續,即使龜速,遲早可以完成理想。

 

在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中,很幸運在12歲時候,開始欣賞達文西畫冊,探索這位文藝復興人多方面的精彩行徑。他的人生理想顯然超越所謂用功讀書工作成家的一般社會期待。我很快發現「內我」的存在,而在學生時代進入外我與內我的雙軌生活。簡單的說,就是社會期待與個人生命目標的二重性,而穿梭於兩種奔馳延展的時空。人類歷史古往今來出現過各種天才,對於我來說,達文西始終是不斷的驚嘆號。每每再度親近,就會自覺認識不夠。每次欣賞,都有新的角度,新的領悟。若是偶爾因於生活瑣事而感覺陰霾沉悶,只要回到達文西,又會再次讚嘆生命力道的奇妙,而重新獲致充電。一個人在人生早期能夠上友賢達,上師古人,是非常幸運的。我曾經因為左手反字答卷沒有考進大華小學。然而,在欣賞達文西反字手稿的時候,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親切與感動。

 

 

大學時候有幸帶著自己的小小畫冊拜訪藝術家探險家人類學家劉其偉老師。在劉老師台北新店寓所,他抽著煙斗,談起藝術精神,談起蘭嶼核能廢料。他時而幽默風趣,時而嚴肅憂心。真摯樸素,自然而然。劉老師原來是一位工程師,後來自學繪畫,深入繪畫理論與藝術史,同時從事翻譯與撰述。並進而探索立體派與野獸派的淵源原始藝術,而進入人類學領域。更因此前往非洲原始部落,蒐集豐富的第一手文物,全部捐獻給博物館,作為學術研究資料。除了充滿純真色彩的豐富畫作,劉老師在一次又一次跨界求知與探索歷程中,留下豐富的著作。我拜訪他的時候,已經七十餘歲,正在計劃非洲旅程。當他談到險些遭遇蟒蛇捆住頸項,彷彿訴說自己在路邊差點不小心遺落一塊錢硬幣,如此而已。1993年,最後一次前往蠻荒地區進行文物藝術研究,已經是81歲高齡。勇邁的他從未失卻對於生命的熱愛與好奇,在九十歲留下最後遺作《性崇拜與文學藝術》。他的著作《現代繪畫基本理論》是我在藝術理論領域的啟蒙書,曾經一次又一次翻閱至書頁零散,又再買一本繼續研讀。每每想到這位永遠年輕的20世紀文藝復興人,即刻聽見耳畔隆隆的非洲擊鼓,那種人類本然的旺盛生命力,而深受感召。Do you feel the wind? 

 

去年你讀了什麼特別有意義的書,為什麼?

2020年夏天開始,我們在「風簷展書讀」 Line 群一起探索《詩經》。一直到現在,仍然繼續耕讀,並且製作風簷YouTube「詩經有聲書」。《詩經》與《楚辭》南北雙璧,是中國的根文學。《詩經》有三大部分---風,雅,頌。而風又因十五個不同地域而有十五國風。

欣賞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先民純樸的性格,文字的奧妙,甚至古人鮮明的空間意識。比方說,「王風」有一首〈葛藟〉詩作,表達亂世中離鄉背景的孤獨情境。詩人從水岸低處漸漸往上游步行,最後行於山涯高處。我們今天提到「岸」這個字包納各種水岸。而在這首詩作中卻有三個不同的字表達三種不同水岸。詩人以「滸」表達靠近水邊的平坦水岸,以「涘」表達略高一些的水涯岸邊。最後以「漘」表現最高的陡峭涯岸。於是,在簡短的詩作中,僅僅變換三個字,就帶領讀者轉換三次時空。在往高處溯源的行走歷程中,凸顯其寂寞蒼涼的處境,慨嘆自己在異鄉即使稱他人為父親,為母親,為兄長,也不得照顧關懷。不能不讚嘆中文在距今約三千年前,已經發展到如此細緻優雅的境界。舉目世界文化史,這樣悠久的文字從未消失,隨著《詩經》的流傳,保留了雋永深刻的意義。怎能不讚嘆呢!

 

綿綿葛藟,在河之滸。終遠兄弟,謂他人父。謂他人父,亦莫我顧。

綿綿葛藟,在河之涘。終遠兄弟,謂他人母。謂他人母,亦莫我有。

綿綿葛藟,在河之漘。終遠兄弟,謂他人昆。謂他人昆,亦莫我聞。

千百年來,每首《詩經》都有各種詮釋。除了今人註釋,我們也可以嘗試回到比較接近詩經的年代,去研習詩經與歷史共構的可能。比方以上這首詩作,可以與東周平王周氏衰微的歷史參照欣賞。歷史以理性客觀記載概略事蹟,而詩作以感性細膩描述細節,反映人心。如此的理性感性雙軌同構,可以幫助我們雙向感知。如此欣賞品讀,您認為是不是人類文化史的經典寶藏呢! Do you appreciate the wind?

Welcome to the wind! 

 

■ 除了您所創辦致力的風簷學會及其各項事務之外。我們想談一談您個人的藝術創作。比方,您之前提到的靈性,繪畫中的「天外飛來一筆」?

 

不知道您否曾經望著雲朵,想像天空的城堡。或者,走在海邊沙岸,靜靜感覺潮起與潮落。在每一次翻騰與散去,好像看見似乎出現,又忽而消逝的存有。也許您也曾經在蕾絲般的碎浪中,看見某種似有似無的蝶舞。那麼,如何把這種意象畫出來?

 

一個清靜的夜晚,一個人在車庫畫室,隨著自己的心境,慢慢走入油彩世界。忽而進入一種精神狀態,大概可以用「神入」這個概念來描述。這時候,天外飛來一個靈感,想用一把製作蛋糕的大抹刀,一次抹出一隻蝴蝶。現在說這個故事好像有些不可思議,好在完全沒有多想。接下來,下一秒鐘,出現了完整的畫面。啊!揚起翅膀的蝴蝶冉冉升起,然而,又好似海邊的浪花訴說剎那即逝的幻境。於是,我想起了「莊周夢蝶,蝶夢莊周」。不禁進入了一種莫名的歡喜。人生,究竟是真實或是虛幻 —— 或者,所謂的真實,剎那之間成為虛幻,而所謂的虛幻卻又如此真實。

 

那麼,您,認為什麼才是真實的存有呢?

 

■ 感謝您這樣意識流的詩意說明,讓人沉醉其中。那麼,整體來說,您認為繪畫對您有什麼意義? 我們現在 AI 時代,電腦也可以畫畫,人們還需要畫畫嗎? 

 

繪畫是人類最早的藝術形式,漢字也是從象形開始發展。繪畫與理解繪畫的基因是每一個人的天賦。人們可以藉由繪畫,以最本然直接的方式溝通。超越國籍,超越語音文字。繪畫是我的一部分,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在有記憶以來,已經開始畫畫。當然,隨著年齡與人生腳步,有各種主題與媒材,也有各種表現方式。

 

「你只要嘗試過飛,日後走路時也會仰望天空,因為那是你曾經到過,並渴望回去的地方」。繪畫,是會上癮的。尤其是處在一種所謂「忘我」狀態。如果科學家有興趣研究,繪畫創作很可能引發大腦產生某種珍貴分泌。也許,那種忘我,也正是時下當紅研究的 mindfulness 或者所謂「心流」狀態。AI 可以幫人們複製某種影像,或是綜合組成畫面。然而,人類的感動能力與創作靈性是並非 AI 的範疇。

■ 您的創作題材中有許多關於「波動」的主題。談談這個主題,與創作過程。

許多人喜愛在海邊欣賞海浪。隨著一次又一次起落的「波動」,似乎感覺內在的舒緩與安慰。那麼,這種撫慰的感受究竟何來呢? 是否因為海潮的「波動」與人體的內在「波動」有所呼應呢? 心跳是「波動」,脈搏是「波動」,聲音的聲波也是「波動」。各種「波動」,是生命的表徵。望著「波動」的大海的我們,內在也有各種「波動」此起彼落。此外,地球表面大約70%為海水所覆蓋,與我們人體體內的水分比例恰好接近。您是不是也覺得很奇妙呢? 不知道有沒有科學家能夠解釋這樣奧妙的比例為何存在,並且闡述內在與外觀的心理呼應過程。我想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研究題目,也許可以讓我們對於藝術欣賞有另一層認識。

 

在地球表面,「海浪」可以說是我們肉眼所見的最浩瀚的具象波動。望著海洋,心生感動。壯闊的大海如同人生樂章,正與心跳脈搏彼此呼應。這種「神入」經驗可以帶領我們體會所謂「天人合一」的境界。隨著思想,跟著律動,漸漸積累,而進入一種不得不然的創作衝動,自然而然進入一種混沌,而發生精神體現的創作。〈無盡的海〉就是這樣的過程。

 

〈無盡的海〉的畫作風格體現了實虛二元。 白色空白區域沒有被任何油彩覆蓋,白色畫布與黑色筆觸形成對比,也成為視覺元素。

 

無盡的海

一波又一波的起落

人海中

一波又一波的來去

人生中

一波又一波的重新出發

 

某一次奮力而起的波瀾

在您的內心深處迴盪不已

某一次的相遇

在您的心海揚起燦爛的浪花

 

■ 您的畫作與闡述,讓我們聯想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Nicola Tesla) 所說:「如果你想找到宇宙的秘密,你需要從能量、頻率和振動的角度來思考。」您的看法?

太好了! 這真是說到重點,於我心有其戚戚焉! 能與劉教授如此對答,真是何等欣喜! 那麼,我們也可以從這個觀點來談繪畫。幾千年前《易經》揭櫫二元對仗的奧秘。而千百年來,中國繪畫在黑白水墨積累很高的成就,將二元對仗的能量與精神,在各個時代,累積了各種演繹與表達,甚至成為教科書般的堅實傳統。然而,從另外的觀點來看,宣紙水墨畢竟不容易保存。此外,宣紙水墨也有其質材表達限制。我們在21世紀,可以開放媒材選項,精神性表達二元對仗的「能量、頻率和振動」。這幅〈無盡的海〉完全沒有使用白色顏料,而讓裸露的畫布與油彩相對比,將「無有」成為繪畫元素。當然,這並不是西方傳統油畫的畫法。然而,經過長期醞釀,我想如此中西共治的創作,可以將上述精神,以更纖細的微觀,更雄壯的宏觀,來表現「能量、頻率和振動」。

 

■ 那麼,您認為藝術的力量為何? 您如何闡闡釋藝術品的境界? 

藝術的力量何在?「內在的感動」是藝術的開端。無論什麼時代,什麼流派,好的藝術源自於創作者無法自已的感動,同時也引發觀者深刻的感動。宇宙萬物生命本身的靈動可謂感動的源頭。創作者經由繪畫,因其感動,體現靈性世界。我想,這是藝術品的境界。從這個角度,我認為畫作的精神內涵非常重要。

 

每個人在人生寒暑數十年,都各有其體悟。也許也都有過「念天地之悠悠,渺滄海之一粟」的感懷。也許都曾經感受一翻浪濤可有無數細密的「一念三千」。在這樣的內觀,進入一種創作過程。這幅 4' × 6' (約 120 × 180 cm) 的 Wave 波動,將油彩還原為細微的色粒,達到油畫質材稀釋的極致。並且超越作者筆觸,以畫布承載油彩色粒,在室外邀請「風動」一起創作,完成這幅作品。在這樣的創作過程中,深刻懷想「滄海之一粟」 —— 我們哪一個人不是宇宙中的微小,恰如巨浪中的微塵? 而從另一個觀點,我們的哪一個意念不是影響周遭萬千的因子呢?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