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數年前,住在聖地牙哥的邢彬女士邀請我參加一個在聖地牙哥舉行的全美中文學校聯合會的年會,當時她是主席,當時也邀請我在主席台上說幾句話。坐在我旁邊的是一位由俄亥俄州立大學來的李敏儒教授,相談甚歡,一見如故並且保持聯絡,經過他的介紹我認識了浦瑛女士。

浦女士住在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她是一個古道熱腸的奇特女性,20年來艱苦奮鬥,堅忍不拔地在克里夫蘭地區堅持地辦報。這讓我想到《華人》雜誌的創刊人——馬平,大家都稱呼她馬老師。聯想到二十多年前馬老師一個人創建《華人》雜誌,那是多麼辛苦的事情,相信那時候她的日子經常是熬夜趕工,送雜誌也送報,兢兢業業咬緊牙關為華人讀者創造出一片天地。而浦瑛女士在克里夫蘭的故事,也值得大家知悉,我衷心感謝馬老師及浦女士的偉大情操及付出。

浦瑛女士就讀上海工會幹部管理學院(大專),這所管理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上海各企業專業幹部,主修為公共關係。1991年,因先生需到美國進修故伴隨先生到了美國。到美國一周後,她發現為了生活必須尋找一份工作。因此,她就在一間餐廳找到了一份打雜的工作。做了一個月後,餐廳老闆發現她工作勤奮、學習能力佳,因此當第二間餐廳開張時,她就被提升為餐廳服務員。而後工作半年多,老闆在第三家餐廳即將執業時想讓她擔任經理一務。但她目前的目標是懷孕生子,故她謝絕了餐廳老闆的好意。但縱使在她懷孕期間仍堅持上班。接著她就在1993年女兒出生、1995年兒子出生。

很快地,她在美國成為了移民世代歷程中的卓越觀察者。她一開始為《世界日報》報導關於克里夫蘭和俄亥俄州華人社區的新聞,這是北美最具影響力的中文日報之一。工作兩年後,直到2002年,她決定創辦自己的刊物——《伊利華報》(Erie Chinese Journal,縮寫 ECJ),伊利是指克里夫蘭週邊的伊利湖,創辦的初心全是憑着一顆眞誠的心,辦報信念以專心、耐心和愛心為出發點,以便更好地服務她所熱愛的社區——俄亥俄州克里夫蘭,爲當地華人社團或個人提供一個溝通的窗口和交流的平台。而蘊含在她深處的是那中西合併的創業家精神,及努力不懈的耕耘。多才多藝、積極進取的浦瑛曾擔任記者、攝影師、編輯、出版商、廣告推銷員和《伊利華報》地區出版經銷商。今日,《伊利華報》仍持續透過不同跨文化交流平台,提供有關本地及全國的新聞報道,報導內容包括政治、商業、教育、娛樂、體育、健康生活⋯⋯等相關議題,並持續致力於提升民眾對於英語和漢語的人文興趣,在當地已贏得不少華人朋友的關注和支持。作爲俄亥俄華人交流的主要平台之一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窗口,《伊利華報》正在發揮着獨特的作用。如今,浦瑛也成為克里夫蘭市知名人士且受人尊敬,並積極參與許多活動及文化暨社會服務慈善事業。

 

 

以下為《華人》雜誌總編劉麗容與浦瑛女士的深入訪談內容:

  1. 可以分享妳來美國的心路歷程嗎?

浦:

我是1991年時來美國陪伴進修的先生。剛來美國就在餐廳裡打工了,第一份工作是在餐廳擔任打理雜物的。第二份工作就是 Mary Kay,擔任化妝品推銷員。我第一次到外州去參加她們的年度大會時,就把我深深吸引住,與會人員的口才都相當好,也同時發現她們很會利用機遇——女人愛美之心。

  1. 妳認為華人在美國生活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浦:

沒有挑戰,如果說華人華僑為美國做了許多貢獻:修鐵路,那是一份工作,說華人提出不要歧視:其實華人是最歧視的一個民族,這就是自私但卻是本能。

  1. 妳覺得中美文化最大的差異是什麼?該如何克服這些挑戰呢?

浦:

那要看你如何定位,就像一個小孩在一個不同的家庭生活環境成長,包括食物的不同,就像男女不同一樣,但我們都是人,有七情六慾,有夢想。

跟妳說一件事情,我剛來美國,美國人請我吃飯,還要各自付錢(go Dutch),那時我也聽不懂她們說什麼,後來我就把她們的錢都付了,剛來不懂。

這是我個人看法:接受和放下是最好的適應,對自己、對他人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世界上只有這三件東西是沒有障礙的:美食、音樂和愛情,那麼其他我們只能接受了。

如何克服這些挑戰,這個問題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角度,是看你自己要什麼,看看今天的華人開始參政議政,重要的是我們在經濟上富裕了,人的慾望還是願望基本根據自身的經濟教育有關。

  1. 請跟我們分享妳的兒時生活及對妳的影響?

浦:

分享我出身和小時候的一個經歷,第一個鬼故事:小時候我的外婆告訴我,在我出生不久,我母親給我餵奶,一不小心嗆到了,我的臉就發了紫色,母親見狀就嚇跑了,是我的外公一手拿著掃帚,一手拿著一把刀,在房間裡揮舞著,嘴巴說不要把小寶寶帶走,後來我的母親說她有一個月都不敢見我,後來我母親還告訴我,外公在他的枕頭底下放了一把很長的切西瓜的刀。

這事讓我想起,1991年我生女兒時候,我破羊水後,32個小時生不出女兒,最後我剖腹產,女兒臉上出現了紫色,女兒出生以後,她就進了新生兒加護病房,那一個晚上我就做夢,夢到了我往生的父親,我好清楚看到我的父親要去抱我的女兒,我非常用力地對父親說你不能碰我女兒——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是我的身體已經到了另外一個能量磁場裡了。

我從小就在外公外婆家長大,尤其我從小在外婆家長大,我的外婆14歲嫁給我外公,外公比外婆大10歲,外公家是浙江紹興,因為婆家對外婆不好,外公連夜帶著外婆逃到上海,外公在煙廠工作,外婆在家帶大姨媽3個孩子加上我,因為當年只要家裡有的錢,家裡有老人孩子是不夠資格上幼兒園的,我記得我非常想上學。他們非常善良,有很大的胸懷,外婆不識字,記得小時候我們家的條件還可以,外婆、外公就會做好飯,讓當年被稱牛鬼蛇神的人(當時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企業老闆教授)到我家來拿飯,我告訴外婆,他們是壞人,你怎麼給他們吃飯呢?外婆對我說他們都是人。我的外婆總是告訴我,不要佔別人的便宜,要為別人去想,她打了這個比方:如果你跟人家借了雞蛋,不要還給人家鴨蛋,還說鴨蛋比雞蛋大(因為雞蛋比鴨蛋便宜很多)。

我是在弄堂裡長大的,媽媽工作在西安,爸爸在上海,而我是每一年見我媽媽一次,父親每週一次很少與我溝通講話。我們家的條件還可以,父親家是資本家,父親非常勤勞,他22歲就考過8級技術工,他的工資是等於6個人工作收入,當時工人進工廠人民幣25元,我常常見不到我父親,但我知道我爸爸給我外婆60元人民幣照顧我,我記得那個時候我們家從來沒有為金錢發愁,那時候物質跟不上,我記得我們吃飯要糧票,吃肉要肉票,吃蛋要蛋票。

我的媽媽承襲外婆的善良,在她們身上秉持一貫地良善精神,是我所敬佩的,就像先前提到的小時候多煮的飯菜,就是讓那些來路不明的人有飯吃,但我始終只記得外婆說的:他們是人需要吃飯。

然而在我13歲那年,我母親從西安回到了上海,我們就開始住在一起,那時候我還有一個比我小3歲的弟弟,我特別想我的外公外婆。

 

  1. 小時候,妳夢想長大以後做什麼呢?

浦:

很感謝外婆外公從不管我,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外婆常常說我不知道天有多高,不過我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我從小對老師有不同看法,我還不到10歲,中國在斗林彪,大標題「批林批孔」(孔是孔子),記得當時我問老師他們兩個有什麼關係啊?記得老師叫我閉嘴。我還記得有一次在外面春遊二天,晚上睡覺我把牙膏放進老師的鼻子裡,我現在還記得老師把所有的人都叫起來,問誰幹的,因為我是班幹部,沒有人想到是我,一個小女孩哭著說是她幹的,當時我很不忍心,我就站起來說我幹的,老師問我怎麼處理?我對老師說:你把牙膏放到我的鼻子就好啦。我小的時候想我將來一定要當演員,因為我很小的時候就有這樣的無知想法——我要讓世界上的人都認識我。

  1. 妳辦報的動機為何?是什麼力量讓妳堅持下去?

浦:

告訴您,也許您不相信,當時真的沒有動機。一個偶然:當地的醫生、律師、會計……等,還包括社團的一些領導坐在一起想在克里夫蘭辦一份報紙,原因是我們這裡的報紙做做就做不下去了,當然財力才是首要問題。2002年,我們十個人圍坐一起,他們每人願意給我出2,000元美金,加起來共2萬美金讓我來做報紙,後來我問他們這個錢用完了怎麼辦呢?他們要我去找錢。但我找了2個企業家問了一下,他說這不是一個好辦法,如果你頭上有十幾個老闆而且只有出2,000元美金。後來我就開始自己選擇一人幹了,找了二位幫手。做了兩期就撐不下去了。一個人會說中文看不懂中文;另外一個人,你說東她走西,最後我就讓加拿大北大方正承包了,北大方正十幾年前就關了,原來為我設計版面的人工作到現在。

是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吧!因為辦報的舞台很大,你可以上見到總統,想到平民百姓,自己可以在學習中成長。漸漸明白這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是屬於自己的,包括自己也是。也從中明白很多道理,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不要執著生活,一切生活都是美好的,只要你想的是美好的。許多事情都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學會一點:不要把你自己的想法放在別人的頭上,那叫問題。還有就是人是經不起考驗的,不要考驗自己。

  1. 請分享妳辦報多年來所面臨最困難的時候是什麼?妳如何克服的?

浦:

在金錢方面我一窮二白,我只想一件事情。今天還是這個星期要5,000元美金,我能賺錢像拉廣告去做工,沒有賺到錢,就找信用卡,還有好朋友週轉,我有一群銀行朋友。為這份報紙我上海出售二棟房子,美國的房子也沒有了,現在租了房子,但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沒有那麼貪欲,也許是年齡的問題。

我是天天難過,天天過,我是不知不覺,做了報紙,做了以後就感覺到這是一個嶄新的世界,每天都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我說我在人群裡游泳,是這個世界人很有意思,你每天都在學習,你會發現,你自己在變化,變得不會妒忌了,變得看到別人好,自己高興了。你會覺得原來幸福和快樂很簡單,就是因為你不再介意別人的眼光看你自己,你也不會用你的想法放在別人的頭上了。

  1. 20年來妳碰到過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浦:

是金錢,也許人家一直認為我後面有個靠山,可是我沒有,但我還是學到一個人的態度是最重要的:記得有一次,我發現我的銀行已經是負美金7元,當時我正好看到Walmart,我就到那裡去,拿出我的信用卡提領了美金100元現金,放進銀行的時候,我真的有一瞬間覺得自己很難受,不過我馬上就好了,我為我能想到這個法子還真要給自己一點鼓勵,人很重要,是給自己投資,也就是如何在發生事情之後,不糾結自己。

  1. 20年來最讓妳欣慰的事情是什麼呢?

浦:

1991年我到了美國,1993年我有了女兒,1995年我有了兒子,2002年我有了《伊利華報》,應該說這三個都是我的孩子,報紙是最難的。兒女生活的都非常好,回想我自己,是為了愛情來到美國,現在愛情都已經一地雞毛。現在明白一件事情:每天能健康的起床,告訴自己:「開心過一天、不高興也過一天,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1. 在妳訪問的人物中誰最讓妳印象最深刻?為什麼?

蒲:

我很幸運,辦報20多年來,採訪了不少人,很多人都是在美國的精英:我單獨採訪趙小蘭三次,還有趙美心、張曼君,這三位華裔女士在美國華人社區都有著非常重要影響力的人。她們原來都十分融洽,自從2016年,她們無意中漸行漸遠。用一句話說:在美國最重要的兩件事,一個是選票,一個是鈔票,華人在政治上的地位取決於華人在美國地位,而2016年是民主黨和共和黨一個非常大的分界線。

趙小蘭——有句話說得好:優秀的人有許多地方相似,比如說他們看中有才華的人,並且給予他們機會。我在採訪趙小蘭的時候,她曾分享過一個18歲的男孩將要走進社會,由於家庭環境等因素讓這位男孩沒有自信,正好遇到趙小蘭,趙小蘭除了開導他,還給他機會,讓他不要害怕,年輕人做什麼事想好就做,不要在意做得好不好,只有用自己行動去證明自己。

趙美心——你可以看到她靠個人的勤奮,成為華人在美國的第一位國會議員,一個沒有背景,自己是一個學數學的人,從事政治是很了不起的人。在當時那個年代,人們對政治的熱衷和今天是不一樣的,因為今天的人已經對美國政治關心了,有意識了。

張曼君——是我在2012年認識,也10多年了。就像她說得,我們像家人一樣。2020年我到華盛頓 D.C. ,當她離開白宮工作搬家回加州的時候,協助搬家時,我們聊了很多,包括她說:「人們都以為趙小蘭、趙美心和她都靠什麼人扶持她們上去的?忙於社區,花時間、花財力,華人在美國參政議政非常不容易的,不一定是華人沒有奉獻精神,只是沒有這方面的知識。」

我非常尊重和感謝這些女性,她們是我們的榜樣,只要想去做就用行動來完成。

  1. 請跟我們分享幾位妳認為對於社會有貢獻的人來鼓勵大家。

浦:

因為每個人的能力有限,我們的認知不相同,我們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多想一點別人,愛護自己也要愛護他人,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舉一個例子說:克利夫蘭不安全,那麼多的飯店、超市提出不安全要員警局執法,當我把員警局從局長下至到公務人員七個部門召集起來,結果又有幾個人來參加這樣一個會議呢?華人目前還是沒有幾個人有行動。

  1. 請問有誰是妳人生中的導師或楷模?

浦:

學生時期,好像沒有一個什麼人是我的導師,那時候我還什麼都懵懵懂懂,我只記得上學以後我有很多想法與別人不一樣。現在我認為任何人都是我的導師。人有無限的可能,因為我們控制了我們的想像,和限制了我們的能力。任何一個可以鼓勵我的人都是我的楷模,現在新科技的發展,只要打開網路就有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學習方法,我兒子說最好的學校就是 google。

張曼君——是我在2012年認識,也10多年了。就像她說得,我們像家人一樣。2020年我到華盛頓D.C.,當她離開白宮工作搬家回加州的時候,協助搬家時,我們聊了很多,包括她說:「人們都以為趙小蘭、趙美心和她都靠什麼人扶持她們上去的?忙於社區,花時間、花財力,華人在美國參政議政非常不容易的,不一定是華人沒有奉獻精神,只是沒有這方面的知識。」

我非常尊重和感謝這些女性,她們是我們的榜樣,只要想去做就用行動來完成。

  1. 可以請妳推薦最近妳閱讀過的書目嗎?為什麼?

浦:

最近幾年,我看了不少靈性方面的書籍,人非常重要,控制情緒平衡心態,聖賢的書本給人方向,學會放下:

《禪的境界》 - 蔡志忠、《活出生命的意義》 - 維克多·弗蘭克爾《禪宗心經》 - 釋迦牟尼佛、《人生的智慧》 - 阿爾貝‧卡繆、《自由的喜悅》 - 奧修、《心靈密度》 - 蓋瑞‧札卡羅斯、《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 - 羅伯特·M·波西格、《生命之光》 - 阿諾史旺伯格。

我在讀羽西自傳《妳自成先鋒》,這位女士是一個時代的人物,她改變我們這代人(60年代)對美麗的嚮往,很鼓勵人的,因為人人都愛美。更重要的一點是——天時地利。那個年代,中國不富裕,我們還要用糧票、肉票、油票,那個年代對有一支口紅都是奢侈品。她就像一道光讓我們看到自己,想美想漂亮。她是我們在中國這一代人的愛美的引路人,她70多歲還是一如既往的,對自己有夢想,她真誠地希望她能重返新聞的行業把中美故事說好,看來中美關係只能靠我們民間了。

《心靈密度》介紹了心靈密度的概念,一個人內在的精神狀態和意識水平,能透過自身的心靈感應,人們可以實現更高的幸福感、內在平靜和意識覺醒。而我感受理論和實踐結合,因為生活就是修行,所以行為很重要,情緒的管理、自我覺知、愛與寬容、意識的轉變、心靈與身體的關係等。

我很喜歡看個人自傳,讓我很喜歡的作家就是張愛玲,主要是她很真實。

  1. 妳認為什麼是主流?什麼是主流文化?

浦:

主流是人定義的,我認識的主流文化就是給予這個社會貢獻的人。

  1. 請分享妳認為快樂的泉源是什麼? 在什麼時候妳會感覺到喜悅?

浦:

是讓他人快樂,其實那句「為人民服務」是一個真理——短時間讓自己快樂:可以去身體鍛煉,看一部電影,到您喜歡的餐廳去吃好的美食,買一個名牌包滿足自己的虛榮,這些都會讓你自己身上的多巴胺分泌得到短暫的快樂。但保持心情平靜,去服務他人,看上去你在為人服務,自己得到的是價值,是你自身能力價值被人認可來滿足自己內心深處的那個願望,這種快樂是真實持久的。

順利幫助他人解決了實際問題,舉例:有人在牢房裡,案子別人解決不了,最後你幫他解決了,讓他成了自由的人,看到他人的喜悅自己才會喜悅。

  1. 妳在什麼時候會特別感恩?也請跟我們分享10件在這一生中最感恩的事情。

浦:

人的想法最重要,你想好的,感受的就是好的;你想壞的感受就是壞的,所以把每一天每一件事情當做感恩来做。

感恩自己身體健康;感恩兒女平安;感恩讀者愛《伊利華報》;感恩自己身心靈成長;感恩自己遇到好人幫助;感恩自己有夢想,因為沒有夢想會比貧窮更可怕;感恩自己不怕萬人阻摘,只怕自己投降;感恩知道如果自己不努力,永遠沒人對你公平;感恩明白耕耘與收穫,中間有一個季節叫堅持;感恩自己能接受一切,因為看到了方向。

  1. 妳認為妳能為人類做出的貢獻?請舉出三個。

浦:

在現今一個最好的時代,科技已經到了頂峰,文化藝術創新不斷,讓自己覺醒去覺醒他人是我想努力要做的事情,從根本上去瞭解一個人的需要。因為我們人類太渺小了,只有把自己管好,身體健康,心情愉悅。我們是媒體人,我們的工作就是傳播,讓人們自身瞭解,他自己可以活得很好只要自己願意去做。因為所有的事情是自己選擇的。選擇非常重要,知識是奠基,實踐是經驗,明白一點不是你失去機會,而是因為你沒有能力抓住機會。在我沒有來美國之前,1990年時我準備在上海開二家KFC,因為要來美國,所以就放棄了。貢獻:做了20多年的報紙,服務人民的需要,提供人們的指南。連接中美橋梁,找到商人投資中國。幫助美國學校圖書館舉辦中國文化日活動,讓更多的人理解中國。

  1. 請跟我們推薦妳所住的城市中最值得參觀的地方?

浦:

克里夫蘭是個相當古老且富裕的城市,城中有醫院、博物館、世界唯一的劇院,11個大小劇院,全美十大頂級之一圖書館、社區大學、美國唯一的各族裔公園,還有伊利湖 ⋯⋯等等,如果您有興趣,還可以帶您一起體驗克里夫蘭的美景。

  1. 假如妳有空閒的一天妳會做什麼呢?

浦:

看看大自然,還有看看古人,我常常被古人匠心的手藝著迷。崇拜那些為人類貢獻的:無論是藝術家、科學家還是一個普通人。

  1. 如果妳能請10位客人一起共進晚餐,妳會邀請哪10位客人呢​​?為什麼​​?妳會問他們什麼問題呢?

浦:

我希望這10位是我的家人子女,家和萬事興,團聚給人安逸,就是一家人好好吃一頓飯,大家可以一起動手吃上火鍋,暖心暖身。

在這個忙碌的年代,子女也是不在一個國家,大家都相當繁忙,能安靜下來,放下手機,最好關機,好好吃飯。

對於他們我沒有任何問題,只有滿滿地祝福。

  1. 妳認為10年後的妳會在哪裡呢?

浦:

對不起,我都不知道10年以後我會在哪裡,我只想我明天起床就好。

  1. 妳的願望清單上面有什麼呢?

浦:

善良健康美麗。

  1. 妳覺得人生最大的目的是什麼?

浦:

沒有目標,雖然語言是有能量的,從說到做有一個過程,做到結果還有一段過程,放下是人生最大目標。

  1. 妳對未來的期許是什麼?

浦:

希望人善良一點,因為人活在胸懷裡。

  1. 可以跟我們分享妳未來的計劃嗎?

浦:

不知不覺《伊利華報》在俄亥俄州克里夫蘭堅持了22年的努力,在這個充滿變化和競爭的媒體環境中,《伊利華報》見證了從印刷時代到數位化時代的跨越,經歷了傳統媒體面臨的壓力和新媒體崛起的衝擊,能夠長期存在並為讀者提供資訊是《伊利華報》同仁們值得高興和驕傲的事情。時代需要改革和復興,這個地球我們天天說要和平,戰爭還在繼續,作為媒體人在今天科技發展迅速,人的物慾爆棚,年輕人與老人的代溝以及社會的變遷,人的夢想在哪裡?是我們要用行動去見證的。

再次謝謝您對我鼓勵,2024年我們一起為健康前進!

 (劉麗容)

 

 

~浦瑛印象~

李敏儒

 

電話鈴響了,是浦瑛打來的。她告訴我,她60歲生日,兒女給她的 Surprise gift (生日禮物)是請她去見心理醫生,費用姐弟承擔。而且,她還真的去見了心理醫生。我一聽就樂了。

浦瑛是個很樂觀的人。辦報二十多年,困難重重。商家在紙媒上的廣告投入漸少,辦報成本漸漲,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很難想像她是怎麼撐過來的。但她和你談話,沒有抱怨,沒有悲傷,只有對事業的熱情與努力。面對困難,笑聲朗朗,還不忘自我調侃一下:「計畫不如變化,只有自己消化」, 然後繼續前行。

浦瑛是個很勤奮的人。每期報紙,都有地方新聞,很多都是她自己採訪,寫稿。差不多每期都有她的文章。為了趕出版日期,每期報社付印前,她差不多都工作到半夜。報紙印製後,她自己親自到印刷廠拿好報紙,她自己又開車到哥倫布和匹茲堡送報,一家超市一家超市去送。有時候還送到辛辛拉提。這些年來,她開壞了15輛車!一年開80,000mile(英里),車子簡直是她第二個辦公室。

浦瑛是個有想法的人。認識多年,已經記不清她曾有多少新點子,新途徑了。每次想到新點子,她都很激動。她不是坐而論道,而是起而行之,盡力嘗試。我不知道她交了多少學費,有過多少失敗的經驗教訓。還好她繼續有新想法,也繼續激動,幹勁沖天,大大咧咧,再敗再戰。

浦瑛是個很大膽的人。二十多年前,她沒有任何辦報經驗,便敢貸款五萬美元,將《伊利華報》獨資辦了起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全憑她膽子大,一路風雨兼程,跌跌撞撞,《伊利華報》奇蹟般地生存了二十多年,僅費用支出就是五百多萬美元。

浦瑛是個努力學習的人。她的專欄——「浦瑛開講」,其副標題是「在美國改造自己」,談的是她在美國學習怎樣重塑自己,尋找生命的意義。她的報紙,是為尋找夢想的人所搭建的平台,是充滿了愛好和平正能量,尋求多元文化和睦共存的一塊理想園地。

浦瑛是個不尋常、有追求的人。對她,我充滿了欽佩。她的心理醫生能給她指出另一條人生光明大道嗎?哈哈哈!我樂於知道。身為《伊利華報》的忠實讀者,該報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慶,我都寫過文章表示祝賀。慶賀貴報二十五週年,三十週年?我期待著!

 

【作者簡介】 李敏儒博士

湖南長沙人。1980四川大學文學碩士,1982至1985在武大中文系教西方文藝理論。1985年赴耶魯大學當訪問學者。後於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系獲得文學博士學位,應聘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獲終身教職,任博導,並被武大聘為客座教授。1997年10月至1998年3月哈佛訪問學者。2001年至2022年擔任俄州大全美東亞文資源中心助理主任。合譯《西方當代文藝理論導引》,著《文心:中國文學的視角》,合編《文化交流英語》,任《通往高級技能之路》叢書責任編輯。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