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地亞哥,有一個SD散捐醫護用品群,這個群體始於3月18日,負責在當地收集個人捐贈的防護裝備(PPE),幫助個別急切求助的醫生醫院和部門。 开群时本來只有包括发起人高麗和鄧音在內的幾位義工,受贈對象也僅限於認識的醫生朋友。在短短幾天內,需求量激增,捐贈也踴躍,自然而然就擴大了規模,個人防護裝備捐贈义工群應運而生,由20个志願者組成各种专责小組。很快这个包括捐赠人、求助人和义工团队的微信群就封了顶。因為这个群体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來自单個捐贈者的PPE,數量零星,主要受贈方是求助的醫生,不代表醫院官方,所以SD-SPPED操作規程有少、散、頻、快的特徵。這個群為500名捐贈者和求助醫生建立起了高效的信息溝通过渠道。

除了零散的、小批量的個人防護裝備,通過一系列成功的认捐筹款活動,SPPED用筹款购买了20K外科口罩和22加侖免洗消毒液。真所謂涓涓細流可以匯成大河!大量的捐赠品来自群友的个人捐赠,防护品包括口罩,免洗消毒液,護目鏡和護面罩等。捐赠品有些是捐贈者在疫情爆發前自備的PPE,或者是捐贈者從中國親友寄來的PPE先貢獻出來支援一線,或者是自己動手制做的(如護面罩),他們通過各種途徑以最快的速度將這些寶貴的PPE,直接捐贈給醫院的醫生護士和社會服務部門。

SPPED一開始是有求必應的模式,因為華人捐贈踊跃,收集到很多醫護用品。一些志願者就開始主動出擊,並組建了外聯部。专注于筛选来自当地医生寻求帮助的Facebook帖子,并迅速回应提供帮助。 随着越来越多的群友踊跃捐赠,义工们工作范围扩大到捐助一些需要的部门和组织。梁晗庄,高建军,钟粟,和 Bella是早期外联部的主要成员。外联部的主要任务是找非华裔医护人员在Facebook 和next door 等网站上求助的信息,也向有PPE需要可能的当地诊所和保健中心主动联系,询问需求,再根据调查结果配备赠品。如果需求的种类和数量不够,便向SPPED群和华人社区征收,再也一批一批送到求助的个人和单位。比如有个单位除了要求口罩,还要洗手液瓶子(for refill),一些志愿者就到处寻找洗手液瓶子,反正需要什么都尽可能设法提供。

外联部工作量非常大,他们需要去多家群友家取防护品,然后根据救助人的要求的数量种类分装打包,并且送上门去,外联部的义工们开车着到处跑,几乎跑遍了圣地亚哥各个角落。有些小社区,在平常的情况下,10年20年也不可能涉足其中,但在这个特定的时期都被他们一一光顾到了。SPPED认捐购买的口罩供货商将货物送到洛杉矶,一位群友(网名天涯)和她的高中生儿子孙淼主动请樱,提出要为义工分担责任,母子一起開車到3小時以外的洛杉磯去取口罩。因为供货商的情况莫测,前前後後跑了三次洛杉磯才取到了所有人认捐的2万个口罩,每次都花大半天的功夫。天涯和儿子孙淼樂此不疲,毫無怨言。一个高中学生能够在这种时候亲自参与,不仅反映了他对华人家长们抗疫热情的肯定,也表现了他可贵的社会责任感!

外联部由一群热心的女性组成,这是一个浩浩荡荡的娘子军。有娘子军就必须有党代表,高建军博士便是!高博士是学流行病学的,参与抗击新冠战役,他感到责无旁贷,承担起外联部的整体运作。他介绍说,早期外联小组成员尽管彼此从未谋面,甚至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名,只知道微信名,只因为都有一颗服务和回报社区的热心而被“抗疫”大业团结在了一起。大家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做到了无缝链接。她们不但能第一时刻跟踪并完成外联部的案例,并且腾出手帮助其它小组完成了大量的工作。散捐群的每个案例流量都不算太大,但案例特多,琐碎,头绪繁杂。要保证不出错、高效地调配散落在民间的口罩到一线医护人员手里,需要义工认真、细心、并负责任地去完成。”高博士介绍了一个纽约法拉盛的案例:受捐赠医院: New York Presbyterian-Queens - Emergency Medicine。 求助人联络人Judy Wu介绍这个医院位于法拉盛,主要服务于华人社区,PPE十分匮乏。由于求助单位期待的捐赠量比较大,出于谨慎,义工从牵线人处要到了受捐医院的相关人员的工作email和电话,然后到医院的官方网站查证信息是否一致,并打电话确认属实。然后组织了3个来源的捐赠,共190个N95或KN95口罩。由Judy Wu亲自去捐赠者家取回口罩并发往纽约。

下面再来听听一个义工(Dr. Michelle GAN甘爱东)讲述她这几周的心路历程:“我是一个眼科医生,我有自己的眼科诊所,还有两个在读中学的小孩。一年四季都是非常的忙碌,难得有时间停下来,甚至和家人在一起度假都是一个奢侈的享受。但是这次疫情的造成的整个世界突然停摆,让我有了一次把匆匆忙忙的脚步停下来,让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的内容和应该关心的事情的先后顺序的机会。几周以前,当我的诊所不得不关门停止营业之后,我在家里在网上上班。工作量比以前小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儿子女儿在一起,每天也是开开心心但也忙忙碌碌。可是当我看到很多的邻居和朋友,他们中间有一些使医护人员竟然缺乏必要的个人防护工具设备,他们非常的劳累也非常的焦虑,我这时候自己作为一个医生,当然也非常关心和同情他们。所以我决定要做点什么。后来我联系上了我现在所在的这个SD 散捐医护用品群,很快进了义工群。这里面可热闹,每天上百上千个信息,里面工作量挺大了。我的工作是外联,算是最简单的工作,联系一些需要帮助的一线护理人员,诊所和老人院,提供他们需要的用品。有时候帮助他们去取和送这些防护用品。这些事情听起来简单,可是也很繁琐。来回打电话,签免责书,安排取送等等,挺花时间的,但是看到这些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非常开心。义工群里的义工们工作非常努力,合作的非常好,大家互相帮忙,出钱又出力,不计较得失”。甘医生特别指出“我们的两个群主Christine Gao and Yin Deng需要点赞。他们没日没夜的工作,义工群里每天几百个信息。经常半夜一两点,Christine 和Yin 还在送信息,整理这些零散捐献来的防护用品,分配给这些需要的个人护理人员,诊所和医院,还要考虑谁是最需要最急用的,要最先给等等,你可以想象他们的工作量有多大。每天整理和跟踪这些,从几百家庭里捐出来的,以及大家出钱认捐的防护用品,是一项很大的工程。两个领导有非常强的组织能力,他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叫人敬佩。需要特别点赞。她们才是我们真正的英雄。”

联合起来,我们更加强大!这是SPPED的口号。到目前为止,SPPED已经从大约500名捐助者那里收集到捐款捐物。并向100多个医生和30多个当地医院/诊所/疗养院捐赠了大约5000 N95、3000 KN95、35000外科口罩。由于圣地亚哥的局势基本得到控制,志愿者开始面向全美,已将个人防护装备运送到洛杉矶,纽约市和密歇根州等地的医生和医院。

感人的故事太多。而版面有所限制,这期先讲到这里,下期继续分享。

信息提供人:高丽、邓音

整理人:黄绿

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