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传媒编辑王惠豫2021年4月6日】根据加州疫情等级标准,圣地亚哥从周三(明天)起疫情等级降至橙色。不同颜色等级的郡对生活,社会和商业活动有不同的限制。紫色是最严重的等级,限制也是最严的,接下来是红色,圣地亚哥在三月中从紫色降至红色。现在将要进入橙色。黄色是疫情最轻的等级。

按照目前颜色等级,圣地亚哥进入橙色后,相应的各项防疫措施如下:

餐馆:容量最多可增加50%或200人,以较少者为准(室内和室外用餐仍在继续)。

酿酒厂,啤酒厂,酒厂:可以恢复室内服务,包括25%的容量或100人(以较少者为准)(并且有关在这些企业中不必提供食物的规定仍在继续)。

酒吧(不提供餐饮服务):可以在户外重新营业,但需要有安全性措施。

博物馆,动物园,水族馆:室内活动的容量可以增加到50%(根据红色等级规则,该比例为25%)。

电影院:室内容量最多可增加50%或200人,以较少者为准。

家庭娱乐中心和保龄球馆:根据加州公共卫生部的规定,室内服务可以恢复25%的容量-如果客人可以出示核酸测试阴性证明或出示完全疫苗接种的证明,则可以恢复50%的室内服务。

游乐园:游乐设施最多可增加到25%(红色层为15%),且仅限州内游客。

指定座位的户外现场活动(体育和现场表演):容量可以增加到33%;仅限州内访客。

关于室内音乐会,体育活动可以参照本网上星期六文章中的橙色等级限制:加州将有限开放室内音乐会,会议和体育等活动 (wechineseus.com)

另外,加州州长加文·纽瑟姆(Gavin Newsom)今天在新闻会上说,只要人们继续接种疫苗,住院病人人数稳定,加州可以在6月15日全面开放经济。

州长纽瑟姆说:“在全州接种疫苗超过2000万的时候,是改变我们的疫情颜色等级体系的时候了,是开始寻求完全重新开放加利福尼亚经济的时候了。” 他补充说:“我们现在可以开始规划大流行后的生活了。 我们将需要保持警惕,并继续采取措施,戴口罩和进行疫苗接种,但是隧道尽头的光线从未比现在更明亮。”

加州正在计划结束其四个颜色的疫情等级系统。

德克萨斯州撤销了口罩强制令,允许商家从3月10日起100%开业。周一,德克萨斯流浪者队(Texas Rangers)主场对阵多伦多蓝鸟队(Toronto Blue Jays)的比赛也迎来了全美第一场满负荷的体育赛事,门票销售一空,超过3.8万名球迷并排坐着。

亚利桑那州州长也取消了对企业的容量限制,但表示企业仍必须戴口罩。

阿拉巴马州州长表示,该州将在4月9日之后取消口罩强制令。南卡罗来纳州取消了该州在政府大楼内的口罩强制令,但建议餐馆继续要求戴面罩。

但是白宫首席医疗顾问安东尼·福奇博博士警告人们不要以为夏天来了疫情自然会减轻,他周一说“你们可能还记得一年多一点前,当时我们正在寻找夏天将我们从大流行中解救出来。事实上,情况恰恰相反。我们在夏季看到了一些实质性的激增。我认为我们甚至不应该考虑依靠天气来帮助我们摆脱目前所处的任何状况。”

福奇周一还表示,美国人应该完成接种辉瑞或Moderna新冠肺炎两剂疫苗,尽管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只接种一剂可能就足够了。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还建议,根据全国范围内的冠状病毒病例情况,美国人继续推迟旅行。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罗谢尔·瓦伦斯基(Rochelle Walensky)上周表示:“我们知道,目前我们的病例数量激增。”“我们目前不建议旅行,特别是对未接种疫苗的人。”

请点击:主頁 (wechineseus.com) 浏览本网站更多的新闻和内容

请关注《华人》媒体的推特帐户: https://twitter.com/wechineseinus

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