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了,所有九年級的孩子們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緊張的高中生活之後,都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啊!終於可以放鬆心情,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不過在成年人的現實世界裡,這樣輕鬆愉快的心情往往只會是生活獎勵給那些真正努力過的人們。對於懶散、隨意、不知進取的人,生活留給他們的永遠是遺憾多於奮鬥過後的自我肯定。大兒子在高中的第一個暑假裡就已經初步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生活的回報”, 因為成績單裡的一個B+, 他不得不關上電腦裡所有的Vedio Games。
這話還得從去年9月份講起。參加了初中的結業典禮,經過一個暑假,大兒子躊躇滿志地進入九年級,正式成為一名高中生。在美國,人們普遍認為孩子們真正的有質量、有壓力的學習生活是從高中開始的。這不僅因為到了高中時期,學習的科目、範圍、難度都一下子高度提升並且加深,而且所謂的學習成績(GPA)也是從高中才開始計算。美國的小學是以寓教於樂為主,老師的教學重點是數學和英文的基礎知識,還有一點點歷史和科學。知識點都停留在非常淺顯的水平,而且老師的主要精力都會集中在學習相對有困難的學生身上。為了讓這些孩子都能夠跟上進度,老師一般不會講授超出教學大綱的知識。當然有的學校,有的老師會給那些學得快的孩子們一些具有挑戰性的課業,但對大多數中國孩子來說,還是時時處於玩著就學會了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接受能力比較強的孩子沒有真正的有機會鍛煉面對困難、挑戰自我的能力。我的大兒子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小學包括學前班上了6年,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學不會”。
到了初中,學習壓力相對提升,學習的難度也有所加大。不過壓力和難度多集中在量變上,而不是質變。也就是說,老師會佈置越來越多的書面作業,各種Projects,課後閱讀書籍,小組課題,Research的項目等等,但難度和要求卻比較寬鬆,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們自己管理時間和學業的能力。也就是說,只要你按照老師的要求有條有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按部就班的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學期末拿到A是不成問題的。當然這種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具備,所以有一部分孩子會開始感到學習吃力了。但對於我大兒子而言,還真是沒有什麼問題。他從小就被教育和要求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所以在初中的時候,他比其他同學更早地嚐到了甜頭。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雖然也在不遺餘力的試圖啟發學生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但到考試的時候,還是會非常明確的告訴大家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很多所謂的“好學生”其實是不會自己學習的。這裡說的自己學習不是自學的能力,很多聰明孩子都能自學。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自己看看書,上網查查資料也都能把要學的東西學會,學懂。但這並不表明他們會自己學習,他們往往並不明白學習的目的,沒有好的學習方法,沒有持久學習的動力,也沒有對學習結果的高要求。我大兒子又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在老師的推動下,他被動的但卻是非常積極配合地完成了老師所有的要求,以全A的成績走出了初中。這初中三年裡,他從沒有真正的努力過,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差不多就行了。”
頭頂著“好學生”的光環,大兒子昂首挺胸的走入了高中。他以為憑藉著小學和初中積攢起來的學習經驗就可以輕鬆應付高中的學習生活,但我知道他並不會學習。既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也沒有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最主要的是他從來沒在學習上遇到過真正的困難,所以也就談不上具有解決困難的經驗。帶著跟他完全不同的心情,我注視著他開始了高中生活。
大兒子的高中沒有什麼AP課,不同於有些公立高中,九年級一開始就可以選幾門AP課或者Honor課,大兒子九年級沒有一門聽起來較勁的課,但是過來人都說每一門課都不好上,想要達到老師的要求,拿到A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他們的教學宗旨是真正讓學生自己學,自己想,自己分析,最後考試完全靠臨場發揮。幾門主要的學科:數學、物理、英文和歷史根本沒有教科書,老師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安排課程,佈置作業,最後出題考試。不會學的學生上課聽熱鬧,下課不問問題,回家作業糊弄,考試的時候才發現怎麼好像什麼都學了,可是又什麼都沒學明白。我的大兒子就是這樣開學還沒兩個月就被打懵了。
第一次歷史考試拿到84分,之後他告訴我老師出的題目他都回答了,但老師說他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不夠深刻,沒有加入自己的獨立思考。這樣的要求對他來說無疑是新鮮的,因為以前的考試經驗告訴他,只要記住老師講的知識點就可以了。他一直最得意的數學成績也在眼看著往下掉,每次測驗都不盡如人意。他說因為老師上課根本不講,而是讓同學們自己講,自己上黑板演算,自己推導出結論。但考試的時候又不考這些課上學的東西,而是出些沒見過的題目。我讓他打開試卷指給我看是什麼樣的題目,原來老師只是把講過的題型變了個角度,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舉一反三”,大兒子卻只能舉一反一。再說物理,因為是一門新的學科,大兒子就更有些找不到北了。老師講課以做實驗的形式為主,每介紹一個新的概念,都會組織一次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們自己得出結論。很多孩子都是熱熱鬧鬧的跟著做完實驗,但對於老師真正希望他們記住的概念卻根本沒進腦子。就這樣糊里糊塗的去考試,當然是考一次砸一次。開學兩個多月的時候,各個學科的老師都發來了評語,這時我才知道大兒子的學習成績已經是B上加B了。我氣急敗壞地問他出了什麼問題,他說因為他不明白老師到底在教什麼,要考什麼。“那你有什麼解決的辦法嗎?你打算怎麼把成績重新拉回到A呢?”我一邊問一邊在腦子裡已經預想到了答案,當然是先找老師溝通,搞清楚問題出在了哪裡,然後再尋求學校以外的幫助,比如父母或者Tutor。但是讓我抓狂的是大兒子給出的回答只有三個字:“不知道!” 

我明白了大兒子正在面臨他從來沒接觸過的問題:學習困難。這種困難並不一定是他的能力不夠,而是因為高中老師的教學方法的突然變換,讓他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法。他以為高中還是跟著老師的腳步,一步不落的完成任務就可以了。殊不知高中的學習要求已經從泛泛的學變成有深度的學,從跟著老師學變成自己主動的學。如果不適應這樣的學習要求,就很容易從A學生變成B學生。看著大兒子自己也很著急的樣子,我耐心地告訴他:遇到困難一點兒都不可怕,但要學會怎樣尋求幫助。他心急的問:“怎樣得到幫助呢?”我看著他無奈的回答:“當然是張開嘴問呀!”在大兒子老師發來的評語里普遍提到大兒子上課不積極參加討論,下課也從不找老師問問題。這一點其實我比老師還清楚,因為開學兩個月了,他的成績直線下滑,但他卻沒在爹媽面前提半個字,更不要說讓父母給找Tutor了。我告訴大兒子解決困難的第一步,也是最有效的一步就是要問,問老師,問同學,問父母,問所有可能會提供幫助的人。經過一次深談以後,大兒子終於明白他現在的問題出在了哪裡,也下決心要更積極主動的面對困難。從那以後,他一改以前自己悶頭學的學習方式,在學校問老師,家裡問父母,爹媽不會的,他還會求助於爸媽的學霸朋友。
學會了問,大兒子終於明白了高中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也明白了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任何困難都不可怕,因為解決辦法總能被找到。轉眼到了第一個學期的學期末,雖然頭兩個月的成績不理想,但大兒子總算把每一個科目的成績都拉回了至少A-以上。如果你覺得這孩子的高中生活從此就一番風順了,那可就真是掉以輕心了。我就是這樣被大兒子忽悠了。
寒假過後,大兒子又心情輕鬆愉快的進入了九年級的第二個學期。現在的大兒子更是志得意滿了,有了上學期的經驗,他好像又找到了拿A的法寶。第二個學期的幾門課程學的相對比較輕鬆,歷史考試竟然還考過100分。數學已經又恢復了以往的自信,物理雖然仍有小的磕絆,但通過時常跟老師的溝通,也不傷大局。唯有英文寫作老師給的評語是內容不夠深刻,我提醒大兒子要認真的思考,真正寫出自己滿意的文章。他卻總是說:“差不多行了,沒問題。”面對這樣對自己沒什麼要求的大兒子,我一心想給他一個教訓。有一天,我又提醒他學習的目的不在於拿A,而是要學會思考,並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他不以為然的說:“我都會了,期末拿全A沒問題。”對於我說的學習目的的問題,連聽都不想听。我靈機一動問他:“你那麼有信心,敢不敢跟我做個約定?”“什麼約定?”大兒子很好奇的問。我說:“如果你九年級最後拿到一個B,那整個暑假都不能打遊戲了。”“如果我全是A呢?”大兒子在這種時候一點兒都不傻。“如果全是A,那可以天天打遊戲。” “好,那咱們說定了。”大兒子眼睛都沒眨就答應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大兒子確實比以前用功了一些,尤其在物理和數學上,他使的勁兒正好能夠讓這兩科在A-上下晃悠。我不止一次的提醒他,為什麼不加把勁兒,讓成績衝上A,甚至A+,他卻總是說:“沒問題,差不多就行了。”看到大兒子的這種思維方式,我心中熱切的盼望生活能給他一個教訓。我希望他能有機會明白,為了自己心中渴望的任何夢想,成就,機會,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獎勵,都必須做到全力以赴,才能不留遺憾。老天爺也許是聽到了我的心聲,在大兒子的最終的期末成績中給他爆出了冷門。他一直自認為沒問題的英文從一直保持的A-降到了B+。拿到成績單的大兒子心中感到懊悔不迭,我問他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他說:“我英文的最後一篇Paper沒有認真完成,因為我覺得我差不多能拿到A-了。”一個暑假不能打遊戲讓大兒子痛苦不已,但他卻明白了高中的學習生活並不像他想像的那麼簡單。對於一個高中生來說,學習要有明確的目標,是學會,學懂,而且找到興趣,而不是簡單的拿到一個A。學習也要有自我的高要求,奔著差不多去學,一定會發現最後差很多。
看著被生活小小的教訓了一下的大兒子,我偷偷樂著在心裡說:“恭喜你!拿到了第一個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