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传媒 2025年7月20日】

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迄今已知最古老的母系社会之一。在母系社会中,家族血统和继承都是通过女性而非男性来传承的。

考古学家在中国东部山东省境内靠近黄河入海口的地区,发掘出一处由女性主导的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聚落遗址。黄河流域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摇篮。

2025 07 20 广饶县

(山东傅家遗址)

此处傅家遗址得名于当地的一个村庄。据考古学家称,傅家存在于约公元前2750年至公元前2500年 ;遗址占地面积约37万平方米(合91英亩)。

这项今年6月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的新发现,首次从遗传学角度证明,约4,750年前,在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存有此类社会。

牵头此项研究的北京大学生物科学家宁超说,傅家是一个纯粹的母系社会。

宁超说,该研究提醒人们,长期被视为常态的社会结构,其实是会不断演变的。

与中国境内的许多考古遗址一样,傅家遗址是在中国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的大潮中被发现的。当时当地政府正在该地点周围修建高速公路和住宅区。

在始于1980年代、持续数十年的“抢救性发掘”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古代居住区、陶器和墓地。

2025 07 20 样本

(对骨骼样本的DNA分析显示,北侧墓地(上图)中埋葬的所有人都是同一位女性的后裔,而南侧墓地(下图)中埋葬的人则属于另一个母系血统。)

研究人员近期分析了两个墓地中60例个体骨骼样本的DNA,发现北侧墓地中埋葬的所有人都是同一位女性的后裔,在约250年的时间跨度里延续了约10代人。而南侧墓地中埋葬的人则属于另一个母系血统。

尽管这两个氏族源自不同的女性祖先,但他们共同生活,甚至通婚。

相关女性后代是通过相同的线粒体DNA得以确认的;线粒体DNA只通过母亲遗传。而追踪父系血统的Y染色体则显示出非常大的多样性,表明存在多种父系血统。

研究人员称,这表明这些女性留在自己的氏族内,而男性常常通过结婚进入女方氏族,这与现代社会女性嫁入男方家庭的传统截然不同。

研究显示,附近的五村遗址也展现出与傅家遗址相似的特征,这表明傅家代表了一种更广泛的地域模式,而非独特或孤立的案例。

其他古代母系社会也曾被发现,包括一千多年前存在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查科峡谷(Chaco Canyon)聚落群。

如今,母系社会依然存在。

例如,生活在中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麓的摩梭人是一个小规模的少数民族,该民族的女性拥有并继承财产。孩子们由母方家庭抚养,随母姓,并在母家长大。

还有印度尼西亚的米南佳保族,人口约700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母系社会。

(转自 华尔街日报)

# # # # #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请点击: 主页 ( https://wechineseus.com ) 浏览本网站更多的新闻和内容(https://wechineseus.com) (https://wechineseus.com)

请关注本网站在X (推特)的账户: https://twitter.com/wechineseinus (https://twitter.com/wechinesei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