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穎而出的史博元 Kyle Tianshi
(劉麗容)
京都賞(Kyoto Prize)是由稻盛和夫基金會(The Inamori Foundation)每年頒發的國際獎項,係由京都瓷(Kyocera)公司創辦人稻盛和夫(Kazuo Inamori)於1984年建立,旨在表彰在科學技術文化和人類進步方面做出重大貢獻的個人,分為三個類別:先進技術,基礎科學和藝術與哲學。而成立於 2004 年的京都研討會組織(Kyoto Symposium Organization,縮寫KSO)專門負責組織和管理聖地牙哥京都獎研討會(Kyoto Prize Symposium,簡稱KPS)項目,致力於學術交流、加強文化理解並推廣稻盛和夫基金會在北美的京都賞。而「京都」獎學金計畫也就成為了京都研討會組織與京都獎中重要項目之一,係為聖地牙哥和蒂華納的高中生提供獎學金計劃,協助他們追求學術研究的夢想及報負,會在每年的三月於聖地牙哥接待最新京都獎得主時也會同時公布該獎獲獎名單。過去多年得獎的學生們也有一些華裔。而2024年聖地牙哥區四位得獎人中之一的華裔學生——史博元(Kyle Tianshi)引起我相當大的注意。
史博元(Kyle Tianshi)出生於2006年,父母親為第一代華人新移民,有一個姊姊在斯坦福大學念書。他從小在藝術和寫作方面表现出特别的才能。10歲那年暑假,他完成了第一本三萬字的科幻小說,這樣的熱情和專注力讓父母親訝異但也尊重並也支持他。從10歲到15歲,他每年暑假寫一本小說,一連發行了五本科幻小說,十幾萬字,並於亞馬遜販售。2018年,華人新一代就曾經對他進行過報導,以「華人新一代」可期的小作家為標題。
高中時期,史博元繼續創作短片故事、小說、詩歌和新聞報導,在多個雜誌報紙發表,獲得Scholastic寫作比賽全國金獎,2024年成為最負盛名的National Young Art 的獲獎者。史博元是個电影迷,不僅看過上百部電影,還自拍自導過一部短紀錄片《Rinna》,講訴他的鋼琴老師,一位烏克蘭移民,用音樂來治癒經受戰爭和失去親人的傷痛。影片音樂由史博元自己編曲演奏,這部電影在多個電影節獲獎。
史博元在理工方面,不僅是數學競賽的佼佼者,也學以致用將物理和計算機知識運用到環保科學研究上。出於對於水中塑膠微粒的好好奇心,在自家車庫裡研發出便宜的微塑料檢測儀,他的項目多次在全國比賽得獎,並獲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他在2021年被邀請參與了環保紀錄片《Green SuperHeroes 2030》的電影拍攝,這部電影紀錄了世界各地 10 位年輕的環保人士致力於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故事.
獲獎學金無數的他,除了2024年成為「京都」獎學金計畫在聖地牙哥區四位得獎人中之一的華裔並獲得10,000美元獎學金外。2024年3月也由Coca-Cola Scholars Foundation資助的Coca-Cola Scholar獎學金中,史博元從十萬多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的150名高中生之一,獲得了20,000美元的獎學金。2024年5月遴選為美國「總統學者獎」(US Presidential Scholar),這是從今年370 萬名畢業高中生中的5,700 名候選人中提名出來的161位之一,唯一一位來自來加州聖地牙哥的獲選者。
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方式讓他可以在不同面相上皆脫穎而出,讓他對於其他人充滿著服務熱誠,樂於奉獻自我所學。以下我們將透過在不同世代的史博元及他母親田穎南的雙重視角來更深入了解剖析。
有關「史博元」這名字……
史:
我喜歡這個問題。我的名字是Kyle Tianshi(史博元),我的姓氏與眾不同,因為他是我媽媽的姓氏「Tian」(田)和我爸爸的名字「Shi」(史)的組合,中文發音正好與「天使」相同。我和姐姐分别是「大天使」和「小天使」。我特别喜歡這個很有創意的姓,也體現了男女平等,因為媽媽家的姓和爸爸家的姓能在我們身上得到傳承。
田:
Kyle Tianshi的中文名字是史博元,是從我母親所提出的300多個名字中選出來的。外婆顯然對他的中文名字很重視,計算了生辰八字還有筆劃數字,希望他能傳承到中國的文化。從小他就有很強的觀察力和記憶力,還不會走路時坐在推車裡,他能記得我們小區每家每戶車庫有什麼品牌的車,從車牌知道哪家出門了或是訪客來訪。他不愛說話,無論走到哪裡都要帶筆和本子,隨時把他看到的東西畫下來。喜歡畫密密麻麻的地圖,三維建築樓房,複雜的遊戲,和報紙。上學後,也不愛參加學後班或是夏令營,喜歡一個人很安靜的在家裡讀書和畫畫,常常一整天不出門。正是因為他有大把時間讀書,年紀小小的他就很會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有關我們的家人……
史:
我從小居住在聖地牙哥,一到三年級就讀Deer Canyon Elementary School,四年級之後就去The Cambride School 讀到高中畢業。
我的父母是三十年前移民到美國,在那個時代中只有少數亞州人移民到美國,媽媽說她獨自來美國讀研究生時一個人也不認識,這是非常需要勇氣的。他們都熱愛生活,熱愛工作,也很辛勤努力,周末也熱心於社區服務,尤其是我的母親,經常參加各類活動,她做了很多年的機器人教練,教過我們學校的數學競賽,在新冠期間,積極組織為醫療人員用3D列印出口罩,還帶著我們組織了停止「亞洲仇恨」的抗議活動,為社區服務挺身而出,她也為幾個非福利公司董事會服務;我的父親是我認識中的人之中最聰明的人之一——可能是個天才!他極其熱愛科學,會做很難的奧數題,我還記得他教我小時候做除法,還喜歡考我奧數和物理。當我打高爾夫球時,他也是我的球童!我父母一直支持我的興趣愛好,並鼓勵我獨立思考。
我姐姐是斯坦福三年級的學生,她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和榜樣。我們無話不談,相互支持,我很幸運也能去斯坦福跟姐姐成為校友。
田:
我的中文名字是田穎南,我在中國湖北出生,爸爸媽媽是材料工程師。我很幸運在一個非常溫暖和充滿愛心的家庭長大。我父母對我的教育很重視,他們工作時去過英國美國出差,說起國外的教育條件好,所以我大學畢業後自己申請了美國的研究生,獲得喬治亞理工學院(Geo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全額獎學金來亞特蘭大讀書,畢業後搬到聖地牙哥工作,來美國快三十年了。
有關博元……如果可以邀請任10位人士共進晚餐會是誰……
史:
我會邀請Christopher Nolan,他是我最喜歡的電影導演,拍攝了我最喜歡的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奧本海默》(Oppenheimer) ;第二位是Hans Zimmer,他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作曲家,創作了《功夫熊貓》(Kung Fu Panda)、這些都是非常好的作品;第三位是Cathy Park Hong她是一位亞裔美國詩人,撰寫一些內心感受的書籍 ;第四位是法蒂瑪.法爾興.米爾扎(Fatima Farheen Mirza)寫了《A Place for Us》,這也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描述一個在美國逐漸分崩離析的印度穆斯林家庭的各種經歷,裡面有著一些優美的文句與描述;第五位是楊紫瓊(Michelle Yeoh)是許多亞裔美國人的偶像,《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一直以來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我認為她有著非常鼓舞人心的能力,有時候她會讓我想起我母親;第六位是泰勒.艾莉森.斯威夫特(Taylor Alison Swift)我非常想見到她,她非常會激勵著其他人,也很友善跟體貼,並沒有在名氣之中迷失方向;第七位是郎朗(Lang Lang),他是我最早聽過的鋼琴家之一,我母親非常喜歡他,幾個月前我才看過他的表演非常的棒;第八位是Thomas Keller他是一位主廚,他開了幾家米其林餐廳,雖然我對整個精緻餐飲概念不太熟悉,但我想了解他是如何透過食物來講述出一個故事及如何將食物與藝術做結合;第九位珍.古德(Jane Goodall)她是一位環境保護員、研究員,相當振奮人心,我希望能成為像她一樣為環保有所貢獻;第十位是我的母親,她是如此會激勵人心的一個人,感謝她讓我能知曉如此多鼓舞人心的人。
初乍來美的第一代……
田:
我來美唸書,所以語言是我第一個遇到的障礙,當我在喬治亞理工學院第一學季,教授要求我們每天讀三章節的課文內容,這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任務之一,因為我在來美前根本沒有念過這麼多科學相關的書籍。而後,在工作中。學習如何有效的溝通及後來成為管理者及如何帶領團隊工作,對我來說更具挑戰性。
事實上,我花了很多時間在重新建構我在異地他鄉的自我認同,並接受這個地方將成為我以後所有生活的重心。如何於在兩種文化之間取得平衡,涉及到理解、尊重和融合的因素。對於我們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來說,這都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旅程。我認為,擁抱兩種文化並找到共同點是第一步。培養強烈的個人認同感和適應能力也很重要。
認同和提倡中華文化,有助於新一代保持強烈的認同感和對於文化遺產上的自豪感。在家裡建立鼓勵和開放的溝通管道,讓孩子們可以輕鬆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而不會经常被評價和批評。我們第一代移民在成長過程中並沒有被賦予太多的機會去選擇我們的興趣、嗜好和職業。而新一代有很好的機會可以去追求他們真正喜歡的事物。因此,我們要秉持開放態度並支持他們的選擇。
在美落地深根的第二代……
史:
我為自己身為亞裔美國人感到非常自豪,我們第二代移民不僅要傳承和弘揚中國文化,還要積極参與並融入美國社會,推動多元文化的融合與發展,維護平等和公正。我看到越來越多的亞裔人士從事公共服務和政治工作,我希望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我們的父母來自哪裡和第一代移民移居異國的艱辛。
我認為我的社會責任是多方面的。比如說我需要在環保保護上做出貢獻,確保我們的地球能夠持續發展。我覺得有義務通過慈善和公益活動幫助有需要的人。此外,我也希望通過分享知識和經驗,來促進教育跟個人成長。我認為某些有優勢和特權的人,有責任用他們所擁有的事物去做把事情做好。我也希望那些比我不幸的人,能因為我分享這些後而使他們更有機會。
有關博元……關於2023年京都獎最觸動我心的得獎者是……
史:
我們可以在雜貨店裡買到充滿「同情心」的物品,就像弔唁卡、花束、巧克力盒的東西。然而「同理心」卻很難找到。但我們可以透過藝術——文學、電影、音樂——透過至些媒介可以讓我們培養出「同理心」。
納里尼.馬拉尼(Nalini Malani)透過創作有關社會不公、家庭暴力和宗教衝突的實驗藝術( experimental art )來培養同理心,這讓我深受啟發。 她的作品常受到1947年印度分治( Partition of India )期間家人流離失所以及分治對整個國家的影響。例如,在《Lohar Chawl 的象形文字》(Hieroglyphs of Lohar Chawl)中,馬拉尼再現了她在孟買街上觀察到的數十名貧困勞工的表情和姿勢。
我的父母也經歷過中國歷史上類似的動盪時期。當他們告訴我移民美國的艱辛時,我覺得他們的故事必須被記錄下來。本著馬拉尼的精神,我用藝術來傳達我們容易忽略的聲音,因此我寫了一則短篇故事集,内容關於只為了尋找走失的兒子必須四處流浪的母親、面對死亡恐懼只能噤聲無語的學生,以及面對婚姻疑心重重的完美假面夫妻。
馬拉尼的藝術作品往往充滿幻想,取材自古代神話,但這並不影響作品的真實感和關聯性。我喜歡馬拉尼利用美狄亞(古希臘語:Μήδεια,拉丁語:Medea),及印度教中傳統神話人物悉多(梵語:Sītā)故事來描繪許多現代印度女性的經歷。在《卡珊德拉》(Cassandra)中,一位特洛伊公主看到了她的城市被毀滅的幻象,就是暗喻氣候變化。
通常情況下,當我們透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個論點時,我們最容易接受它——就像馬拉尼多彩世界的藝術下讓我們對於習以為常的問題有了新的體會。因此我開始透過創作奇幻小說來創造自己的世界,我也從馬拉尼熟悉的神話人物中取得靈感;諸神和女神在我早期的作品中經常出現。而在我的第五部作品《Eventide》中,透過一個想像中的世界來解決社會兩極化的問題,這個世界裡有兩個截然相反的政府,他們必須共同努力阻止更大的邪惡。
馬拉尼最重要的一些作品是她的電影和錄影裝置,拍攝如印巴分治(Partition of India)和古吉拉特騷亂(2002 Gujarat riots)政治動盪事件。我導演了自己的紀錄片《Rinna | Reel Voices 202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uRUcyknPbE,講述了我的烏克蘭鋼琴老師林娜女士和烏克蘭的戰爭。如同音樂在馬拉尼的「多元化中的統一」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一樣,我知道我想透過影片的配樂來講述一個故事。因此,我從拉赫瑪尼諾夫(Rachmaninoff)的思鄉惆悵中汲取靈感,紀錄片裡一開始的懷舊主題轉變為悲劇,最後轉折變為希望。
世界上需要更多像馬拉尼這樣的人,他們畢生致力於創作令我們深切關注的藝術作品。因為在一個可以透過商店購買「同情心」的世界裡,我們需要透過藝術力量培養轉化成「同理心」,來彌合我們之間的鴻溝。
以下為史博元所撰寫的一篇得獎短篇小說節錄片段,內容是關於移民兒童和她單親母親。
《他們說》(They say)
「你的頭髮被蕾絲髮飾品拉緊著,被編織成兩條筆直的麻花辮子;它們垂放在那毫無生氣的瀏海之中。與其他三年級學生相比,你的皮膚顯得枯瘦、不太尋常,而且身材矮小。因為八月下旬的陣風刺骨,你的嘴唇失去了原本該有的色彩。而你所擔心的——老師要求你在課堂上大聲發言——這件事情還是發生了,你的臉頰變得比過去幾週更加慘紅,你在幾十個英文單詞中尋找任何一個可以類似回應的話語,但唯一在普通話和英文之間互通的卻只有更大地笑聲,而它真真切切指向著你的是——嘲笑。」
(They call you the other when you first arrive. Your hair is pulled taut into two wire-straight braids in the back by ornamental lace; it hangs in languid bangs at the front. Your skin is gaunt, unaccustomed, and you are short, compared to the other third graders. Your lips are perpetually drained of their usual hue by biting gusts of late August draft and the fear that the teacher will ask you to speak aloud in class, and when that finally happens your cheeks color scarlet for the first time in weeks as you search, incoherently, among the few dozen American words you know for any semblance of a response. The only thing that translates between Mandarin and English is laughter. It’s directed at you all the time, jeeringly.)
(全文連結:https://www.artandwriting.org/gallery/641634)
有關博元……我想對世界產生正面影響並且解決問題……
史:
我從小就怕黑,在丟垃圾的時候,我深信在巷子裡的花園鏟是個食屍鬼。進入潮濕陰暗的車庫時,我會把粉紅色的 Hello Kitty 手電筒對準陰暗處。我從來沒有發現過任何一隻怪物——在那裡——存在的只有一團團普通光線下看不見卻在那不停旋舞的塵粒罷了!
怪物並不那麼尋常可見的。我的父母從小就沒有乾淨的飲用水,所以他們從來不讓我喝水龍頭裡的水。在進一步了解飲用水中的污染物時,我看到了一份新發表的研究報告,其中發現無數的水庫和水龍頭都充斥著微小的、幾乎看不見的塑膠微粒。對家庭的影響甚是如此,更何況那些無法獲得乾淨水源的家庭,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喝到了塑膠微粒呢?普遍檢測方法,如僅在實驗室所使用的FTIR 光譜儀檢測方法,其價格超過 1 萬美元。
因此,我決定自己製作一個裝置。在第一次的實驗中,我將顯微鏡對準家中的自來水做為樣本,以垂直角度射入雷射光。突然間,數以千計的綠色針尖出現了,那都是一樣樣地看不見的污染物。
接著,我在我超酷的車庫裡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對我的發明進行改造。這個正在申請專利的設備成品僅售 60 美元,能檢測出小至 50 奈米的塑膠——比人的頭髮絲還要小 1000 倍。我參加了國際比賽,如再生元國際環境論壇(Regeneron ISEF),並在TEDx進行演講發。而人們最常問的就是:「但我們能做什麼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與他人共同創辦了清水創新組織「Clearwater Innovation」,該組織不僅關注微塑膠和全球水資源危機,同時尋找解決發案。我們的環境政策期刊吸引了 84 個國家的 5000 名讀者。2023年我曾經撰寫過一篇關於「加州參議院第 1422 號法案——世界上第一個關於塑膠微粒的立法」的社論:內容是透過一個被丟棄的外賣塑膠袋的「一生」,當它漫無目的地漂浮在全國各地時,也悄悄地留下了塑膠微塑料的足跡。讀完這篇文章後,當地學生阿麗莎告訴我,她非常在意這個塑膠袋。她問道:「會有後續發展嗎?」
與無數像阿麗莎這樣的學生交談後,我了解到許多人都面臨著「看不見」的環境問題。他們所在的學校缺乏科學科目上資金和科學研究的導師。身為地區科學展學生領導委員會主席和非營利性STEM教育組織「我們的影響」(We Impact)的共同創辦人,我發起了「師生計劃」(mentorship programs),將積極進取的低收入學生與經驗豐富的高中研究員聯繫起來。泰勒(Tyler)就是我的導師之一,當我們獲得一等獎時,他激動得尖叫起來,然後全力奔向舞台。
時至今日,我仍會在倒垃圾時隨身攜帶手電筒。看著灰塵顆粒毫無目標地從我手上的手電筒光束中飄過,我不禁想到,怪物往往是難以看見的。我們需要照亮塑膠微粒、氣候變遷和結構性不平等等問題,找到走出黑暗的道路。
不同世代之間的互相學習……
田:
在博元身上我學到最重要的是如何接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的重要性。博元非常內向,而我則比較外向。最初,在他小時候的時候很難理解他寧可擁有自我的安靜時間更勝於和朋友出去玩。後來,我慢慢地轉換成欣賞並尊重他的本質,意識到每個人每種性格類型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與許多孩子不同,他暑假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裡寫作,而不是去夏令營。他內向的性格使他能夠深思熟慮、反思和專注事情上。他能以冷靜和審慎的角度看待各種情況,這反而平衡了我更外向和自發的態度。我也學會了成為一個更細心的傾聽者。個性內向的孩子可能不如外向的孩子那樣公開地或頻繁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透過成為更細心的傾聽者,父母可以更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包括他們的興趣、恐懼和自我期許。
史:
我的母親和姊姊是我學習的榜樣。我在我姊姊身上看到她的善良和愛心,她總是關心其他人,把其他人的需要擺在最前面,我絕對要向她學習,思考如何讓自己為人更加的謙和,這些都是我在她身上看到的。
接著是我的母親,她個性外相是天生的領導者,無論我母親走進到哪一個場合裡,你一定會注意到她,非常喜歡交朋友,主動跟不同的人互動,並且總是樂觀開朗。而我從小天生内向,喜歡獨處,我從她那裏學會多跟人交往及積極參加社會活動。
有關博元…… 我的未來……正在進行中……
史:
世界上很多問題的解決方案需要科學與政策的結合。我們需要受過修辭訓練的科學家,能夠參與科學問題公共討論的人。通過我自己研發微塑料檢測設備的歷程,讓我意識到變革必須透過大家共同合作努力才能完成的。在科學會議上,我了解到很多研究成果往往無法轉化成為實際社會有影響的成果。政策有時與科學見解卻是背道而馳的。我感興趣的一個方向是如何將「修辭學」(rhetoric)和科學更好的結合,從而可以將複雜的問題用簡單的方式傳達給大眾。我在《2030年的綠色超級英雄》(Green Superheroes 2030)環保紀錄片拍攝時,在鏡頭前解釋我的研究時,必須考慮到如何讓我的觀眾能很好的理解我的研究成果。在全國巡迴的公共論壇辯論中,我也遇到類似的問題:如何將幾年的研究濃縮成四分鐘的演講?
我秋季去讀斯坦福大學,雖然我還沒選擇我的專業,我希望可以去探索跨學科領域方面,因為它位於矽谷,那裡是許多科技的重鎮。對於數學、經濟、藝術跟電腦的结合方面我也想當有興趣,我採開放態度不設限來選擇我的專業。對於地球系統科學及環境科學也是相當感興趣,在高中的時候我一直參與過環境研究及倡導活動。我還打算繼續學習寫作和音樂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