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好?還是中國好?“是移民美國的中國人與國內的親友熟人相會必談的議題。自然是眾說紛紜,各說各話。我同意中國著名作家葉永烈在美國所言。他訪問美國時,美國朋友問他:“你說中國好還是美國好?”他回答說:“中國有中國的好處,但也有缺陷;美國有美國的長處,但也有不足。這叫'美中不足' 。”說得好!說得切合實際。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國情也一樣。因此,國與國之間也應該互相學習,多栽花少種刺,取長補短,發展完善自己。筆者依親移民美國20多年,想在這裡聊聊親身體會到的“值得中國人學習的美國精神。” 

其一,獨立精神。 

獨立,是滲透在美國國家精神中的東西,同樣滲透在美國人的骨子裡。整個民族的一言一行始終在踐行獨立,拴釋獨立,崇尚獨立。所以美國人從小就有比較強的獨立意識,著重培養獨立精神和獨立能力。其根基是美國最初在不毛之地建立國家,建立國家的一群人正是反叛和獨立的代表,代代相傳,形成了美國的“獨立精神”。中國孩子缺少的恰恰就是獨立意識·獨立能力,歸根結底是缺乏獨立精神。 

建國祇有200多年的美國,成為世界發明創造最多的國家,與國人自小就注重獨立精神的培養不無關係。他們想出了什麼新點子很少受到外界干擾而作罷,各界精英由此脫穎而出。 

獨立自主成就輝煌。國是這樣,單位是這樣,家是這樣,個人也是這樣! 

從上述可見,擯棄其獨立精神中不為我們中國文化所接受和包容的部分,仍然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學習。 

其二,自由精神。 

如“言論自由”,人民可以批評政府和總統。二戰期間,美國為俄國培訓飛行員,俄國戰士問他的教練:”你們的政府那麼好,為甚麽媒體和民眾天天都在罵政府批總統?“教練回答說:”這正是我們政府好的根源。媒體批評,在野黨挑毛病,老百姓監督都是為了政府·總統好。大家越是挑毛病,執政黨和總統就越想把國事辦好。這是互利的好事。 

再像“戶籍制度”的遷徙自由,並沒有“天下大亂”,社會秩序仍然井然有條。擇業自由,更是發揮人民才能的重要途徑。一個生氣勃勃的社會,它的製度的基本原理,就是鼓勵一切個體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探索。社會的優劣,一個重要標誌就是:人民能否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美國人民可以自由選擇職業就能做到的。 

當然,也要擯棄那些“極端自由”,如擁槍導致槍禍氾濫等。 

其三,奮鬥精神。 

美國的年輕人大多數都會自然而然地認為,每個人的生活,是由自己開創的,父輩的優越條件是他們奮鬥得來的,自己的生活也需要自己去奮鬥和創造。少有像中國的“富二代” “官二代”·“高富帥”等,依靠父輩的權利和金錢得到優越的生活。 

有了這樣的意識,美國青年在學業之後,要么自己創業,要么自己鑽研某個領域,都是在用積極的奮鬥去開創自己的人生,而不會抱怨環境太差,更不會從別人身上尋找自己可以不努力的藉口和理由。中國青年人應該學習這種奮鬥精神,做成做不成都要努力去做,環境雖然可能很複雜,但要學著適應環境甚至改變環境,主觀和客觀條件都要為個人奮鬥服務,這種意識支配著人生更容易獲得成功。 

其四,富而善的精神。 

美國很多有錢人都是通過早期的奮鬥和努力創造了某些金錢帝國,他們有了錢之後,最終也會樂於行善,奉獻於社會,而不把所有財富留給自己的子女,因為他們知道財富更容易毀掉後代。多次傲居世界第一或第二富豪的比爾蓋茲和股神巴菲特,都早就承諾要捐出上千億財產的85%和99%。很多商業大亨都會拿出大量的金錢做慈善,回饋社會和幫助窮苦的人們。有位企業家說:“一個企業家說:”一個企業家的最高境界是慈善家,企業家最快樂的事是饋贈社會。 “ 

美國人的慈善精神絕不只限於富豪,普通民眾做慈善事業也非常熱心。統計資料表明,美國一年千餘億美元捐款,有70%來自普通人。 

其五,公平精神和不仇富的心態。 

任何社會都存在特權,美國當然也不例外,但是環境相對公平一些。個人的奮鬥和努力以及獨立精神,要想真正開創出事業來,還需要相對公平創業和競爭環境。無論貧富,無論貴賤,既然同在一條線上競爭,最好面臨的是公平客觀條件。在公平的環境中努力奮鬥創業致富,是令人羨慕的事,仇富心態難有市場。一個人成長環境中缺少了公平競爭的磨勵,銳意進取的精神也會逐漸退化。俗話常說中國人“富不過三代”,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