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淺談中美文化交往

张泰然

中美兩國雖然遠隔重洋,歷史文化背景不同,中華文化始於華夏時期,而美國文化屬於現代西方文化,被稱為文化熔爐。但中美兩國的文化交往也源遠流長。

1784年,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首航廣州,啟開了兩國文化往來。1901年,美國小說《黑奴籲天錄》(即《湯姆叔叔的小屋》)首部由中國人翻譯的中文譯本問世。今天,德萊賽、海明威、福克納等美國作家的作品在中國各地書店都可以看到。1996年我首次來美國,就有朋友贈送了上下兩冊的《今日美國叢書》《人在美國看美國》(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而美國學者也對《紅樓夢》《西遊記》《金瓶梅》等大量中國文化典籍進行評介和研究。很多現代文學作品也翻譯在美國出版發行。

雖然過去中美交流確實曾出現過不均衡和不對等時期,造成美國人對中國文化認知遠不及中國人對美國文化的了解,但是隨著中美文化交流的開拓和深入,這種情況正在迅速改善,中國文化如今被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所了解、接受和喜愛。

世界文化之苑百花爭艷,氣象萬千。中美文化交流既要廣收博採、包容萬物,又要保持自己鮮明的個性和獨立的品格,唯此才能取長補短、相得益彰,更好地促進世界文化多樣化發展,為兩國關係長久發展提供人文層面的新思想、新契機。

近年來,中國公益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在這方面,美國具有許多成熟的做法和經驗。中美兩國開展文化交流合作的互補性強,空間和潛力巨大。兩國文界交流積極性也很高。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中美兩國人民渴望通過交往增進互相了解,這對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至關重要。近年來,在中美文化交流高層協商機制帶動下,兩國文化交流合作日益活躍,在增進兩國人民互相了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家、中國問題專家喬納森·斯賓塞說,不同國家選擇不同方式看待中國,是由他們的不同歷史起點決定的。清朝末年,美國人眼中的中國衰弱、貧困和四分五裂。如今,美國人民已經強烈感受到世界對中國的尊重和認可。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接受普世價值觀,各項事業迅猛發展,緊隨世界強國美國之後,成為世界第二強。

在美國多年,筆者感到中美文化差異教育最不同:中國注重知識傳承的應試教育,而美國注重對個人創造力和個人創造思維的培養。讓學生自由發展、自由創作。所以美國人的創造發明最多,獲得諾貝爾獎最多,億萬富豪也最多。這是中美文化交流值得特別重視的方面,中國教育應該借鑒美國教育先進的一面,加快教育改革,培養各類人才,跟上世界發展潮流。

近年來,中美文化交流,保持官民結合、多路並進的良好勢頭,將中美文化交流與合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層面。兩國各級政府文化領域機制性合作日趨完善,各級政府、文化機構、企業間已簽署20多項文化合作協定及諒解備忘錄,兩國文化機構已分別在對方國家舉辦數百場介紹本國優秀文化藝術的交流活動。

在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框架下,中美兩國將陸續推出文化名人及藝術大師講座、視覺藝術展示、表演藝術交流、民俗文化傳統展示等活動。中美兩國文化市場將湧現出大量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和產品,成為中美文化交流合作的新力量。譬如,百多年前,中國著名京劇男旦梅蘭芳來美國表演,引起轟動;今又有著名男旦李玉剛來美國演出歌舞劇《昭君出塞》,同樣大受歡迎,並榮登《華人》雜誌封面。

中美兩國在教育、科技、體育等領域合作良好,在經濟、金融領域接觸深入,都為中美加強文化交流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兼容相知,潤物無聲。文化交流作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定將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更可貴的是文化交流常常可以不受政治的影響,一些政客無事找事地挑矛盾,打“嘴仗”,文化層面的人可以不參與,不理會,我做我的文化交流。幾百年來,中美文化交流從小溪變大河,那個政治“大人物”也沒能阻礙得了就是例證。我信先賢所言: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文化交往由民主宰。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