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传媒 2025年9月1日】根据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血管老化约五年,女性的老化最为明显。

这项研究由法国巴黎城市大学的罗莎·玛丽亚·布鲁诺教授领导。她解释说:“自疫情爆发以来,我们了解到许多新冠患者留下的症状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然而,我们仍在研究导致这些症状的身体机制。”

“我们知道新冠会直接影响血管。”我们认为这可能会导致所谓的血管早衰,这意味着你的血管比你的实际年龄更老,你更容易患心脏病。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尽早识别哪些人有患病风险,以预防心脏病发作和中风。

研究开展方式

这项研究随访了来自16个国家(奥地利、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塞浦路斯、法国、希腊、意大利、墨西哥、挪威、土耳其、英国和美国)的2390名参与者,招募时间在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之间。参与者被分为以下几组:从未感染过新冠的患者、近期感染但未住院的患者、入住普通病房的患者以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

为了测量血管老化,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设备来追踪血压波在颈部颈动脉和腿部股动脉之间传播的速度。这种测量值被称为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 (PWV),它指示血管僵硬程度。PWV越高,动脉僵硬程度越强,因此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血管老化程度也越高。每位参与者在感染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接受了一次测试。

研究人员使用一种设备来评估每个人的血管年龄,该设备可以测量血压波在颈部颈动脉和腿部股动脉之间传播的速度。动脉在颈动脉(颈部)和股动脉(腿部)之间流动,这一指标称为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 (PWV)。该测量值越高,血管越僵硬,人的血管年龄就越大。研究人员分别在感染新冠六个月后和12个月后进行了测量。

此外,还收集了人口统计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心血管风险因素。

研究发现

在考虑了这些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所有三组感染过新冠的患者(包括轻度新冠患者)的动脉僵硬程度都高于未感染者。这种影响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大,在经历了长期新冠持续症状(例如呼吸急促和疲劳)的人群中也更明显。

轻度新冠女性患者的PWV平均增加量为每秒0.55米,住院的新冠女性患者增加量为每秒0.60米,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女性患者增加量为每秒1.09米。护理。研究人员表示,

心率每秒增加约0.5米具有“临床相关性”,对于60岁的女性来说,相当于衰老约5岁,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3%。

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的动脉硬化程度通常低于未接种疫苗的人。从长远来看,与新冠感染相关的血管老化似乎趋于稳定或略有改善。

新冠病毒为何会损害血管

Bruno教授表示:“对于Covid对血管的影响,有几种可能的解释。Covid-19病毒作用于体内特定的受体,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受体,这些受体存在于血管内壁。病毒利用这些受体进入并感染细胞。这可能导致血管功能障碍和加速血管老化。我们身体的炎症和免疫反应,用于抵抗感染,也可能与此有关。”

“造成男女之间差异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免疫系统功能的差异。女性的免疫反应更迅速、更强劲,这可以保护她们免受感染。然而,这种免疫反应在初次感染后也会加剧血管损伤。”

应对加速血管老化

“血管老化很容易测量,并且可以通过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来应对,例如改变生活方式、服用降血压和降胆固醇药物。对于血管老化加速的人来说,尽一切可能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至关重要。”

Bruno 教授和她的同事将在未来几年继续跟踪这些参与者,以确定他们发现的加速血管老化是否会导致未来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增加。

(详见《欧洲心脏杂志》论文

(来源:SciTechDaily)

# # # # #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