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是您專欄的多年讀者。自覺是個很想得開,又開明的人。先生和我,因為家庭和政治因素影響了我們兩的教育,因此沒有上過研究院是我兩一生的遺憾!

 

我們只有一個女兒,從小她很幸福生長在美國。我們盡量培養她受最好的教育,包括學校和家庭雙方面。由於我和先生一直努力成長和學習,所以學會採用中西式兼備方法,學著供給她更寬廣教育視野和空間。

 

她也一直還算聽話,大學攻讀了長春籐名校。她離開家,飛去另一邊東部生活。我們當然第一次都陪著她去了著名大學。不過我們兩主動和她提出,將來在大學結交男友的話,只要志趣相投,不分種族,我們父母都隨便她的選擇,只有黑人是不行。異族通婚已是大勢所趨,由不得我們。您可以想像,我們可以如此開通,已經很努力了。

 

她大學時結交了第一個猶太男友,過節時男方曾經帶她回到他父母家中正式介紹。我們也沒有反對他們。大學畢業之後,女兒又接著申請到全美首屈一指的法學院就讀,猶太男友去了另一所研究院,兩人就自然分手。我們也沒有表示什麼,這都可以証明我們這些年來,看了您寫的文章,真得給她自由,也很努力調適。

 

女兒法學院畢業了兩年之後,現在獨自在X大城生活,離我們家得開車兩小時。她很少回家,總說新工作很忙。這次聖誕節回家了兩周,第一個禮拜是單獨回家的。她說下一周會請現任男友來家看我們。

 

她這次和我們生活,表現了更為成熟和懂事,也不像過去那樣動不動就大喊大叫。看來真是會為父母著想,也知道作為移民的父母的確走到今天實屬不易。我在廚房作飯,她也會主動幫忙,甚至有一頓飯菜都是她主動做給我們父母吃。令我們二老十分感動。

 

她邊做邊說著她這位新男友A的背景。A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家中有二個男孩,A是老二,姐姐也是醫生,A是她在法學院最後一年校友活動時認識的。對方是她同校商學院畢業的,現在在金融界工作。她就是為了這位男友故意找到現在這份工作的。我們二老一聽,A的背景比以前那位猶太男友條件都好,當然表露贊同。

 

等到新年時,A果然如期出現在我們家門口時,我們兩這才發現A是個百分之一百的黑人。我們兩的心都要跳出來了!他態度很禮貌,但是一說話,高高個子,黑臉配上白牙,加上厚唇,令我們很不自在。我和先生都覺得女兒太不懂事了。明明我們這麼明理和開通,只有一個底限,而她卻都不願意接受。

 

事後,我們兩和她多次深談。她說她和男友兩人已經同居近一年,是往婚姻方面嚴肅進行。女兒認為我們的家事和學識都不比男家強。就憑種族來瞧不起人的膚色是不對的。她非常堅持,而且說自己處對象考慮很久才做的決定。她不希望父母成為心胸狹窄的長輩。她已經成年,自己也是國家的棟樑,判斷不會差於父母。

 

這兩個月,我和先生為這樁事煩透了!又不能和任何人商量。體重不只減輕,吃不下飯也常失眠。先生更是氣得,常說決定將來遺產不給女兒一文,寧願去做慈善。有天女兒打電話來,先生就直接告訴女兒。女兒根本不吃這套,說你們自己賺的錢,隨便怎麼用都好,說父母總算有些美國化,想到捐慈善,可以取之社會又用之社會。怎麼辦?看樣子,我們的後代都會是黑人了,將來被親友發現,該怎麼解釋?

 

答:有關兒女異族通婚的問題是我常常收到的來信。但是你們這封信很特別,父母認為已經很開通了,只有一個底限,而長大的兒女偏偏就往那個底限挑戰。就像過去二戰之後,華人父母深受日軍在中國殺戳之害。很多華人父母極端反對兒女和日本人通婚。偏偏長大的兒女還是遇到世仇,和日本人結合。

 

我有個女性文友是東北人,長大留學日本。結果就嫁了一個日本人。她告訴我,決定結婚時是和自己父母爭多久,掉了多少眼淚才獲得的自由。現在結婚了二十多年,她說自己的日本先生真是一個好人,好父親,好丈夫。有次兩人小事爭執,她非常生氣,不肯和先生妥協,故意不理日本先生。這位先生最後只好自己伸高手臂,大叫「打倒日本鬼子!」。把她逗樂了。以後還常用這招,尤其是在東北的岳父母身邊,也會說起日本軍殺過那麼多無辜中國人是錯誤的。

 

兩國經過百年世仇,都能成為親家,解決仇恨。我想最主要的原因依然是他們結合生下的子女。孩子遺傳有父親,又有母親的基因。混血的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久久相處自然產生親情。你們這一代還比較容易開通的。我們上一代的父母就更是困難了。三十年前,在診所曾經看過長輩年紀的夫婦A,他們最小女兒堅持要嫁給同學又是同事的美國黑夫婿。

 

這女兒完全造成家庭革命,離家出走結婚。結果結婚三十多年之後,這對老人一次和我重逢,說起自己的四個女婿,就像聯合國,有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第三代的孫子女都進大學或是已經工作。他們老夫婦說,想不到四個女婿最好的就是那位四女婿,那位黑人。一見面就跟著女兒一起叫爹娘,並且生育了非常優秀的兒女。老夫婦A臨走時,和我說時就說唯一缺憾,他還是擔心這些孫子,儘管優秀,深怕因為膚色深被瞧不起,那多不公和可憐。

 

一般來說,異族婚姻越來越常見。不同的家庭出來,變成一個家庭,需要雙方更多的包容與學習。因為兩人婚姻,是兩個人都感到投緣,相愛才會決定私訂終生。婚姻本身是很複雜又特別,沒有一對是完全一樣的。但是婚姻之後,就不只是兩人的關係,是兩家原生家庭的文化,膚色,宗教,教養方法的融合,相異之處難勉會遇到。就是同文同種的兩家華人結婚也會遇到有衝突的時候。

 

由於世界因為科技,變得更小,異族通婚在過去幾十年大量增加。以往異族通婚是很多文化的禁忌。但是隨著時代,網路普及,縮短了所有的距離。現在全世界各國的流行音樂,藝術,時尚都幾乎同步。社會也就跟著越來越包容和尊重所有的婚配,如同居,不婚,晚婚,或是同性多元婚姻等。

 

根據2010年美國人口統計調查報告指出,全美有超過52萬亞裔女性嫁給白人男性,卻只有21萬亞裔男性娶白人女性(其中又以印度男性居多)。研究離婚率,則是後者亞裔男娶白人女性(4%)離婚率稍高些。基本上亞裔女性和外族結合就是比亞裔男性多很多。

 

在2008 年有關異族通婚有著重要的統計數據。Jennifer L. Bratter和 Rosalind B. King兩位科學家在 Education Information Center特別去用統計數字來比較,異族和同族婚姻在婚後第十年的離婚率。他們發現白人妻子和亞裔先生比白人男女婚姻多59%倍會離婚。亞裔妻子和白人先生比白人男女婚姻的離婚率沒有明顯增加。而白人妻子配上黑人先生離婚率是白人男女彼此婚配的增加兩倍。而黑人妻子和白人先生在第十年後的離婚率,卻比白人男女婚姻反倒減少到44%。

 

身為華人第二代的UC Davis心理學教授Stanley Sue曾做過多年關於異族通婚的研究。他認為亞洲傳統家庭常會忽略教育男孩,一些生活方面的平常禮節,諸如幫女性撐傘,打開車門,禮讓女性先進電梯等。這些卻是西方社會相當重視的一般禮儀部份,因此亞裔男性普遍會被誤導他們不夠體貼。

 

同時也因這樣的傳統教育,男生常給人嚴肅,內向,拘謹及被動等形象。亞裔家庭耳提面命孩子自小不要兒子巧言令色,學會內斂,和西方教育得把握機會的教育是大相逕庭,這也使得亞裔男比較不易得到西方女性的青睞。

 

你們千萬不要以為你們是唯一的父母遇到的異族結婚的煩惱。千萬的華人父母在外移民都更可能會有兒女嫁娶外族。華人和印度人結合的可能性很高,因為兩大族群都是亞裔,都重視教育,他們而生育的混血子女,都將和你女兒未來子女酷似。你們現在雖然依然面對突然變化,無法立即接受,但下面幾點請仔細考慮:

  • 第一代移民和異族結合,和第二代移民異族結合(如妳女兒)是不一樣的。後者基本上想法已和主流十分類似。他們的確擁有想法較同的結合。
  • 你們的女兒和這位黑男友看樣子感情成熟,這才告訴你們父母,心意已定。現在的父母,和已長大的兒女如持不同意見。將永遠是兒女會堅持自己的想法繼續下去,父母只能妥協。
  • 你可以用剛剛文章中提到的統計數據,和黑人先生婚配可能比較易離婚。但是父母不管贊成與否,兒女只要橫下心,還是會堅持己見。
  • 基於愛護女兒勝過一切,你們應永遠支持著她,這才是了不起的父母,也是站得住,經得起時空考驗的偉大父母。
  • 但是在支持之外,還是會告訴兒女。歧視是人類的惡劣天性。將來面對褐色的混血兒女,只有靠實力,每個人成長時多少都會承受霸凌,會遇到少數不平待遇。

 

總之,不論自己兒女和任何其他膚色的結合是越來越多的全世界現象。婚姻和諧,彼此截長補短,異族婚姻和諧的大有人在。教育出來的兒女傑出,又美麗的也很多。混血的下一代地位不同於過去。許多混血模特在任何媒體界都很吃香。報載南韓首爾就有超過六百家整型診所用香港混血模特Angelbaby的照片做為宣傳。台灣的綜藝天王周杰倫的新婚對象也是混血模特昆凌。

 

其實所有父母應該教育,已經讀大學的兒女,有關選擇對象的準則,和他們可以討論,從最基本的是:

  • 婚姻中的擇偶條件是要緊的是他(她)要高尚品德,工作上進。心地善良,厚道,處處表現都是最愛你的。
  • 兩人有些地方是志趣相投的,教育思想是類同的。
  • 彼此之間的價值觀念是否相同。對方會尊重你來自中國的文化背景和父母家人?你能接受對方的家庭背景嗎?
  • 對於彼此的社交圈子,可以打進去嗎?能夠彼此容忍對方有著不同的朋友?
  • 多學會觀察對方的個性,性格和感情經驗。戀愛時,大家都會表現出甜蜜又體貼。注意他的親近朋友,是否有著結怨的人?過去戀愛為何結束?這些都可以更為了解對方的性格。

 

總之,婚姻關係是每個不同,異族通婚更是不同。華人和異族通婚,第一代和第二代,也很不同的。身為父母的我們,不要只為了外在條件產生厭惡。學會擁有更寬廣的胸襟。更應從小培養兒女具有全方位的成長。然後對兒女的對象要有「愛其所同,敬其所異」的心態。不要一味地反對,破壞了填補不成的親子關係。因為即使兒女未來婚姻不好,即使他們人生遇到挫折,不要他們想不開而做傻事。我們會永遠支持他們,讓他們可以面對未來人生,勇往直前。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