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是您專欄的多年讀者。自覺是個很想得開,又開明的人。先生和我,因為家庭和政治因素影響了我們兩的教育,因此沒有上過研究院是我兩一生的遺憾!

 

我們只有一個女兒,從小她很幸福生長在美國。我們盡量培養她受最好的教育,包括學校和家庭雙方面。由於我和先生一直努力成長和學習,所以學會採用中西式兼備方法,學著供給她更寬廣教育視野和空間。

 

她也一直還算聽話,大學攻讀了長春籐名校。她離開家,飛去另一邊東部生活。我們當然第一次都陪著她去了著名大學。不過我們兩主動和她提出,將來在大學結交男友的話,只要志趣相投,不分種族,我們父母都隨便她的選擇,只有黑人是不行。異族通婚已是大勢所趨,由不得我們。您可以想像,我們可以如此開通,已經很努力了。

 

她大學時結交了第一個猶太男友,過節時男方曾經帶她回到他父母家中正式介紹。我們也沒有反對他們。大學畢業之後,女兒又接著申請到全美首屈一指的法學院就讀,猶太男友去了另一所研究院,兩人就自然分手。我們也沒有表示什麼,這都可以証明我們這些年來,看了您寫的文章,真得給她自由,也很努力調適。

 

女兒法學院畢業了兩年之後,現在獨自在X大城生活,離我們家得開車兩小時。她很少回家,總說新工作很忙。這次聖誕節回家了兩周,第一個禮拜是單獨回家的。她說下一周會請現任男友來家看我們。

 

她這次和我們生活,表現了更為成熟和懂事,也不像過去那樣動不動就大喊大叫。看來真是會為父母著想,也知道作為移民的父母的確走到今天實屬不易。我在廚房作飯,她也會主動幫忙,甚至有一頓飯菜都是她主動做給我們父母吃。令我們二老十分感動。

 

她邊做邊說著她這位新男友A的背景。A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家中有二個男孩,A是老二,姐姐也是醫生,A是她在法學院最後一年校友活動時認識的。對方是她同校商學院畢業的,現在在金融界工作。她就是為了這位男友故意找到現在這份工作的。我們二老一聽,A的背景比以前那位猶太男友條件都好,當然表露贊同。

 

等到新年時,A果然如期出現在我們家門口時,我們兩這才發現A是個百分之一百的黑人。我們兩的心都要跳出來了!他態度很禮貌,但是一說話,高高個子,黑臉配上白牙,加上厚唇,令我們很不自在。我和先生都覺得女兒太不懂事了。明明我們這麼明理和開通,只有一個底限,而她卻都不願意接受。

 

事後,我們兩和她多次深談。她說她和男友兩人已經同居近一年,是往婚姻方面嚴肅進行。女兒認為我們的家事和學識都不比男家強。就憑種族來瞧不起人的膚色是不對的。她非常堅持,而且說自己處對象考慮很久才做的決定。她不希望父母成為心胸狹窄的長輩。她已經成年,自己也是國家的棟樑,判斷不會差於父母。

 

這兩個月,我和先生為這樁事煩透了!又不能和任何人商量。體重不只減輕,吃不下飯也常失眠。先生更是氣得,常說決定將來遺產不給女兒一文,寧願去做慈善。有天女兒打電話來,先生就直接告訴女兒。女兒根本不吃這套,說你們自己賺的錢,隨便怎麼用都好,說父母總算有些美國化,想到捐慈善,可以取之社會又用之社會。怎麼辦?看樣子,我們的後代都會是黑人了,將來被親友發現,該怎麼解釋?

 

答:有關兒女異族通婚的問題是我常常收到的來信。但是你們這封信很特別,父母認為已經很開通了,只有一個底限,而長大的兒女偏偏就往那個底限挑戰。就像過去二戰之後,華人父母深受日軍在中國殺戳之害。很多華人父母極端反對兒女和日本人通婚。偏偏長大的兒女還是遇到世仇,和日本人結合。

 

我有個女性文友是東北人,長大留學日本。結果就嫁了一個日本人。她告訴我,決定結婚時是和自己父母爭多久,掉了多少眼淚才獲得的自由。現在結婚了二十多年,她說自己的日本先生真是一個好人,好父親,好丈夫。有次兩人小事爭執,她非常生氣,不肯和先生妥協,故意不理日本先生。這位先生最後只好自己伸高手臂,大叫「打倒日本鬼子!」。把她逗樂了。以後還常用這招,尤其是在東北的岳父母身邊,也會說起日本軍殺過那麼多無辜中國人是錯誤的。

 

兩國經過百年世仇,都能成為親家,解決仇恨。我想最主要的原因依然是他們結合生下的子女。孩子遺傳有父親,又有母親的基因。混血的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久久相處自然產生親情。你們這一代還比較容易開通的。我們上一代的父母就更是困難了。三十年前,在診所曾經看過長輩年紀的夫婦A,他們最小女兒堅持要嫁給同學又是同事的美國黑夫婿。

 

這女兒完全造成家庭革命,離家出走結婚。結果結婚三十多年之後,這對老人一次和我重逢,說起自己的四個女婿,就像聯合國,有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第三代的孫子女都進大學或是已經工作。他們老夫婦說,想不到四個女婿最好的就是那位四女婿,那位黑人。一見面就跟著女兒一起叫爹娘,並且生育了非常優秀的兒女。老夫婦A臨走時,和我說時就說唯一缺憾,他還是擔心這些孫子,儘管優秀,深怕因為膚色深被瞧不起,那多不公和可憐。

 

一般來說,異族婚姻越來越常見。不同的家庭出來,變成一個家庭,需要雙方更多的包容與學習。因為兩人婚姻,是兩個人都感到投緣,相愛才會決定私訂終生。婚姻本身是很複雜又特別,沒有一對是完全一樣的。但是婚姻之後,就不只是兩人的關係,是兩家原生家庭的文化,膚色,宗教,教養方法的融合,相異之處難勉會遇到。就是同文同種的兩家華人結婚也會遇到有衝突的時候。

 

由於世界因為科技,變得更小,異族通婚在過去幾十年大量增加。以往異族通婚是很多文化的禁忌。但是隨著時代,網路普及,縮短了所有的距離。現在全世界各國的流行音樂,藝術,時尚都幾乎同步。社會也就跟著越來越包容和尊重所有的婚配,如同居,不婚,晚婚,或是同性多元婚姻等。

 

根據2010年美國人口統計調查報告指出,全美有超過52萬亞裔女性嫁給白人男性,卻只有21萬亞裔男性娶白人女性(其中又以印度男性居多)。研究離婚率,則是後者亞裔男娶白人女性(4%)離婚率稍高些。基本上亞裔女性和外族結合就是比亞裔男性多很多。

 

在2008 年有關異族通婚有著重要的統計數據。Jennifer L. Bratter和 Rosalind B. King兩位科學家在 Education Information Center特別去用統計數字來比較,異族和同族婚姻在婚後第十年的離婚率。他們發現白人妻子和亞裔先生比白人男女婚姻多59%倍會離婚。亞裔妻子和白人先生比白人男女婚姻的離婚率沒有明顯增加。而白人妻子配上黑人先生離婚率是白人男女彼此婚配的增加兩倍。而黑人妻子和白人先生在第十年後的離婚率,卻比白人男女婚姻反倒減少到44%。

 

身為華人第二代的UC Davis心理學教授Stanley Sue曾做過多年關於異族通婚的研究。他認為亞洲傳統家庭常會忽略教育男孩,一些生活方面的平常禮節,諸如幫女性撐傘,打開車門,禮讓女性先進電梯等。這些卻是西方社會相當重視的一般禮儀部份,因此亞裔男性普遍會被誤導他們不夠體貼。

 

同時也因這樣的傳統教育,男生常給人嚴肅,內向,拘謹及被動等形象。亞裔家庭耳提面命孩子自小不要兒子巧言令色,學會內斂,和西方教育得把握機會的教育是大相逕庭,這也使得亞裔男比較不易得到西方女性的青睞。

 

你們千萬不要以為你們是唯一的父母遇到的異族結婚的煩惱。千萬的華人父母在外移民都更可能會有兒女嫁娶外族。華人和印度人結合的可能性很高,因為兩大族群都是亞裔,都重視教育,他們而生育的混血子女,都將和你女兒未來子女酷似。你們現在雖然依然面對突然變化,無法立即接受,但下面幾點請仔細考慮:

  • 第一代移民和異族結合,和第二代移民異族結合(如妳女兒)是不一樣的。後者基本上想法已和主流十分類似。他們的確擁有想法較同的結合。
  • 你們的女兒和這位黑男友看樣子感情成熟,這才告訴你們父母,心意已定。現在的父母,和已長大的兒女如持不同意見。將永遠是兒女會堅持自己的想法繼續下去,父母只能妥協。
  • 你可以用剛剛文章中提到的統計數據,和黑人先生婚配可能比較易離婚。但是父母不管贊成與否,兒女只要橫下心,還是會堅持己見。
  • 基於愛護女兒勝過一切,你們應永遠支持著她,這才是了不起的父母,也是站得住,經得起時空考驗的偉大父母。
  • 但是在支持之外,還是會告訴兒女。歧視是人類的惡劣天性。將來面對褐色的混血兒女,只有靠實力,每個人成長時多少都會承受霸凌,會遇到少數不平待遇。

 

總之,不論自己兒女和任何其他膚色的結合是越來越多的全世界現象。婚姻和諧,彼此截長補短,異族婚姻和諧的大有人在。教育出來的兒女傑出,又美麗的也很多。混血的下一代地位不同於過去。許多混血模特在任何媒體界都很吃香。報載南韓首爾就有超過六百家整型診所用香港混血模特Angelbaby的照片做為宣傳。台灣的綜藝天王周杰倫的新婚對象也是混血模特昆凌。

 

其實所有父母應該教育,已經讀大學的兒女,有關選擇對象的準則,和他們可以討論,從最基本的是:

  • 婚姻中的擇偶條件是要緊的是他(她)要高尚品德,工作上進。心地善良,厚道,處處表現都是最愛你的。
  • 兩人有些地方是志趣相投的,教育思想是類同的。
  • 彼此之間的價值觀念是否相同。對方會尊重你來自中國的文化背景和父母家人?你能接受對方的家庭背景嗎?
  • 對於彼此的社交圈子,可以打進去嗎?能夠彼此容忍對方有著不同的朋友?
  • 多學會觀察對方的個性,性格和感情經驗。戀愛時,大家都會表現出甜蜜又體貼。注意他的親近朋友,是否有著結怨的人?過去戀愛為何結束?這些都可以更為了解對方的性格。

 

總之,婚姻關係是每個不同,異族通婚更是不同。華人和異族通婚,第一代和第二代,也很不同的。身為父母的我們,不要只為了外在條件產生厭惡。學會擁有更寬廣的胸襟。更應從小培養兒女具有全方位的成長。然後對兒女的對象要有「愛其所同,敬其所異」的心態。不要一味地反對,破壞了填補不成的親子關係。因為即使兒女未來婚姻不好,即使他們人生遇到挫折,不要他們想不開而做傻事。我們會永遠支持他們,讓他們可以面對未來人生,勇往直前。

 

在这个世界上,爸爸是一个很奇怪的存在。13年前我出生的那天,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护士把我从产房抱出来,爸爸对我说了第一句话:

“我是你爸爸!”

我已经记不清当时是怎么想的,听说,我懒洋洋地睁开一只眼,斜着瞅了瞅身边那位巨大的外星人,一个字儿也没说。

现在想想,刚刚开始世界环游的小我,肯定在心里说:

“哼,你就是我爸爸?看---不---上!!”

听了和爸爸第一次见面的故事,有时我会想:爸爸当时心情怎么样?他也没看上我吗?他嫌我是个女生?我知道,他一直想要个臭小子,没想到妈妈生下个小丫头,不,是一位知性优雅的小公主。

爸爸失望了吗?嫌我长得丑吗?听妈妈说,我刚生下来时脸红红的、皱皱的,像个小老头。不管他是怎么想的,从那一刻起,我就下决心要坑他一辈子,一心一意地成为“坑爹之王”。

最近,我有一个惊天大发现。有一天,我和爸爸有点不开心,听见他小声嘟囔了一句:“她不是我们的女儿”。我顿时目瞪口呆,不是你们的还能是谁的啊?你是我出生后见过的第一个男生,我来到这世界上听你说的第一句话“我是你爸爸”,就这样作废了吗?

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像挤牙膏一样挤出一句:“你是苏北放鸭人家的孩子”。你说什么?我马上想到了曹文轩《草房子》里的那个杜小康,家里破产后,他和爸爸去很远的地方放鸭子。

我知道,爸爸本来想看我笑话,想着我肯定会呜呜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样子。哼!我才不会那么傻呢,可怜兮兮的。恰恰相反,我听了那才叫高兴呢,

怪不得我长得不像爸,尤其是他的啤酒肚,

怪不得我长得也不像妈,尤其她的自然卷发和大眼睛,

怪不得我那么喜欢小鸭子们,原来它们是俺小时候的玩伴啊!

这可难不倒我,我一直就想成立一个“侦探俱乐部”呢。于是,我做了很多侦查工作,像柯南和福尔摩斯一样。

最终,我调查清楚了,我根本就不是什么苏北放鸭人家的孩子,就是爸爸妈妈亲生的。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我遗传了爸爸的善良、诚实,努力、用心和朴实。

我要声明:

“我是你爸爸”,是正确的!!

不管他有些时候脾气多么大,不管他调皮时还会“气”我和妈妈,不管他有没有啤酒肚,他都是我的爸爸,我会永远爱他。

现在,我要悄悄地告诉你,我人生中第一眼看到爸爸时的真实思想,其实不是:

“哼,你就是我的爸爸?看—不—上!!”

而是:

“我是你女儿!!!”

大家们,请你仔细分辨一下,我和爸爸像吗?

 

媽媽走了,我痛不欲生,但我相信世界上還有一位比我更難過的人,那就是我的繼父。聽著微信裡繼父泣不成聲的留言,我心疼的想:在有生之年送走兩個心愛的女人,這會是一種怎麼樣得傷痛呢?生活有時真是太殘酷了,可更殘酷的是我們還得活著。

 

媽媽和繼父大概是96年經人介紹認識的,那個時候我已經來了美國。在剛剛進入老年就痛失愛人的兩個人還真是有緣,第一次見面後就確定了關係。緣分這個事情真是奇妙的很,有的人尋找一輩子也找不到那個相愛相知的人,可有的人卻可以在茫茫人海中轉身就得以相見。繼父家有三個女兒,我媽媽只有我這一個閨女,對於自己父親,或者母親的這段婚事,我們四個孩子除了祝福沒有任何異議。就這樣,一個嶄新的六口之家很快就組建完畢,繼父責無旁貸的榮任一家之長。

 

我年輕的時候總是很狹隘的認為,愛情只屬於年輕人。相愛,兩情相悅,難捨難分只是年輕人的特權。但現在自己人到中年以後才明白,人的感情跟軀體不一樣,無論到了什麼時候,只要遇見對的人,心中的愛依然可以迸發,而且也許比年輕的時候更深沉,更厚重。繼父和媽媽結婚以後就開始了雙宿雙棲的生活。媽媽因為被深圳一家私立學校聘用為外聘教師,要搬家到深圳長期生活,所以繼父就捲著鋪蓋跟到了深圳。一年多以後,媽媽本來可以續簽合約,但因為繼父要回北京繼續自己寫書的事宜,媽媽就馬上收拾收拾剛剛置辦的家當,跟著繼父又回了北京。那時候不理解,現在想想一定是兩個人根本分不開,才會如此的“折騰”。

 

繼父和媽媽是98年底第一次來美國看我們的。我那時研究生還沒有畢業,和先生在學校旁邊的雜亂社區裡租了一個兩室兩衛的小公寓,但為了迎接繼父和媽媽的到來,我們買了一輛高級豪華的SUV,蘋果綠的Isuzu Trooper。我和先生開著新車去底特律接兩位老人,本以為年近70的繼父一定是老態龍鍾的樣子,沒想到從候機大廳走出來是一位身材高大挺拔的美男子。梳的一絲不苟的灰白色的頭髮背在頭頂,1米85的身體沒有一點佝僂的跡象,身穿一件深色呢子長大衣,脖子上還掛著一條格子圍巾。腳下的步伐鏗鏘有力,一個人推著一個放著四個大箱子的推車,媽媽像個欣喜的小女生一樣,微笑的跟在旁邊。繼父給我的第一印像是好帥。那時心想:媽媽這眼光還真不錯。後來才知道,繼父年輕的時候就是他們院校裡有名的美男子。

 

在我畢業前,我們兩對“新婚夫婦”在我學校旁邊的小公寓裡住了半年。每天我忙著畢業考試,先生上班,媽媽忙著準備三頓飯,繼父除了寫書,就是前後左右的給媽媽幫忙。我能看的出來,繼父以前並不是一個經常乾家務的男人,但給媽媽打下手他卻忙的不亦樂乎。下午兩個人會肩並肩的步行去幾條街以外中國店或美國超市買東西,一來一去的路上,繼父經常會細心的提醒媽媽注意腳下,或者靠邊走。媽媽是第一次出國,但繼父以前去過意大利,也來過美國。他經常給我們講他出國的經歷,而且會強調如果不是為了陪媽媽,他本來早就不打算再漂洋過海,不遠萬里的來到異國他鄉了。我那時雖然並不是十分了解繼父,但能感覺到他是一個很有成就的大家長。不僅退休前在自己的事業領域說一不二,而且在自己的家里肯定也是一言九鼎。但在跟媽媽相處的日子裡,我看到他時時的在謙讓,在關愛,在付出。雖然有時也會因為脾氣急冒出一兩句埋怨,但緊跟著就是繞著圈的軟話。繼父對我和先生則徹頭徹尾的是慈父的形象,從見面的第一天起就沒有端起過家長的架子。我們四個人四個姓,但卻異常和諧的在美國度過了一年。期間開車去美東的多個城市旅行,後來繼父和媽媽又隨著我畢業找到工作搬到加州生活了半年。

 

繼父第二次跟媽媽一起來美國看我們是四年以後。 2002年我被公司派到夏威夷檀香山工作一年,這麼好的機會當然要跟家人分享,所以我馬上邀請繼父和媽媽來夏威夷度假。繼父仍然是帶著書稿而來,每天坐在窗前,面對著窗外蔚藍色的大海,繼父安安靜靜的寫他的文章。有的時候媽媽埋怨他不願意出去看海,他就說:“去哪裡有我這裡看的清楚?海就在窗外,海就在眼前呀!”看著繼父埋頭奮筆疾書的背影,我時常想,這就是中國老一代知識分子的常態吧?心中自有執念,外界環境的改變和誘惑永遠也左右不了他們要完成手中工作的計劃。這一點跟我爸爸還真像,踏實,勤懇,做什麼事都認認真真。繼父和媽媽在夏威夷呆了一個月,白天多數時間都在趕手中的書稿,只有傍晚的時候會迎著晚霞跟媽媽去海邊散步,撿貝殼。雖然繼父不像一般遊人那樣到了夏威夷就天天泡在海邊,但對珍珠港,張學良墓地這樣有歷史背景的地方卻是著實的感興趣。我記得為了找張學良墓地,他和媽媽先自己去過兩次沒找到,後來又跟我們去了一次才算滿足了心願。

 

繼父和媽媽再來美國的時候是我臨產前一個月,那是2003年的12月份。媽媽來跟臨產的女兒團聚高興自不必說,繼父也興高采烈的像父親一樣忙前忙後。現在回想起來,那一段時光我真是太幸福了,總是感到自己好像是被慣壞的孩子,心安理得的享受著來自爹媽的兩份關愛。別磕著,別碰著,別累著,別餓著,繼父關心著所有的細節,有時比媽媽還細緻。一個月以後,大兒子如期而至。在我生產的第二天,先生把繼父和媽媽接到醫院,繼父進入病房的時候顯得有一點兒猶豫,但當我對著抱在懷裡的兒子說:“快看看,姥爺來了!”繼父的笑容馬上就在臉上散開了。我知道他明白了,我雖然不曾改口叫他“爸爸”,但心裡早就把他當作了父親。從那一刻起,繼父除了做父親,又開始認認真真,兢兢業業,愛心滿滿的做起了姥爺。在接下來的11個月裡,繼父對他的這個大外孫真是不知道要怎麼寵愛才能罷手。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從我們的房間裡接出來,然後就是抱著。抱著餵奶,抱著看電視,抱著看書,抱著哄他睡覺。。。什麼時候跟他對視的時候都在笑,嘴在笑,眼睛在笑,眉毛在笑,任誰都能看出姥爺對這塊心頭肉喜愛的沒有了邊界。一年很快就過去了,因為一時找不到保姆,我們決定讓繼父和媽媽把大兒子帶回北京幾個月。心中捨不得外孫的繼父一聽立刻滿口答應,一點兒都沒考慮自己已是七十幾歲的高齡。大兒子跟姥爺姥姥在北京生活的幾個月裡,真是被寵上了天。繼父一家人從老到小,每一個人都把他當作寶貝一樣,照顧的無微不至。

 

本以為可愛的大兒子會在眾多親人的關愛中能一直健康成長,沒想到三歲的時候他卻生了場大病。繼父和媽媽聽到消息後急得什麼也不顧了,馬上買了機票飛來美國。因為醫院離家太遠,他們只能住在醫院附近的一間小出租房裡,一住就是大半年。每天他們從出租房到醫院病房陪外孫玩兒,餵他吃飯,給他講故事,看著他做治療。繼父經常因為不忍心看大兒子在治療過程中受苦而自己偷偷的落淚。我記得有一次因為要手術,所以需要給大兒子插輸尿管。繼父看著護士因為孩子的器官小,一次又一次的插不進去,終於再也忍不住,躲到手術室外的走廊裡失聲痛哭。在那一年多里,孩子身體上經歷了多少苦,繼父心裡就承受了多少痛。大兒子的情況好一點,繼父臉上就會有笑容,大兒子的情況一惡化,繼父就擔憂的夜不能寐。從他焦慮的眼神裡,我們都能看出來他跟他的大外孫心連著心呢。感謝老天有眼,經過一年多的艱難時期,大兒子終於康復出院了,繼父和媽媽這才算踏實的回了北京。很多人都說我大兒子命帶貴人,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姥爺一定是他命中的貴人之一。

 

大兒子長大了,我們又迎來了老二。繼父和媽媽再一次來到美國看我們。那時候雖然家中雇了保姆,但繼父和媽媽仍然是操心費力的幫我們操持著這個家。日子一天一天的慢慢過,時間卻在飛逝。美好的時光雖然留下了好多好多美好的記憶,但它實在是太短太短了。自繼父跟媽媽結婚到現在,不知不覺竟然已經過了24個年頭。我們從青年走進了中年,家中的孩子們都已經進入了春期。回望來路,我對繼父的印象就是慈愛,父親的慈愛,姥爺的慈愛,對家中每一個人的慈愛。 28年前我失去了親生父親,但我卻沒有因此而缺失父愛,有時想想真覺得自己是太幸運了。

 

人生的最痛不是生離,而是死別吧?現在媽媽走了,我知道這位給我父愛的人正經歷著人生最艱難的時刻。但是我想說,父親,您不孤單,還有我們,您的兒女,您的孫兒們呢。跟我們一起勇敢的往前走吧!您毫無保留的給了我父親的關懷,我也要回報給您女兒的愛!

(2020-06-21)

我是1949年出生在台北近郊士林的外省孩子,由於士林官邸就在我家旁馬路的另一頭,小時當每年為蔣公介石華誕所辦的壽菊展和為夫人蔣宋美齡女士辦的蘭花展時,常能夠欣賞各色新品種的花卉,我對此地也有份特殊的感情。但萬萬沒想到在2010年,我和60多年從未謀面的大陸親人相約在此相見,把士林官邸這個地方,在我的人生記憶中又加添了一段美麗又難忘的印記!

 

促成這個尋親記的偉大推手,是令我們緬懷的領袖蔣經國先生。1988年經國先生看完一部電影《血戰台兒莊》(1986年影片,北京拍製,正面肯定國民黨政府),他流下熱淚無數,決定同意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海峽兩岸同胞在骨肉分離了39年後,終於把鄉愁化作了喜悅的重逢,從而揭開了海峽兩岸公開往來的序幕。而我老家河南溫縣的三叔李萬凱(舅公的兒子),也因為經國先生的德政,得以自大陸老家來台探望爸爸,而我們的見面地點會選在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士林官邸」,是因為這是他們旅遊團來台觀光的第一個景點,我們迫不及待的希望能在他來台後第一個時點盡早見面。

 

 

隔絕年代魚雁往返

 

其實爸爸在1982年時,便透過朋友由香港,用老家的地址,試著向家人通信,但一直音訊杳然。就在爸爸失望的準備放棄時,老家的舅公傳來在大陸的親人安好的書信。爸爸拿著舅公的回信,忍不住內心激盪的思鄉情懷,流下淚來,他恨不得能向天使借來一付翅膀立刻飛向奶奶身邊,跪在她老人家面前,除了為他未能盡孝外,更因為爺爺奶奶是地主及他是國民黨的關係,被打為「黑五類」,讓奶奶吃足苦頭,爸爸要為這一切向奶奶叩頭請罪!

 

但礙於政府的政策,兩岸尚未開放往來,於是爸爸就透過香港轉寄家書與舅公魚雁往返,並派在海外留學的妹妹,前往拜望已改由蚌埠的大堂兄在照顧的奶奶。而我們能做的只是定期寄錢給奶奶,讓奶奶在堂哥的照顧下,過上好一點的日子。並且期盼兩岸一家人團圓的美夢得以實現。

 

在爸媽望眼欲穿的等待,兩岸終於開放了。媽媽及在美國的妹妹們也陸續返鄉探親,圓瞭望鄉夢。

 

而奶奶畢竟是上了年紀之人,於1988年離開人間。但爸爸因是警察的關係,那時尚不能回大陸奔喪,造成爸爸一生未得與奶奶再見的遺憾。他一直等到奶奶去世三週年(1991年)時才得以帶著六妹回安徽老家安葬奶奶的骨灰。

 

2010年8月19日,我河南老家三叔李萬凱經過兩年的努力,打破重重障礙,交了五萬元人民幣的保証金,好不容易的終於參加來台觀光八天的旅遊團,專程來看爸爸。

 

艱難的世紀之旅

 

三叔形容:這是一個他們艱難的世紀之旅,我很感恩的謝謝他及舅公一家,而且真要謝謝天的是,三叔適時的趕到台北。因為那時爸爸已因糖尿病併發腎功能障礙,需要住院洗腎,人很虛弱,生命已危在旦夕。

 

我和先生請三叔與大陸旅遊團的導遊接洽好,我們會在他們抵達台北士林官邸時,在大門口見面。

 

猶記得那日風和日麗,我和先生八點半便來到官邸門口,看到在停車廣場上已停了十多輛遊覽車,在摩肩擦踵大批的人潮中,我和先生則專心的看每部駛過來的遊覽車車牌,深怕錯過了見不到三叔。

 

「來了,來了!就是那輛藍色的大巴士。」先生眼尖,高興得拉著我,向那部尚未停妥的巴士跑去。直等到導遊下車,我們立刻趨前告知,我們是來接親戚李先生的!這時也看到一位年約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提著一大箱沈甸甸的行李箱下車,來到導遊面前,並且急切的問我:「妳是紫英嗎?」

 

我也興奮地跟這位年輕的三叔,激動地用力跟他握手。

 

很快的與導遊辦妥交接手續,保證必須於當脕十點前再把三叔帶回下榻的旅館。我們三人立即叫了部計程車,直奔關渡醫院。因為我們要趕在十點半前,去醫院的加護病房探望爸爸。

 

在車上大家聊了起來,原來三叔的爸爸是我父親的小舅舅,他倆因年紀相近,從小便玩在一起,是稱兄道弟的哥倆好,所以舅公非常想念爸爸。三叔帶了一個V8錄影機來,內有舅公對爸爸說的思念的話,還錄了爺爺的墳頭、奶奶的故居及爸爸與舅公幼年嬉戲之地,希望爸爸雖因病無法返鄉,可以一解爸爸思鄉之愁!另外還帶了名人的字畫,食物等準備送給媽媽及妹妹們。

 

爸爸臨終前的探望

 

我們匆匆地來到醫院的加護病房,穿上隔離衣來到爸爸的病榻前,三叔迫不及待的撲向爸爸,抱著爸爸的雙肩,不停的呼喚著「表哥!表哥!是我萬凱呀!我從河南老家來看你來了!我帶著爸爸的話,我放給您看啊!」

 

三叔忙著打開錄影機,在爸爸眼前放給爸爸看。起初看到舅公的問侯,爸爸是開心笑著的。可是等他看到爺爺的墓及奶奶的故居時,爸爸已是老淚縱橫!因為爸爸沒有去過爺爺的墳,更沒去祭拜過爺爺,爸爸心中的苦楚自是極易想見的。爸爸畢竟是在病中,當錄影機的畫面播放出古老的大樹及爸爸小時嬉戲之地時,爸爸揮揮手,大概太累不想看了!我和三叔擒著淚水,說了些安慰爸爸的話,並且給他打氣,希望他快點好起來,我們再一起回老家走一遭。

 

時間過得真快,二十分鐘的探病時間已過了,三叔含著淚水與爸爸拜別。爸爸閉著雙眼跟三叔揮手再見,三叔也流下淚來,離開了這個不易來的傷心地。而且後來的確三叔是大陸親人中唯一來台見到爸爸的人。

 

當我們接下三叔送給我們情意深重的禮物,大家揮手再見時,我們有誰想得到這次探親之旅,竟是三叔與爸爸的訣別之旅,因為過了十一天,爸爸就溘然長逝了。

 

在血濃於水的親情下,兩岸之間的往來,並未因爸爸的仙逝而中斷。當年侍奉奶奶的大堂兄,因身體健康不適不克遠行,但亦於2014年七月派其長子率家人,來台北給爸爸掃墓。

 

我永遠記得,姪兒買了花店中擺出最貴又最美的一大束鮮花,來到爸爸墳前,代表大堂兄獻上最深的哀思與敬意。接著我和先生還帶他去看爸爸以前上班的地方,及住過的地方,姪兒用相機記下這些與爸爸有關的生活點點滴滴,準備回大陸與家人共同憑弔爸爸之用。

 

生命與愛的傳承

 

我們姐妹也常與大堂兄楊蔚青通信,大堂兄年輕時即自習寫作,如今在大陸文壇亦頗有一番成就。而我家姐妹中,也有三人愛寫文章。大堂兄把我們三人的文章,帶進大陸文學網,成為特約作家,也參加文學網的徵文比賽,屢次獲獎。我也喜歡把我所寫的親情倫理及勵志文章,和台灣的人情味及醫療等陸續介紹給大陸讀者。這些對我們一家人來說,真的是始料所未及的。

 

2018年,我與大堂兄共同出版了一本《生命與愛的傳承》,讓兩岸親情的延續更得到了一個有意義的傳承。(楊紫英/台北)

 

今天很高興能夠接受聖地亞哥《華人》雜誌馬平主編的採訪,說到馬平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馬平川,其實這只是人們對生活和前景的一種描繪,事實上人生哪裡有一馬平川呀,到處是蜿蜒曲折,甚至險象環生。好吧,我祝《華人》雜誌前程似錦,一馬平川。

 

不是作家的僑領不是好工程師

 

一、從我的筆名說起

~~~~~~~

我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留美研究生,那個時候洛杉磯還沒有總領館。洛杉磯自從建立總領館以來已經走馬上任換過許多總領事了,幾乎每一次換屆僑領們都要到官邸去拜見剛剛蒞臨的總領事,禮貌性的拜會離開的時候總領事總會說一句:你們人多我不一定都能記住每個人的名字,咱們來日方長,但是北奧這個名字我記住了,因為它太特殊了!

北奧是我的筆名,就跟周樹人的筆名叫魯迅;沈雁冰的筆名叫矛盾一樣,到後來因為作家太有名,人們只知道筆名而不知道真正的名字了。我取筆名是在洛杉磯奧運會結束的時候,因為中國代表團第一次回歸奧運大家庭就拿到了十五塊金牌,大家都很興奮,慶功會上大家七嘴八舌地說,1932年中國參加了奧運會,1984年拿到了奧運金牌,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在北京主辦奧運會呢?那幾天我正在給自己想筆名,我知道必須姓北,因為我最崇拜的詩人是北島,我跟北島不僅是同姓趙,同是北京出生的安徽人,而且還都是建築工人!但是沒有想好叫北什麼?慶功會上大家這麼一說,我突然激動地站了起來,面對著幾十個人我鄭重宣布,我堅信我們一定會有在北京主辦奧運會的那一天,從今天起我開始用北奧作筆名,期盼著北京奧運會早日到來!中國那個時候還很落後,人們家裡沒有大彩電,路上沒有小汽車,工人乾一個月都掙不到五六十塊錢,當我喊出北京主辦奧運的時候,幾乎把全場的華人都驚呆啦!

 

二、洛杉磯奧運會的義工

~~~~~~~~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無論是在中國歷史上還是運動史上都應該留下濃彩的一筆。其實我國在1980年的時候就已經被國際奧委會接納為會員國了,由於當時蘇聯入侵南斯拉夫的布拉格而遭到了以美國為首的很多國家的抵制,中國也沒有參加那屆奧運會。轉眼又到了1984年,蘇聯爲了報復美國宣布杯葛洛杉磯奧運會,大概有十幾個歐洲國家跟著他們,中國再一次站到了美國這一邊,宣布組成龐大的體育代表團,參加洛杉磯奧運會!運動員和教練員自然是都住進了設在南加大USC的奧運村,可是還有一個由中國的體育官員和各省的體委主任組成的另外一個官方代表團進駐到了在洛杉磯以西六十公里處的北嶺大學!而我正是北嶺大學的研究生,當時我們中國校友會的會長是電影演員陳沖!

當時並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樣,成千上萬的中國人跑來歡迎和幫助中國代表團,那個時候洛杉磯的華人很少,有也是來自台灣的華人和早期偷渡的廣東人,你想想奧組委剛剛把台灣除名,很多老僑還想不通呢,怎麼會出來幫忙,何況台灣也有自己的體育代表團,而且在台灣代表團入場的時候放錯了音樂,播出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之歌,也算是當時的一個烏龍事件。只有一小部分愛國華僑參與了幫助大陸代表團的工作,當時北嶺大學裡面有不到二十個中國同學,絕大多數留學生要靠暑期打工掙錢繳納學費,所以,真正能夠從頭到尾參與幫助中國代表團工作的不會超過十個人。

1984年7月28日洛杉磯奧運會開幕的第一天,每個人都盼望著中國代表團能夠拿到第一枚金牌,當時大多數人都預測舉重運動員吳數德有希望拿到金牌,因為他已經是數次打破世界紀錄了!睡到半夜突然體育報記者老張給我打電話,他說他覺得明天的射擊比賽也有可能拿到第一塊金牌,因為有許海峰和王義夫的雙保險!他問我是否能夠帶著他跑一趟射擊場?我一查地圖,發現明天比賽的射擊場在San Bernardino 以東,從北嶺大學開過去有120公里,可是我經不住老張的軟磨硬泡,他的一句話讓我同意了,老張說就算是吳數德在奧運村拿到了金牌,那里人山人海,數不盡的記者,我們那裡有好位置。可是射擊場就不一樣了,遠離城市,說不定我們就是獨一份啊!說到興奮之處,我倆都毫無睡意了,乾脆起床,天還不亮我們就出發了。

當時我就是一個窮留學生,剛剛幾個同學湊錢買了一輛兩百美金的老爺車,也開不快,遇到上坡的地方還得開蛇形才能前進,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我沒有墨鏡,眼前一片金光燦爛,什麼也看不見,就這樣我倆走走停停開了近四個小時才到達射擊場。

經過幾個小時的激烈競爭,中國的兩名運動員不負眾望取得了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績!賽場上一片歡呼,可是這個時候主辦方發現他們只有一面中國國旗,沒有人預料到中國隊會有兩名運動員進入前三名!只好等待再送一面國旗,同時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也可以趕過來了!薩馬蘭奇邀請中國派代表團參加洛杉磯奧運會的時候親自到北京承諾,無論中國隊的第一枚金牌在哪個賽場獲得,他都會到場親自頒發獎牌!正像老張猜想的一樣,當時射擊場裡的中國人很少,記者更少,現場幾乎沒有其他中國記者,我們知道盡快把這個消息報告回祖國的歷史重任就落在我倆身上啦!

升旗儀式後,薩馬蘭奇給許海峰和王義夫發完獎章天已經黑了,如果我們再開車幾個小時回到洛杉磯就是半夜了,我讓老張鎮靜下來,坐在車裡寫新聞報導稿,而我則開著車駛入了一個居民區。我突發奇想,不等明天回洛杉磯主會場發電報了,今天晚上我們用電話直接把這個消息報回北京。連續敲了十幾家大門,沒有人開門,有一兩個善良的人以為我們是討飯的,熱心地端出來飯菜讓我們吃,可是提出要用他們家裡的電話打到北京去,人家都搖頭擺手說對不起了。終於我敲開了一個香港老夫婦的大門,當他們聽說是中國隊在奧運會的第一天就拿到了金牌,我們要把這個消息報告給北京的時候,眼眶裡閃出了淚花,激動地拉著我的手說打吧,就用我家的電話打給北京!我們的電話直接打到了國家體委,人們都驚呆了,不敢相信這個好消息!因為老張是福建人,口音很重對方聽不清楚,他把電話交給我,他按照寫好的新聞報導念一句,我重複一句,就這樣我們把這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發到了北京!國家體委沸騰了,北京沸騰了,整個中國沸騰了!國家體委馬上決定當天就由體育報出“號外”,第二天當正式消息從奧運主場的新聞中心發到北京的時候,幾十萬瘋狂的北京人和大學生們早已經舉著“號外”和紅旗衝進了天安門廣場,或者在校園裡燃起火把狂歡起來了!

事後,國家體委敲鑼打鼓地把一枚銀質獎章和一對兒精緻的上海牌手錶送到了我家!我就是用這對手錶當作信物,迎娶了我的新娘!而老張,那個具有專業素養的普通記者,後來憑著這個許海峰第一塊金牌的報導,當上了體育報的總編!

 

三、在洛杉磯我遇到很多名人明星

~~~~~~~

目前全面華人數目已經達到了550萬,其中紐約、舊金山和洛杉磯的華人都超過了一百萬,洛杉磯的華人多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可是沒有人想到這裡的華人名人更多,我身邊就有不少呢。

1982年我畢業留校任教,準備好好地大干一場,追回文革歲月被浪費掉的青春年華。誰曾想美國加州大學到北京選拔互換留學生,打亂了我人生的軌跡。出國考試我考取了前幾名,學校考慮第一次派人到美國,就好像戰爭年代地下工作者深入虎穴戰斗在敵人的心臟一樣,出發前學校的組織部長專門給我交代到了美國會有地下黨接應我,一切都要服從組織上的安排。我就這樣身無分文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來到了洛杉磯!另我大吃一驚的是到機場來接我的地下黨居然是著名的電影百花獎的獲得者、國內最紅的年輕貌美的女演員陳沖!以後我們不僅一起住在同一個學生宿舍,還共同參加了迎接洛杉磯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很多活動,後來我發表了十篇系列散文報導《我所認識的陳沖》記錄了我們當年難忘的留學生生活歲月。

由於我是在加州大學北嶺分校留學,流傳那裡是就像中國革命的聖地延安一樣,前後有很多有名的影視和體育明星在那裡學習。除了陳沖還有跳水皇后陳肖霞;中國女子體操隊隊長陳永艷、她也是體操王子李寧的太太;著名電影演員張瑜和讓中國人驚掉下巴的世界級女強人鄧文迪!當然,所有這一切都加起來也比不過一個人,她就是中國體育界幾十年絕無僅有的英雄郎平!

洛杉磯奧運會女排決賽比賽由中國女排決戰美國女排,那一場比賽我就在比賽現場,一九八四年中國畫報的中心頁刊登了一幅巨型整版照片,是當地留學生在長灘體育館歡呼中國女排贏得了第一個奧運冠軍的精彩鏡頭,其中前排帶領大家拼命歡呼的小伙子就是我。從那之後我和鐵榔頭郎平結下了深厚的友情!我和郎平都是北京人,出自同一個體校,雖然我當時練的是一萬米中長跑,畢竟也算是半個體育人吧!

 

說起來我和郎平在淵源那可是深了,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女排獲得了金牌後,在慶功會上大家要求女排姑娘表演節目,高大的姑娘們在賽場上勇猛頑強,在場下也不示弱,她們表演了一個女聲小合唱!十幾個180以上的姑娘含情脈脈地站在舞台上,那就是一道最艷麗的風景線啊!聽說女排姑娘們想去參觀洛杉磯的中國城,我自告奮勇做導遊,那想到大巴司機剛剛把車在唐人街停下來十幾個青龍幫的小混混就圍了上來,他們身上刻著刺青,手上拿著木棍,不懷好意地用下流語言挑釁著。這是一個意外,為了保護女排姑娘不出意外領隊當機立斷,上車離開不予糾纏!我一看事情不妙幹緊跑到路邊的公用電話給我的干爹打了一個電話求救!我有一個美國黑人乾爹,他是洛杉磯第一個黑人博士,也是我們加州大學北嶺分校工學院的院長,我的干媽是洛杉磯黑人婦女協會主席。乾爹一聽有人鬧事跟我說不要著急,告訴我街名,不到十分鐘十幾個膀大腰圓的黑人弟兄坐著一輛卡車就趕到了,華人小混混哪裡見過這個場面,嚇得魂飛魄散,四處逃散了。女排姑娘們大開眼界,說是比看武打片還過癮,這時候郎平走過來對我說,謝謝你了!咱倆留一張合影吧!就這樣我站在比我高出半個頭的郎平旁邊留下了我們的第一張照片。

 

因為都是北京人,我也是喜歡體育,很快就跟郎平的全家都熟悉了,包括跟她們全家一起吃飯;跟郎平的老公一起打籃球,跟郎平的姐夫一塊兒喝酒,甚至熟到有一次我獨自從北京飛回洛杉磯,郎平直接就把她三歲的女兒浪浪交給我,讓我帶回到洛杉磯了。

我兒子十五歲生日的時候郎平全家也來慶賀,切完蛋糕後郎平忽然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中國女排要想再回高峰,重新奪回奧運會冠軍必須要向美國隊學習,科學訓練,有自己的訓練師和康復師!目前中國還沒有自己的康復師,沒有人科學系統地學習過這方面的知識,隊員受了傷都是輕傷不下火線,靠咬牙和毅力第二天繼續比賽,這是不行的,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體能訓練和傷病恢復系統。說到這裡郎平突然轉過身來凝重地望著我兒子,鄭重地說道:我希望你大學畢業以後學習運動康復,成為中國第一代運動康復師。當時我們都很激動,但是並沒有往心裡去,因為成為專業運動康復專家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沒有想到的是我十五歲的兒子不僅聽進去了而且記在心裡了!他大學在UCLA學完生物工程以後,立刻考取了加州醫學院UCFS,開始攻讀運動醫學的博士學位!在這之前,他從UCLA的橄欖球隊員轉為校隊隊醫助理,為進入這個行業作準備。 2015年就在中國女排經過千錘百煉準備在郎平主教練的帶領下向巴西里約奧運金牌發起衝擊的時候,我兒子到北京向郎平阿姨正式報到了!在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奪回了奧運冠軍,事後郎平在總結會上多次強調說引進美國的三名運動康復師是贏得奧運會冠軍的一個重要因素。

2016年的巴西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出師不利,在小組賽中連輸三場,以小組第四名的成績進入前八名,對陣另外組的第一名!結果中國女排多次從死亡的邊緣起死回生,終於打進了決賽!開局不利中國女排輸掉了第一局,事後我們才知道,我組織的五六十個朋友一起在電視機前為中國女排加油是海外華人唯一的一個場景,所有的人根本都不抱希望了,覺得她們能夠取得亞軍已經是上帝保佑啦!

中國女排在決賽中輸掉第一局後大家都急紅了眼,我們站在一起,手腕著手,拼命嘶喊著,就好像在萬里之外的姑娘們能夠聽到一樣,就這樣一局一局的贏,一分一分的爭,中國女排不可思議地反敗為勝,最終奪得冠軍!大家擦著眼淚、抹著汗水、用嘶啞的喉嚨高喊著、相互擁抱著,分享著勝利的喜悅!

 

四、不是作家的僑領不是好工程師

 

郭德綱在相聲《我要奮鬥》中有這樣一句台詞,”不想當廚子的裁縫不是好司機”,是改編自拿破崙的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是一個無厘頭的包袱,但同時也隱約透出小人物的艱辛。我也蹭熱度借用這個模式給自己渲染一下那就是:不想當是作家的僑領就不是好工程師!

首先我肯定是一個優秀的工程師,我是文革後恢復高考的第一批大學生,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赴美研究生。我在洛杉磯工作了三十五年,當過洛杉磯國際機場國際候機樓二十億美金工程預算的副總預算師,也做過洛杉磯教育局工程部主任,搞工程建設我是一把好手!在洛杉磯將近四十年,我參加過很多的社團組織和社團活動,隨便說幾個吧:我是洛杉磯美國華人社團聯合會的執行主席;我是美國中華文化促進會會長;我也是美國飛揚合唱團團長,我主辦過連續十二年的洛杉磯橙縣的華人春晚,也帶隊參加了在洛杉磯迪斯尼音樂廳舉辦的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的大型音樂會。所以有的時候華人朋友們也把我說成是僑領,洛杉磯的僑領很多,這都不算什麼。比較令人奇怪的是我這個理工男,幹了一輩子建築工程的人怎麼會擔任了美國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的會長。洛杉磯作家協會是唯一一個由大陸華人組成的華文作家協會,今年是第三十個年頭。我已經擔任了四年的會長,接手以來已經把這個不太出頭露面的協會在華人社團中打出了知名度,會員從七八十人翻了一番不止,目前我們是全球最大的作家協會,作品最多,而且會員的作品蔚然成風,發表在國內各種一線的文學雜誌。

2008年我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受奧組委的要求撰寫並發表了報告文學《天使之城的奧運往事》榮獲文藝報優秀報告文學獎;我寫的散文《小瑛子的故事》獲得中國僑聯主辦《紀念恢復高考三十週年》徵文比賽一等獎;《小安子的故事》獲得上海文聯主辦主題徵文《我與改革開放四十年》一等獎!《小聞子的故事》獲得了國慶七十華誕的徵文獎!

 

五、花甲亦是花、夕陽映晚霞

~~~~~~~

光陰似箭,一晃我從那個風華正茂的知識青年,意氣風發的大學生,已經變成一個年過花甲之人啦!花甲也是花、夕陽映晚霞!無論是與同齡人橫著比還是從歷史的角度豎著比我都是相當地知足和滿意!我插隊三年,到美國近四十年,無論是土插隊還是洋插隊的日子都讓我感到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應該說我是一個時代的寵兒,上帝給予了我太多,我無以回報。今年的世界動盪不安,疫情災情連綿不絕,人類面臨著巨大考驗,中國面臨著艱鉅挑戰,我衷心祝愿祖國闖過難關,恢復大唐盛世,居住國平息暴亂,緩和種族矛盾,還我一個平靜安寧的世界。

 

謝謝《華人》雜誌的採訪,感謝讀者的閱讀,祝愿人類和平,人民安居樂業!

 

 

 

北奧簡介

 

北奧在北京受到鐵凝主席的歡迎

 

北奧,中國改革開放後首批留美研究生,在洛杉磯從事工程管理工作近四十年,曾擔任洛杉磯國際機場候機樓建設總預算師、目前擔任洛杉磯教育局工程部主任!美國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會長、美國華人社團聯合會執行主席、北京僑聯海外委員、歐美同學會海外委員。

2008年發表《天使之城的奧運往事》榮獲文藝報優秀報告文學獎;散文《小瑛子的故事》獲得中國僑聯主辦《紀念恢復高考三十週年》徵文比賽一等獎;《小安子的故事》獲得上海文聯主辦主題徵文《我與改革開放四十年》一等獎!《小聞子的故事》獲得新中國七十華誕徵文獎!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