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传媒编辑王惠豫2022年10月12日】6500万年前,统治地球的恐龙突然灭绝了。根据科学家的推测,由于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改变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导致了恐龙和其它一些生物的灭绝。在现代的科幻作品中,人类与将要撞击地球的外来行星的搏斗屡见不鲜,有成功的,有失败的。2021年出品的好莱坞科幻大片《不要抬头》(Don’t Look Up)中,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彗星正在直奔地球而来,预计6个月后会撞上地球,将引起巨大的灾难。天文学家试图说服总统启用航天飞船撞击这颗彗星,让它改变运动轨道避免撞上地球。但是由于政治利益,总统放弃了拯救地球的计划,最终一场灾难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人为地改变行星的运动轨道的“拯救地球”计划不再是科幻了啦!昨天(10月11日),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NASA主导的“拯救地球”的实验 – DART 成功啦!

Dart – 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 (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 实验计划是,将离地球600万英里(960万公里)外的一颗小行星Dimorphos作为实验对象,它是另一颗行星Didymos的轨道卫星。NASA用航天器撞击该行星,观察是否能够改变这颗小行星的运动轨道。

10 12 DART 0

今年9月26日,NASA的航天器以每小时14,000英里(22,530公里)的速度撞上了小行星Dimorphos。NASA的科学家们通过射天望远镜密切观察这颗小行星被撞后的运动轨迹,验证航天器的撞击能否改变行星的轨道。

10 12 DART 4

经过两个星期的观察和对数据的分析,昨天NASA宣布,DART航天器与其目标小行星 Dimorphos 的动力碰撞成功地改变了小行星的轨道。这标志着人类首次有意识地改变天体运动,首次全面展示小行星偏转技术。

在 DART 撞击之前,Dimorphos 花了 11 小时 55 分钟绕其较大的母小行星 Didymos 运行。自 9 月 26 日 DART 与 Dimorphos 故意碰撞以来,天文学家一直在使用地球上的望远镜来测量这段时间发生了多大的变化。现在,调查小组已经证实,航天器的撞击使Dimorphos围绕Didymos的轨道改变了32分钟,将11小时55分钟的轨道缩短到11小时23分钟。此测量具有大约正负2分钟的不确定性余量。在相遇之前,美国宇航局已将 Dimorphos 的最小成功轨道周期变化定义为 73 秒或更多的变化。目前的数据显示,DART的实验结果超过了原先最低预期的25 倍。

10 12 DART 3

“这一结果是了解 DART 对其目标小行星撞击的全部影响的重要一步,”华盛顿 NASA 总部 NASA 行星科学部主任 Lori Glaze 说。 “随着每天都有新数据出现,天文学家将能够更好地评估是否以及如何使用像 DART 这样的任务来帮助保护地球免受与小行星的碰撞,如果我们发现有一颗小行星朝着我们的方向前进的话。 ”

人类将能够避免恐龙灭绝的灾难重演。这种拯救地球造福全人类的科学实验是人类的最高境界。如果地球毁灭了,用生命和鲜血挣来的资源和土地有何意义呢?

有关DART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https://www.nasa.gov/dart

# # # # #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请点击:  主頁 (wechineseus.com) 浏览本网站更多的新闻和内容

请关注《华人》媒体的推特帐户: https://twitter.com/wechineseinus

 

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