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美國西部高山地區的本地人。祖父與我在山腰上一座牧羊農場生活、工作。離山最近的村莊海拔高度約為 2500 米,但我們當時並不懂公制,我想有 8000 多英尺高吧。那兒的土是紅色的,我們州以此顏色為名,叫「科羅拉多」(Colorado,西班牙語,意為「紅色」)。

我年輕時,天是藍的,山上覆蓋著常青樹,夾雜著一些金黃色和白色的白楊。朝東看,穿過山谷裡茫茫的乾草田,遠方是較低的山巒。我不記得曾經往西看過,因為西邊只有我住的那座高山。一直到 12 歲,我的生活充滿了遼闊的美景與動物——羊、狗、馬、騾、驢,還有山林中的美洲獅與野貓,但是人煙稀少。每見到一個人,不管是不是認識,我們都要停下來與對方聊一聊。這種社交習慣對我後來的亞洲歲月不是很有利,那裡的人太多了,而且那裡的陌生人與熟人之間有清晰的界線。不過,我還是保留著說話多的習慣。

村裡冬天約有 450 人,夏天約有 600 人。村裡的學校只有一間教室,每個年級都由堆滿了書的書架隔開。學生學完了一個書架上的書以後,就升到另一排書架的年級。我不記得我年級升高的過程了,但我一定這樣升過級,因為我記得我換過書架。很久以後,我努力開發中文作為外語的學習者「個別授課」項目,也許與那個山村裡的小學有關吧。

中國,在那時對我而言,存在於兩個地方。祖父年輕時當過水手,到過中國,親眼見過中國的困境。他盡可能地關注中國革命,幾乎每天都以欽佩的語氣談論中國人民自己如何站了起來。在他的故事與討論中,共產黨領袖是英雄。我對毛澤東、周恩來的名字很熟悉,好像他們是當地人似的。

中國,對我來說也存在於小山村的圖書館。圖書館只有很少的幾本書,這事實上對我來說是個激勵:我覺得我可以讀完所有的書。管圖書館的那位女士一定非常喜歡林語堂,她似乎收集了他所有的作品,而且他的最新作品一問世,她就鼓勵我們讀。我讀過他的非虛構文學與小說,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吾國與吾民》。當我回想幼時的雄心壯志時,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竟然願意而且能夠把那麼厚的一本書讀完。我在那時接觸中國的東西很少,但是我和中國的這種淵源一直持續到今天。

12 歲時,祖父逝世。我被送到新墨西哥州另一所學校讀書。隨後我就不斷在美國西南部轉學,然後參軍服務國家。儘管年紀相當輕,但我是主動入伍的,而不是等待徵召。在這段期間,我繼續在基地圖書館閱讀有關中國的書籍,並關注中國在國際事務上的發展。讀得越多,我對中國的文明就越感興趣,覺得無論是展望中國的未來,或是回首中國的歷史,都會獲得有趣的新知識。

當兵時,我被派遣到東南亞,在軍隊中做低階的智庫工作,需要加入小分隊在東南亞四處旅行。那時我見到了中國人,開始向他們學習一些漢語。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他們給我取了一個我沿用至今的中文名字。有了中文名字,中國人就容易記得我,因為我的原名有點奇怪,需要不斷地向人解釋。我一度學了一些漢字,離開軍隊後,我就開始背《芬恩漢英袖珍字典》。多年後,我才開始學習用這種語言溝通。從那時起一直到老,我都沿著這個方向前進。

如果我早一點兒接受了有效的指導,那就更好了。但是如果那樣的話,我的旅程就不會那麼有趣,我也許就不會去思考和學習如何與中國人溝通了。當我任助理教授,研究漢以前的文本時,我被告知要教一年級漢語。用當時的方法教一年級,很難把學生培養成中文專家。我逐漸明白了,完成這種訓練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理解說中文的人在特定的社會情境下的期待,並知道如何滿足這些期待。從那以後,這種見解影響了我的教學法。然而,要將漢語放在中國文化情境中來教,卻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實現重大的轉變。

傳統的外語教學方法一直忽略外國文化,假定所有語言溝通都遵循相同的原則。因此,語言教學中假定學生的基本或本土文化是一切意義的來源,教科書和課堂上使用的基本技巧仍然是翻譯。理解必須用本土語言進行驗證。結果是,美國人學習、使用中文就像跟美國人溝通一樣,而中國人學習、使用英語就像跟中國人溝通一樣。解決方案是,漢語作為外語,應該讓我們的學生假定在中國文化中學習漢語。這就是我們稱之為「體演文化教學法」的項目,是我幾十年來關注的重點。「文化」是目標,「體演」是方式,驗證我們是否達到了目標。

傳統上依賴翻譯的原因是,對於華人文化在日常社交活動中表現出何種特定行為,以及如何將這種行為展現給漢語作為外語的學習者,人們所知甚少。例如,談到待客之道,中國人說「客隨主便」,這意味著客人要遵從主人的選擇。如果你是個好客人,就要讓主人覺得他做了很好的選擇。在美國,情形通常剛好相反,是「主隨便」。如果我是主人,就會讓客人來選擇。我能提供的選擇越多就越好。如果每位客人的選擇都不同,我會更加高興。在這些事情上,中美兩國文化是非常不同的,完全不同,這就是學中文的外國人必須要了解的。

想不到的例子:(1)中國人不像美國人那樣問候陌生人;(2)中國人發出邀請和接受邀請的方式與美國人不同;(3)中國人表達對善意的感謝,不同於以感恩的心表示接受,而美國人則不加區別……當學生學習在單一社會活動中順利發揮作用的必要的語言時,他們記憶中,中文是一個完整的體演。長此以往,這樣學習中文,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正如中國成語所說,「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這個清單會不斷增長,構成一個學習課程,使漢語作為外語學習者在中國說漢語時能夠流暢地與人交流。學習者一旦有了這種能力,他的注意力就會轉向特定的領域,在這個領域裡,他能夠探索自己的興趣,因為這些興趣是用中國語言、文化和文明來表達的。這是一個很大的項目,但在 21世紀,中國變得更重要了。

70 年前,在美國及這個星球的其他角落,很少有人在主要城市及大學外了解中國、學習漢語。如今,世界普通公民了解中國和學習漢語的機會大大增加了。70 年來,推廣漢語的工作對中國文化和漢語作為外語的大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對你們的努力表示感謝,並為你們所取得的成就鼓掌。

在未來,這項努力將更艱難,也更加充滿希望。我們現在對如何學習外語有了更多的了解,我們有技術使全世界的人都能學習外語。即使沒有機會進入最好的學校,自主學習和按需進行語言測試評估,也為世界各地的年輕人提供了學習如何用漢語交流、探索中國文化的途徑。

互相學習彼此的語言和文化是我們學習成為更好的人的最佳途徑。

 

參考資料:

吳偉克 (2021),擷取自《國際中文教育 70 周年纪念文集》,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吳偉克(Galal Walker),俄亥俄州立大學東亞系正教授,全美東亞語文資源中心主任,俄亥俄州立大學漢語旗艦工程主任。美國中部美中協會會長,美國中華語言文化聯盟主席,全美中文學校協會顧問。「體演文化教學法」創辦人,《通往高級技能之路》叢書主編。2003 年榮獲中國教育部頒發給外國人的最高獎項「中國語言文化友誼獎」。2010年獲青島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琴島獎」。2012年,獲全美中文教師協會「華爾頓終身成就獎」。2013 年獲美國現代語言學會「外國語系協會(ADFL)專業傑出服務獎」。2019 年獲全美中文學校聯合會頒發的「中文教育終身成就獎」。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在美國很多大學院校中,通常會先設置用美語傳授的亞洲研究課程(比如亞洲歷史、經濟學、政治學、宗教學、文學……等),而後開出語言課程(如中文、日文、韓文……等),可說語言項目與區域研究之間有一種相互依賴的生存關係。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

 

美國是一個多文化的國家,如何在這之中找到專屬自己文化上的定位是相當重要的,尤其是當原生家庭的基礎已經是建立在不同文化之上,對於本身歸屬感就更是困惑,是該選邊站還是自成一派,這都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

本期雜誌我們專訪一位美國華裔混血教授——劉凱莉(Carrie Liu Currier),父親是美國人,母親是中國人。她分享了幼時經歷文化衝擊及歧視經驗,這些如何影響著她及如何化解,並在之中摸索出文化歸屬感,進一步熱愛漢語並將其發揚光大。在母親的關愛下成長,也讓她在母親身上學習到女性面對生活獨有的處事之道,進而對婦女議題有所體悟研究,針對現代世界女性議題分享了獨特的見解。

在這個全世界都在積極學習漢語的時刻,另一位美國出生的美國教授——吳偉克(Galal Walker)教授,分享了他學習漢語的心路歷程及如何關注「體演文化學習法」,讓非中文母語的外國人如何更深刻了解漢語的深刻意涵。這也是他幾十年來的研究重點,「文化」是目標,「體演」是方式,達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境界。針對「體演文化學習法」,中國武漢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於2023 11 10 日至 12 日,主辦了「中美國際中文在線教育與教學資源建設學術研討會」,分享了多篇相關研究論文與讀者分享。

來自中國的楊惠君(Dr. HJ Yang)博士榮獲「 1X 雜誌 2023 年全球自然界攝影大賽」的「哺乳類動物」大獎,由Yvette Depaepe翻譯了得獎後的專訪文稿,讓讀者瞭解他如何透過攝影為大自然發聲。

由曉聞達張撰寫〈想飛——記藝術家顧福生先生〉一文,讓我們一起緬懷這位代表臺灣現代美術的指標人物,他與白先勇和三毛皆相識,對於繪畫的熱愛執著讓我們深深感動著,在他許多的畫作中可以深刻感受到那「人」——翱翔天際的心與天空是如此的貼合著。

這一期雜誌「美國中文作家協會」與「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聯合成立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作品專版」,與廣大讀者分享來自世界各地的華文創作小品。

2024年初到,新年新氣象,請讀者持續鎖定《華人》雜誌,我們將不間斷地關注世界華人新聞,發掘更多封面人物故事與華語好文與您們分享。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