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讀者朋友 (202503)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
加州的幾場無情大火,令人驚心動魄。看到救火員努力搶救,看到屋主們無奈的心酸,看到心愛的房子和記憶在熊熊烈火及擋不住的風勢下燒成灰燼,這些情景都讓警惕著我們該如何珍惜當下,珍惜記憶,將這些美好小心翼翼的存在記憶的禮盒之中。
照片、文件、膠卷都能給人們留下很重要的記憶。而本期封面人物就是努力從舊照片中找出許多記憶將歷史陳蹟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歷史學家——賀威瑋(Joseph Ho)——透過興趣及專業相結合,盡心努力收集及保存這些珍貴的歷史老照片,並將隱身在背後的故事揭露讓世人知曉,不只是封塵在舊相機裡面。
賀威瑋自稱是「一位狂熱的攝影師」,長期以來對東亞和美國攝影歷史和科技的著迷,也成就了他成為一位研究現代東亞、中美交往和全球視覺文化(global visual culture)的歷史學教授。快門閃爍的點擊聲、照片幻燈片相簿頁的翻動聲、家用投影機的喋喋聲——這些都一再的觸發著他,他常會思考「如果這些相機會說話,它們會說什麼樣的故事!」
2011年因緣際會之下賀威瑋在聖地牙哥中華歷史博物館擔任實習生時接觸到在博物館擔任董事會的董事Dr...Richard Henke醫生,從旁聆聽到Dr. Richard Henke醫生的故事,1934年他出生於中國邢臺市,來自一個美國醫學傳教士家庭,Dr. Richard Henke的父親Harold Henke是位醫生,而母親是位護士,並在十九世紀中期在中國傳教。賀威瑋藉由他們保存下來的舊照片中窺探出一個世紀以前中國的生活情形,並進一步研究及撰寫相關書籍,將這些珍貴的資料保存下來。
提及往事就讓我憶起30年前世界各國的婦女聚集在北京參加聯合國舉辦的世婦會。我有幸參與了許多婦女運動,也接觸了許多做出貢獻的前輩們,觸及到許多世界發展中國家的婦女們。大會結束後定下了許多議題,希望在各地開展對婦女及女童教育上的提升以與社會地位的認可。30年一眨眼就過去了,30年後的今天在慶祝三月八日婦女節的的時候我們可以一一審視當初的宣言進展如何?可以由2024年前阿富汗駐挪威大使舒克里亞.巴拉克賽(Shukria Barakzai)所發表的語重心長地演講中知曉,將在本期雜誌中與大家分享。
歷史往往透過不同的方式留下它的足跡,無論是照片、文件、膠卷都將一一揭曉那背後的故事,且讓我們細細品酌箇中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