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成名就

五月中旬的聖地亞哥,天高雲淡,初夏的暖意撲面而來,溫馨而舒適。這個時候是各個高校的畢業季,在聖地亞哥州立大學體育中心正在舉行教育學院的畢業典禮,此次典禮的演講嘉賓是一位耄耋老人,華裔前輩,一生足跡跨越政界、地產、社區建設、文化交流、慈善、宗教和藝術創作等領域,他就是已經95歲高齡的傳奇人物譚卓儀(Tom Hom)老先生。

                前不久,聖地亞哥州大為表彰譚老一生為公眾服務和關懷社區,特地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並在學校的華人文化中心舉辦了隆重的慶祝儀式。州大校長,教育學院院長,本地各界名流100多人前來道賀。作為一個華人能得到如此殊榮真是可喜可賀,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得到這個榮譽博士學位的是美國前總統肯尼迪(JFK)先生。

           畢業典禮上,譚老先生穩健地緩緩步上講台,面對著即將畢業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們,他大聲地說出了感言:在這個畢業典禮的講台上,我想起了第一次作為演講嘉賓在畢業典禮的情形,那是在1966年,我擔任聖地亞哥市副市長,被邀請到路易斯安那州一個百年黑人老校Grambling College演講。演講結束後,我曾問該校瓊斯校長為什麼會邀請我,一個華人來做演講嘉賓?校長說我希望畢業生們能聽到一個排除萬難而成功的故事。我不禁想起了以前讀過的一首詩,名字叫“造橋人”。這首詩的大意是一個老者決定用他的餘生建造一座橋,為後代使用,這座橋的難度很大,有路人不解,就問他為何年歲已高還這麼拚命?他回答,我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後代可以使用。這個老人身上體現的是人類的無私利他精神,為了使人類變得更美好,我們需要有這種精神,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了人類更加美好!譚老的演講得到了在場學生和家長的一致讚揚,演講結束時,全場起立以長時間的掌聲向譚老致意。

2022年是譚卓儀的幸運年。二月份,在他即將迎來95歲生日前兩天,他收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生日禮物,聖地亞哥市府和市議會決定把市中心最繁華的街道之一第三街,命名為Tom Hom Ave. (譚卓儀榮譽大街),2月15日同時被命名為“譚卓儀日”。

在盛大的揭幕儀式上,聖地亞哥市長格萊利亞,市議長,市議員們紛紛發言致辭,對譚老積極參政,奉獻社區,創建中華歷史博物館,重建市中心等政績大家稱頌,並宣布聖地亞哥市議會全部議員投票通過了譚卓儀榮譽大街的命名。菲律賓裔市長格萊利亞致辭時更是感概,他說自己之所以能以市長的身份站在這裡,是因為譚老先生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創了亞裔從政之路,給其他亞裔做出了榜樣,他才得以成為聖地亞哥歷史上第一位亞裔市長!

翻開聖地亞哥170多年的史冊,譚卓儀先生是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一個被選入市議會的華裔。在1963年,首次參選的他成功當選為聖地亞哥市議員,四年後不僅以高票連任議員,還擔任了副市長。幾年後,他競選成為加州立法院議會議員。在他從政期間,他參與了聖地亞哥老城的改造工作,他以自己的遠見卓識,將市中心的衰敗凋敝的危房陋巷改造成一處充滿活力的遊覽觀光區瓦斯燈街區(Gaslamp Quarter),重鑄輝煌。這個區內90多所維多利亞時代的歷史建築全部保留,餐館畫廊劇院進駐,繁華更勝於往日時光,這裡被定為國家歷史文化遺產,吸引著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觀光客。他還遊說市議會通過了在第三街建立華人博物館的議案,讓政府撥出土地,建立博物館。從此,中華歷史博物館出現在聖地亞哥市中心。

譚卓儀先生在42歲時離開政界,開始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他長袖善舞,經營有道,利用良好廣泛的人脈,使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他的公司鼎盛時期擁有美墨邊境的大片土地,以及千多個公寓,如今依舊擁有數量相當可觀的物業。

二,人生的啟蒙

譚卓儀提到自己的成就總是會聯想到他的父親,稱他對自己的一生影響極其深厚,是自己貫穿一生的啟蒙人。他父親大衛15歲從台山來到美國舊金山,剛來時作為新移民非常艱難,大衛相信積極拚搏定會打下一片江山,在20多歲時開始做小生意,開辦蔬菜公司來養活有12個孩子的大家庭。他給每個孩子都取了名人的名字,寄託對孩子們成才的厚望。

                儘管生意繁忙,但不管多忙多累,父親都要跟全家人一起吃晚飯,邊吃邊聊。建立起親密的家庭關係,讓一餐飯連結起一家人。親密的家庭關係成了譚家世代傳承的傳統,年輕一代在生活體驗中學習為人處世。大衛是基督徒,也是在飯桌上,讓孩子們認識了上帝,把自己一生交託給上帝,有信心,有盼望,並把教堂當成了另一個家。

受父親的影響,譚卓儀也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聖地亞哥中華聯合基督教會的重建工作就是由他來主持的。他籌集了近百萬的建築經費,在Mission Trail Rigional Park附近建立起一個設有325個座位的聖殿,能容納400 人的大廳,一所教會學校,還有設備齊全的大廚房。教會是譚卓儀的另一個家,從四歲起,他就來教會做禮拜,教堂裡再微小的事和物,他都十分的熟悉。有時還會在廚房給教會的弟兄姐妹們做飯,在周日禮拜後與大家共進午餐。

父親大衛除了在人生信仰方面給了他啟蒙之外,還給他未來的從政之路打開了一扇窗。在他十多歲時,每天放學後他就幫助父親的蔬果公司送貨。一次他跟父親一起送貨,卡車出故障停下,正好停在市政廳大樓旁,看著氣派的辦公樓,和出出進進的辦公人員,父親對他說這裡是市政廳,裡面的人都是製定政策的人,他們告訴我們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制定什麼樣的法律完全取決於這些人,他們都是有權利的人。父親的這番話讓小譚卓儀萌生了一個勇敢的念頭,他說我也要成為裡面的人。

從此,每當父親需要跟政府的人打交道時,總是帶上他做翻譯。他後來有了未來從政的想法,希望將來能夠改變那些不公平的法律。他十幾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他和哥哥們擔起了掙錢養家的重擔。當他們掙夠了錢要在市中心買房時,卻被經紀人告知,中國人不能購買房產。後來還是他們挨家挨戶拜訪鄰居,請鄰居不要告發,這樣他們才得以買了房子靜悄悄地住下來。

生活中一再遇到挫折,不合理的制度,使他深思,他想起在學校裡老師講過的話,你們是美國人,理應享有美國人所有的權利。要接受良好的教育,積極爭取自己的權利。血氣方剛的他正是敢於挑戰傳統觀念的年紀,他告訴自己,從政是唯一的辦法,可以改變這些不公正的法律。他開始行動了,他深知,光有夢想是不夠的,必須賦予行動才會變成現實,機會只給予有準備並積極行動的人。他要打破華人只能開餐館、開洗衣店的傳統觀念。

三,艱難的從政之路

               

在半個世紀前,譚卓儀就開始探索進入政界之路。當時,排華法案廢除沒幾年,20多歲的他一邊與哥哥們掙錢養家,一邊關注參政的渠道。他開始時是為民主黨候選人助選,當他表示以後也想競選議員的願望後,被民主黨主席婉言勸退。他說聖地亞哥歷史上從未有少數族裔進入市議會,機會未到,你想競選,還得等上十年。

譚卓儀聽罷並沒有被嚇住,他可不會再等十年,為此他繼續經累經驗,建立人脈,同時尋找機會。譚家的蔬果公司供應聖地亞哥海軍基地的餐廳食材,一次他去送貨時,跟一位軍官閒聊說起自己想參選受挫的事,那個軍官馬上說,我介紹你認識一個人,也許會有幫助。這樣,他遇到了政治生命中的貴人,當時擔任聖地亞哥共和黨總部主席的萊斯·戈赫斯,一名二戰英雄,退役的海軍上將。

           高大魁梧的將軍見到他後,馬上說我們不論資排輩,從來不問你從哪裡來,屬於哪個黨派,只要你想參選,有資格就可以,我們關注如何取勝。他們談得很投機,將軍很看好這個敢想敢幹的年輕人,積極為他介紹關係,為他的競選鋪路搭橋,他們的合作愉快,並成了終身信賴的好朋友。

                當年的譚卓儀,是個來自社會底層的人,他們祖孫三代的移民奮鬥史,極具感染力,打動了選民的心。廣大選民就是需要這樣一個了解他們的疾苦、冷暖和安危,能夠代表他們切身利益的候選人。 1963年,譚卓儀成功當選為市議員,從此踏入政界,為少數族裔參政打開了一扇門,成為第一個打破種族隔閡的破冰人。

                他的當選成為當時轟動加州的政壇神話。作為一個毫無背景的中國第一代移民的兒子,譚卓儀在加州政壇上創造了奇蹟,至今無人超越,被譽為“華裔參政的先驅”。他總結自己的經驗時說:對於未知的領域,雖然有很多困難和障礙,但一個人若有恆心和勇氣,邊學邊用,勇往直前,就能克服苦難和挑戰,收穫成功和回報。

四,做個有高貴品格的人

                談到一個人的成功,譚卓儀多次強調人格(character)這個詞,他認為一個人要謙卑而且自信,不需要討人歡喜,但要受人尊敬。他無論是從政還是經商時都做到誠實,言而有信,廣結善緣。他常說黨派不重要,政府要做成事,必須兩黨合力相助才行。

                幾年前,身為共和黨人,他就跨越了黨派去支持民主黨的候選人江俊輝競選加州州長,為他背書。他認為選民投誰的票,要看候選人的真實的人格、能力和政策。他不僅自己捐款還幫助他競選籌款。

                譚老是一個非常傳統的人,他熱愛家庭,經常說他的成功離不開他妻子的鼎力相助,說他娶了比自己聰明的妻子。他第一個妻子多蘿茜(Dorothy)是個家庭主婦,情商很高,雖然沒有出去工作,但每當丈夫需要幫助,她都會挺身而出,想出辦法來解決困難。夫婦倆琴瑟和鳴,日子過得和和美美。但天有不測風雲,多蘿茜在他們風雨同舟48年後因病去世,臨終前,她還不忘把孩子們叫到床前,請孩子們幫爸爸再找一個老伴兒,她實在不放心丈夫一個人孤獨地生活。孩子們記住了母親的叮嚀,留心著合適的人選。

                有一次,譚老帶女兒們去夏威夷度假,在教堂裡遇到了一個圖書館員洛麗塔(Loretta)女士,兩人雖初次見面,卻彷彿是老朋友一般,相談甚歡。後來,雙方留了聯繫方式。在孩子們的撮合下,兩人走到了一起,喜結連理。洛麗塔是個心地善良的人,她對待譚老的孩子視如己出,相處融洽,他們的家庭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

                退休後的譚老依然十分忙碌,並充滿活力。他公司的生意都交給了孩子們打理,他是很多藝術、教育、健康和商業機構的董事會成員,到處去開會,還撰寫回憶錄。譚老興趣廣泛,才華橫溢,一有空就畫畫,彈鋼琴,拉手風琴,他還常去約朋友打高爾夫球、太極拳。

                譚老愛好美食,也擅長烹調,是個不錯的大廚,最拿手的是夏威夷風味的菜餚。每次家庭聚會他都大展身手,得到大家好評。基督教會的大餐廳也是他常常獻廚藝的地方,他曾和妻子和弟弟三人一起準備了150個人的午餐,令人讚嘆。

                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譚老早已看盡世事滄桑。他堅信只要心中有愛,就到處是天堂。在他87歲高齡時,完成了中英文自傳《一隻兔子的崎嶇的心路歷程:勇氣與恆心》,出版後還特地到中國的北京和上海舉行巡迴書展。

                譚老的一生就是一本精彩紛呈、高潮迭起的書,他的傳奇和才藝,引人入勝的人生故事,讓人驚嘆不已,也給我們很多後人以啟迪。讓我們這些移民,在美國這個充滿了夢想和追求的新大陸上,都有勇氣和智慧,迎接挑戰,勇於參政議政,有所建樹,進入主流社會。

(2022年 6月27日於聖地亞哥)

【作者簡介】王曉明,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公共管理碩士,紐約市大經濟學碩士,在美國上市公司和大學做財務經理,財務總監,文章散見於海內外報刊雜誌上和網絡上。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會員。

 

1111 copy

 

WeChat Image 20220627103721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