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8日,我來到佛羅裏達州的坦帕,一邊曬太陽,一邊帶著一群業余演員,排演我的話劇《劉錦濃甜橙》,這是楓香與坦帕灣中文學校傾情奉獻的新劇,擬於4月9日在南佛州大學首演。

百年來,美國東岸新英格蘭地區吃的橙子,主要產自佛羅裏達州。而佛州橙子的品種主要有瓦倫西亞、坦普爾和臍橙。其中瓦倫西亞橙,個大皮薄汁多,收獲季在2月到6月;坦普爾橙,容易剝皮和切開,味道香甜,收獲季節在1月到3月;臍橙,個大無籽,每年10 月到 1 月是采摘季。而鮮為人知的是,瓦倫西亞橙就是「劉錦濃橙」的通用名稱。是的,它與一位華人移民有關。

在我創作長篇小說《唐門》的數年中,挖掘和積累了近百名華人移民的精彩故事,其中有位叫劉錦濃的早期移民,竟是美國的先驅園藝家。1894年和1904年冬,位於美國南部的佛羅裏達州兩度遭遇自然天災大霜凍,95%的農作物被摧毀。據1925年《紐約時報》報道,果農出身的劉錦濃,憑借一已之力,培育出的一種抗凍新橙,為當年美國果樹栽培行業挽回數百萬美元損失。。也因此,他榮獲了1911年美國植物家協會頒發的行業最高獎項:懷爾德銀獎。我查過統計資料,自1873年至今150年裏,不到百人或機構獲此殊榮,劉錦濃是唯一的華人。他的抗凍橙子和葡萄柚一度成為佛羅裏達州中部的主食。

劉錦濃還是佛羅裏達西岸海濱城市奧爾德爾市的奠基人之一。在那塊土地上,美國汽車業先驅奧爾茲,在1918年親自命名了一條「錦農路」,您可以在谷歌地圖裏搜索到。

2000年,因為劉錦濃對佛羅裏達作出的重大貢獻,被佛羅裏達州務院認定為「偉大的佛羅裏達人」。顯然,大多數在美華人並不知道他的存在。

那麽,劉錦濃是何許人也,他是怎樣從當年的移民先驅隊伍中脫穎而出,成為美國社會眼裏受尊敬的質樸但知識淵博的「柑橘奇才」?

12歲到舊金山唐人街

1857年8月24日,劉錦濃出生於中國廣東一個叫龍安的小鎮。他的父母是種植柑橘和蔬菜的農民。劉錦濃有五個兄弟,他排行第三。

1869年,劉錦濃的四叔修完鐵路後回到家鄉,講述了加州的鐵路、洋房和其他生活細節,引發了10歲的劉錦濃對大洋彼岸的好奇心,他懇求父母,讓他跟著四叔去加州打工。父親最終同意了,並讓劉錦濃帶一卷絲綢,到達舊金山的唐人街後賣掉,作為他的生活費用。劉錦濃靠著單純的好奇心和倔強,第一次改變自己的命運!

1870年,劉錦濃跟著四叔到了舊金山,12歲的孩子能做什麼呢?也只能混跡於唐人街做小工謀生。然而,一年後,劉錦濃的命運,因為美國東岸一名叫辛普森的鞋廠老板的出現,迎來了他的第二次命運改變。

當劉錦濃落地美國西岸時,位於東岸麻塞諸薩州北部的亞當斯市,一名叫卡爾文·T·辛普森的44歲鞋廠老板正在焦慮和生氣,怎樣才能平息鞋廠工人持續了兩年的罷工呢?

三年前,卡爾文用大部分積蓄買下這個規模最大的鞋廠,然後改造成一座先進的「C.T. 辛普森製造公司。」他原以為新公司能讓自己事業騰飛。不料,那時美國工會組織卻從威斯康星州向全美各地悄然興起。辛普森鞋廠的員工來自世界各地,有蘇格蘭、愛爾蘭、波蘭、意大利、法國和匈牙利等族裔。由於公司使用了新機器,降低了勞動力成本,公司不再需要更多熟練工人,許多失業和即將失業的工人們向資本家辛普森表達了他們的不滿和擔憂。但辛普森拒絕理會他們的投訴。於是,工會號召工人們罷工。

卡爾文擔心再這樣下去,工廠就要關門。他從農民熬成資本家,用了20年時間光景,經歷了太多艱辛。他出生在美國東北部佛蒙特州的農民家庭。父親是個有一百英畝土地的小農場主,其中的45英畝是母親嫁過來時帶來的。卡爾文幾乎沒受過多少教育,但他有個好習慣,喜歡存錢存錢買書。卡爾文少年時期就在父親的農場打零工,經常將木材從他家四英裏外運到北亞當斯村。沿途中,結識了很多朋友。卡爾文20歲時,父親過世了。哥哥接管了家庭農場,卡爾文繼續在自家農場打工三年,並且結婚生子。這期間,卡爾文的堂兄在北亞當斯購買了一家鞋廠,卡爾文便幫助堂兄出售在破產拍賣中購買的一車皮鞋,那時他變成挨家挨戶沿街叫賣的鞋販。

堂兄看卡爾文能幹,就想給他一份全職工作。卡爾文拒絕了這個提議,他製定了自己賣鞋的計劃。1850 年,辛普森家族賣掉了家庭農場,搬到北亞當斯市開鞋店。卡爾文拿了自己的那份錢,1851年,他在馬薩諸塞州北亞當斯的大街上投資了自己的鞋店。而且兩年內,他開始在店面正上方的房間裏生產自己品牌的鞋子。1869年,他買下當地最大的舊製鞋廠。可是用什麽辦法能解決罷工問題呢?

1869年,橫貫東西大陸的鐵路在猶大州合攏後,一萬多鐵路華工突然失去工作。由於華工們修鐵路的口碑極好,所以那些有技能的華工,很快被分流到美國各地的鐵路線上繼續當修路工或養路工,也有的留在加州開荒造田,有的當了伐木工,有的去了南方種植園替代剛剛獲得自由的黑奴,還有的被招募到新澤西的蒸汽洗衣廠工作。

1870年,卡爾文辛普森專程趕到新澤西蒸汽洗衣廠,向老板了解使用華工的情形。老板對華工贊不絕口,評價他們勤勞而順從,絕對是模範工人。受到鼓舞的卡爾文立即派廠長,到西海岸招募來75名華工,同時毫不手軟地解雇了罷工者。

這一舉動,激怒了鞋廠工會成員們的憤怒,也成為1882年《排華法案》出臺的一個導火索。辛普森鞋廠因此被媒體推向全美輿論的風口浪尖。

1872年,辛普森鞋廠又從西岸引進50名年輕的華工,年僅13歲的劉錦濃是其中一員。他不知道馬薩諸塞州北亞當斯在地圖上的位置,也不知道它離舊金山有多遠。但是他勇敢地走出舊金山,與鞋廠簽訂了8年勞務合同。

馬薩諸塞州從來沒有人見過這樣穿戴的人,他們穿著傳統服裝,身後拖著一條大辮子。各地的商人都想看看辛普森招募來的這兩批華工表現如何。結果,辛普森開心了,華工們聰明能幹,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學會了製造皮鞋,而且性格安靜溫順。

趕走了罷工者,北斯亞當斯城市居民擁抱了遠道而來的華工。這個城市居民大都信奉基督教。他們非常尊重這些陌生的異鄉男子具有的品質:安靜、謙虛、禮貌、輕聲細語和勤奮。然而他們也觀察到,年輕的華工們沒有什麽信仰(其實是佛教徒),業余時間除了放風箏,就是聚在一起玩篩子賭博。於是,城鎮居民們每到周日,就排著長隊教孩子們英語和讀《聖經》,由於誌願者人數眾多,每個華工都有自己的導師。

劉錦濃在主日學校的課堂上,遇到了自己的導師芬妮.伯林格姆小姐,他怎麽都沒想到,芬妮的出現,對他的一生產生了重大影響。

 1828年,伯林格姆小姐出生於北亞當斯一個富商之家。她的堂兄安森伯林蓋姆(中文名蒲安臣)是 1862 年至 1867 年間的美國駐華大使。芬妮接受過數學和植物學專業的教育。由於體弱多病,她終生未婚,日常的職業是在家做私人教師,主要輔導準備進入大學的學生。

    芬妮年長劉錦濃29歲,作為誌願者,她一對一地教劉錦濃英文、繪畫,以及讀誦《聖經》。

    久而久之,芬妮發現她的這位小學生,在植物方面有出眾的天賦,懂得如何異花授粉和嫁接,這讓她喜出望外。她不僅引導劉錦濃皈依了基督教,還說服年邁的父親,讓劉錦濃住進伯林格姆家中。因為,芬妮小姐自己有一個長滿奇異植物的溫室,伯林格姆家族也有一個大花園需要有園藝技能的年輕人幫忙工作。於是,劉錦濃每天進出伯林格姆家辛勤工作。1877 年,芬妮幫助劉錦濃在北亞當斯入籍美國公民。劉錦濃成為早期加入美國籍的華裔。1880年,辛普森鞋廠與華工的合同已經結束。大部分人離開北亞當斯返回舊金山,辛普森為華工們支付單程火車票。有幾名華工則留在了馬薩諸塞州,他們從波士頓南站出來,就地支起帳篷,成為波士頓最早的唐人街創始人。而劉錦濃則留在了伯林格姆家,繼續打理植物園。

1884年,劉錦濃患上了肺結核病。這種疾病在那個年代是新英格蘭地區的流行病,無藥可醫,許多人因此失去生命。醫生診斷,劉錦濃最多只能活一年,除非他遠離馬薩諸塞州寒冷的氣候,到溫暖的地方養病。於是劉錦濃決定回到地處亞熱帶的故鄉。一晃,他已經離家15年,那個親切而模糊的童年生活的地方,常常出現在他的夢中。在鞋廠打工的8年,他積攢了近4000美金,他用其中很大一筆錢,購買了一百多本宗教和植物學方面的書籍。他想,如果能活下去,就一邊在家鄉做傳教士,一邊居家做果農,這兩件事都是他最喜歡做。

1885年,劉錦濃坐火車返回舊金山,然後從那裏乘船到香港,再坐船回到家鄉。

28歲的劉錦濃,早已剪去長辮,穿著西裝,白襯衣,他還沒意識到,即將面臨著一場重大的文化沖突。父親已經去世,奶奶和侄兒也餓死。信奉佛教的母親,帶著他跪拜列祖列宗。但第二天再讓他去祭拜父親亡靈時,劉錦濃拒絕了,他說自己只拜上帝,他的基督思想,已不符合中國風俗。母親很生氣,她堅持遵循中國傳統,為兒子安排一樁婚姻。劉錦濃對此一無所知,在婚禮前一晚,他逃跑了。他認為,對女孩而言,嫁給一個即將死去的男人很不公平;對自己而言,與一個素不相識的女子過一生,也很不公平。他的逃離,給他的家人帶來了極大的恥辱,家族長老把劉錦濃的名字從族譜上刪除,永遠不允許他邁進家門,母親與他斷絕關系。

四個半月的回國旅程,變成一段不愉快的回憶,自此,劉錦濃再也沒有回過故土。

劉錦濃帶著他的一百本書藉,從香港啟程,乘船返回美國。那時,《排華法案》已經生效,華工不得入境。劉錦濃從舊金山給芬妮·伯林格姆打了電報,要求回到她在北亞當斯的家。芬妮小姐不得不偽造文件,將劉錦濃列為計劃在馬薩諸塞州開店的商人。

在迪蘭的歲月

在劉錦濃離開期間,芬妮家族在佛羅裏達州的迪蘭購買了一處房產作為冬季住宅,她邀請劉錦濃直接趕到迪蘭,與她的家人一起為農場工作。

    迪蘭是美國佛羅裏達州中部位於奧蘭多和代托納灘中間的一座城市。一名叫亨利迪蘭的人,於1876年最先來到這裏,他發現了眾多農業和旅遊資源,於是雇傭勞力在此開墾荒地、興修建築物和街道,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迪蘭於1882年建市,1887年成為沃盧西亞縣的縣城。迪蘭也是佛羅裏達州第一個使用電的城市。亨利迪蘭於1883年創建了佛羅裏達第一個私人大學——迪蘭學院。1885年迪蘭學院轉手給了亨利的朋友約翰史丹森,學校也於1889年改名為史丹森大學。

與劉錦濃重逢後,芬妮收養了劉錦濃為自己的兒子。他稱她為「芬妮媽媽」。雖然劉錦濃是芬妮的正式養子,也深受家人喜愛。但按當時的習俗要求,由於種族差異,劉錦濃更像是尊貴的家庭園丁。

從1886年開始,劉錦濃和芬妮的妹夫在佛羅裏達州種植柑橘樹。1888年,劉錦濃繁殖了玫瑰和其他花卉和水果。他通過操縱授粉過程,培育出了比其他品種早一個月成熟的蘋果,以及晚熟桃子。他還培育了一種成簇生長的番茄植株。

劉錦濃通過觀察蜜蜂在樹林中的工作對柑橘進行異花授粉。1892年,他在葡萄柚方面的園藝努力帶來了單獨長在樹枝上耐寒,落果慢,更香的葡萄柚品種。

生活變得艱難

然而,1894年 12 月到1895 年2月期間,佛羅裏達州遭受了歷史上最嚴重的大冰凍。佛羅裏達州 95% 的柑橘園都消失了,包括劉錦濃和芬妮妹夫的柑橘園。

在這個節骨眼上,芬妮的妹夫死了。芬妮的妹妹傷心過度,回到北亞當斯,再也沒有回到佛羅裏達。大霜凍這年,芬妮已經66歲,她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冬天時,她到佛羅裏達避寒;夏天則到北亞當斯避暑。只剩下劉錦濃獨自留在迪蘭打理農場。

劉錦濃很孤獨。某天,劉錦濃從一只鷹嘴裏救下來一只受傷的小公雞,從此,小公雞跟與形影不離,成為他的寵物。另外,他的兩匹馬也是他忠實的夥伴。

一次,劉錦濃爬到樹上摘橙子時摔下來,乘馬車回家時,又被從馬車裏甩出去,摔斷了臀部。從此他永遠拄著拐杖走路。

1903年,庇護劉錦濃20年的芬妮小姐病逝。劉錦濃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親人,同時也合法地獲得了迪蘭的伯林格姆家族財產,並獲得了一萬美元現金。

劉錦濃橙子

1904年春天的一場晚霜再次摧毀佛羅裏達州的橙子作物!智慧的劉錦濃開始培育一種抗凍橙子,來挽救他和鄰居們活下去。經過5年的努力,1909年,劉錦濃推出抗凍橙子。這使他獲得「柑橘奇才」和「植物精靈」的美譽。「劉錦濃橙」,它在佛羅裏達炎熱的夏天成熟,而不是在冬天結果。通過改變橙子的生長周期,它可以避免破壞性的春季霜凍。使這種橙子成為今天所有佛羅裏達柑橘種植者的現代橙子的基礎。

1911年,劉錦濃因其對園藝領域的傑出貢獻,獲得美國果樹學會頒發的懷爾德銀質獎章。這是該獎章首次授予柑橘類水果。劉錦濃在美國這片土地上創造了歷史。

劉錦濃出名後,每年都有幾百上千的遊客來到他的橙園訪問取經。劉錦濃總是無償地將自己的勞動成果慷慨分享給來訪者和四鄰。他有自己的道德準則,他信奉公正和奉獻的原則。他常說,「沒有人應該為自己而活在這個世界上,而應該為後來人做好事。」

劉錦濃堅守自己的信仰。他在果園裏建造了一座戶外小教堂,並邀請所有來訪的人與他一起祈禱。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好人,鄰居們評價他是一個簡單的人,一個守信的人!

劉錦濃培育出的橙子,為美國社會挽回數百萬損失,他自己也應該變得非常富有,但這位園藝天才,在經商方面卻是失敗者。在與商人合作中,他總是被騙,幾乎破產。幸虧朋友、鄰居和一些果農們的幫助,才讓他保住了芬妮留下來的農場。

劉錦濃——奧德馬爾市的奠基人之一

蘭塞姆.奧茲被譽為美國的汽車的發明先驅。1913 年,這位百萬富翁從密歇根來到迪蘭,向劉錦濃求助。他希望劉錦濃為他規劃一個理想的農業園區。

原來,奧茲剛剛在坦帕灣北端的皮內拉斯縣購買了超過 37,000 英畝的土地。 他想開發一個新型的海濱城市。奧爾茲誠邀大名鼎鼎的劉錦濃,幫他完成園藝項目部分。劉錦濃不可能拒絕這個邀請。他一生最大的熱愛都獻給了園藝事業,雖然他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他欣然前往皮內拉斯縣,用兩年時間,幫助汽車大王在他的農場種植辣椒、西紅柿、玉米、劍蘭和葡萄等。

奧茲非常滿意劉錦濃的傑出成就,1917年,他親自以劉錦濃的名字命名了一條「錦濃路」。

「錦濃路」作為奧德馬爾市的地標存在了77年。然而,1994年,市議會屈服於開發商的壓力,將這條路更名為 「商業大道」。當時的市議員貝佛蘭極力反對,認為這條路是有歷史的,不應該就此消失。他聲稱,如果他當了市長,一定要把這條路恢復。

十年後,貝佛蘭果然競選成為奧德馬爾市的市長。一上任,他就努力將這條路恢復為原來的名稱。但律師發現原始開發商的合同不允許更改。貝佛蘭市長就在「商業大道」旁邊重新命名了 「錦濃路」。如果您有機會到這座城市,您可以找到這條路。

1925年6月3日,劉錦濃病世。他的鄰居朋友們,將他葬於佛羅裏達州迪蘭的奧克代爾公墓。當地報紙為他刊登訃告,並贊揚他的園藝成就。當地數百人參加了他的葬禮。事後,人們才發現,他有一抽屜的支票未兌現過。有人說他可能不知道應該怎麽做;也有人說,他誤以為這些支票是朋友們送的一種禮物。我家工程師認為,劉錦濃讀書逾百,連支票兩個字都不知識嗎?他認為,劉錦濃視金錢為糞土。因為他的心思全在植物研究上,錢對他沒什麽用。

1930 年,一位紐約歷史學家來到迪蘭,到劉錦濃墳墓前祭拜,並在他的墳墓上放了一塊青銅碑,作為標記。

1933年費城的世界博覽會上,以及1939年紐約的世博會上,劉錦濃的雕像,被擺放在佛羅裏達展廳的門口。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故事也被人遺忘了。

1999年10月15日,「劉錦濃紀念花園」在迪蘭落成。這是一個涼亭,位於劉錦濃每周日早晨舉行祈禱儀式的橙園裏。亭子裏有他的半身雕塑和紀念碑。牌匾上寫著:「劉錦濃,「柑橘精靈」。壁畫中,劉錦濃抱著他最寵愛的公雞,身後是他培育的甜橙。

 (張西)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