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规模最大的新冠肺炎疫苗研究揭示您面临的实际健康风险
【《华人》传媒编辑王惠豫 2024年2月22日】全球最大的疫苗安全性研究发现COVID-19疫苗与涉及大脑、血液和心脏的健康状况略有关联。
国际研究团队强调,患上这些疾病的几率仍然非常低。值得注意的是,广泛的研究显示COVID-19疫苗可以有效防止严重疾病、死亡和长期COVID症状。
在八个国家的近1亿COVID-19接种者中,通过比较接种后观察到的13种特定疾病的发病率与根据先前率或这些疾病的“背景风险”(在没有COVID-19疫苗的情况下这些疾病预计会发生的率)的预期发病率,研究发现了潜在的与疫苗有关的安全信号。
作者在其发表的论文中写道:“接种后42天的风险与多数结果的背景风险大致相似。”
作者表示,他们的多国分析证实了COVID-19疫苗与心肌炎、心包炎、吉兰-巴雷综合症(Guillain-Barré syndrome)和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之间的已知联系。但由于这项研究的庞大规模,他们也更有可能发现以前的研究可能忽略的更为罕见的安全信号。
自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3月11日宣布COVID-19大流行以来,近70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其中包括100多万人在美国。已经接种了超过135亿剂COVID-19疫苗,全球至少有70.6%的人口接种了至少一剂。
疫苗推出通常会在临床试验中排除危险的副作用后,发现常见和中等副作用。但即使在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中,极其罕见的副作用也可能未被发现。
作者写道:“这个前所未有的情况强调了对疫苗安全性进行全面监测的迫切需要,因为与COVID-19疫苗相关的极其罕见的不良事件可能只有在向数百万人接种后才能显露出来。”
他们的研究在接种病毒载体疫苗(如阿斯利康),或mRNA疫苗(如Pfizer -BioNTech)后的42天内寻找观察到的安全信号。使用COVID-19疫苗推出之前的健康数据集来确定在疫苗推出之前在普通人口中预期发生这些疾病的率,并且观察到的率来自于接种后的同一数据集。
在病毒载体疫苗接种后,研究团队发现了吉兰-巴雷综合症病例的显著增加;这是一种罕见的影响神经的免疫系统障碍。在接受这些疫苗的群体中,预期有66例病例,观察到了190例。在mRNA疫苗后没有看到这种增加。
在接种阿斯利康疫苗的第一剂后,69例事件中观察到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一种大脑血栓)的风险比预期高3.2倍,而预期为21例。在辉瑞疫苗的第一剂后,风险高出1.49倍,第二剂后高出1.25倍。
2021年3月,一些欧洲国家暂停使用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因为观察与预期分析确定了血栓形成伴血小板减少症状作为安全信号。
在mRNA疫苗接种后,分析发现了一种称为心肌炎的心脏炎症的风险,观察到的发病率在Moderna疫苗的第二剂后最高。这些疫苗指导细胞产生一种类似于SARS-CoV-2病毒的蛋白质,使免疫系统能够提前了解,并促使其产生抗体以保护身体。
在极少数情况下,这种免疫反应可能导致心肌炎。尽管COVID-19疫苗引起的情况大多数是轻微的,但已发生28例死亡。
在接种mRNA疫苗的第一剂后,心包炎的风险(心脏周围组织的炎症)比预期高出1.7倍,第四剂后则增加到2.6倍。
在病毒载体疫苗后,发现了横贯性脊髓炎(脊髓部分的炎症)的潜在安全信号,以及在两种类型的疫苗后出现的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大脑和脊髓的炎症和肿胀)。
与预期的两例相比,接种mRNA疫苗后观察到了七例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Kristýna Faksová,是丹麦流行病学研究部门的流行病学家,她表示:“这项研究的受试者规模增加了发现罕见潜在疫苗安全信号的可能性。”
“单一的地点或地区不太可能有足够大的人口来检测非常罕见的信号。”
疫苗通过防止COVID-19大流行的传播拯救了无数生命,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安全和有效的。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英国的每个人都完成了全程疫苗接种,大约有7,180例COVID-19的严重结果(包括死亡)在40,393例中可能已经避免了。
全球疫苗数据网络(GVDN)的传染病学家史蒂文·布莱克表示:“我们正在进行一系列研究,以深化我们对疫苗的理解,以及如何使用大数据来理解疫苗的安全性。”
任何人都可以在GVDN的交互式数据仪表板上查看这项分析的方法和完整结果。
这项研究已发表在《疫苗》杂志上。
(来源:Science Alert)
# # # # #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请点击: 主页 (wechineseus.com) 浏览本网站更多的新闻和内容
请关注《华人》媒体的推特帐户: https://twitter.com/wechineseinus (https://twitter.com/wechineseinus)
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