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传媒编辑 王惠豫 2025年2月23日】新冠疫苗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但一小部分人报告在接种疫苗后出现长期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为 “疫苗后综合症”(PVS,Post-Vaccination Syndrome),目前尚未被医学权威机构认可,其成因也知之甚少。如今,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该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供了有关其潜在生物学机制的早期见解。

由耶鲁大学的岩崎明子(Akiko Iwasaki)和哈兰·克鲁姆霍尔茨(Harlan Krumholz) 领导的一项新研究于2月19日发表在MedRxiv,探讨了疫苗后综合症患者的免疫系统差异。研究人员分析了42名具有疫苗后综合症症状的个体的血液样本,并将其与22名接种疫苗后无异常反应的个体进行了对比。

“这项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我们需要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耶鲁医学院免疫生物学斯特林教授岩崎明子表示。“但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丝希望,也许未来我们能够找到用于 PVS 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研究发现了什么?

疫苗后综合症的症状包括运动耐受不良、极度疲劳、脑雾、失眠和头晕,通常在接种疫苗一两天内出现,并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加重。为了寻找可能的病因,研究人员检查了这些患者的免疫反应。

研究发现,疫苗后综合症患者的免疫细胞存在显著差异,例如:

  • 效应 CD4+ T 细胞水平较低
  • TNF-alpha+ CD8 T 细胞水平较高

此外,那些从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疫苗后综合症患者, 其针对病毒刺突蛋白的抗体水平较低,这可能与他们接种疫苗的剂次数量较少有关。

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发现之一是,某些疫苗后综合症患者体内的 SARS-CoV-2 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在接种疫苗 700 多天后仍然存在。通常情况下,刺突蛋白会在几天内被清除,但在这些患者体内,它竟然持续了数年,这种情况与长期新冠(Long COVID)患者的表现相似。

“在这么晚的时间点仍然检测到刺突蛋白,这让我们感到惊讶。”岩崎明子说道,“我们尚不清楚刺突蛋白的水平是否直接导致了慢性症状,因为也有一些疫苗后综合症患者体内没有可测量的刺突蛋白。但这可能是导致该综合症的某种机制。”

下一步是什么?

克鲁姆霍尔茨认为,疫苗后综合症可能与其他感染后综合症类似,不同患者可能因不同的生物学机制而产生症状。

“有些人可能由于免疫功能失调而发展为慢性症状,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因病毒再激活(viral reactivation)而受到影响。”他说,“我们需要仔细绘制这些不同的生物学路径,以了解每种情况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一研究结果也引发了关于 如何改进未来疫苗 以减少潜在副作用的问题。岩崎明子指出,如果 持续存在的刺突蛋白 是导致疫苗后综合症的因素之一,那么靶向治疗(如单克隆抗体)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她表示:“如果我们能确定为什么刺突蛋白在某些人群体内长期残留,也许我们可以找到清除它的方法——这或许能帮助减轻疫苗后综合症症状。”

(耶鲁大学新闻稿:《疫苗后综合症的免疫标志物指明了未来研究方向》Immune markers of post vaccination syndrome indicat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耶鲁大学研究报告:《COVID-19疫苗接种后慢性疾病相关的免疫学和抗原特征》 Immunological and Antigenic Signature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Illnesses after COVID-19 Vaccination  )

(来源:Business Today, Yale News)

# # # # #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请点击: 主页 ( https://wechineseus.com ) 浏览本网站更多的新闻和内容

请关注本网站在X (推特)的账户: https://twitter.com/wechineseinus

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