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传媒编辑2025年4月6日】​成千上万对特朗普总统治国方式感到愤怒的民众于星期六在美国各地的城市举行了游行和集会,这是自这位共和党人上任初期引发震惊之后,反对运动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示威行动,试图重新找回失去的动能。

这场名为 “住手!”(Hands Off!)的抗议活动由150多个组织在全美50个州的1,200多个地点发起组织,包括民权组织、工会、LGBTQ+权益倡导者、退伍军人以及选举维权人士。集会整体上是和平的,目前没有收到逮捕的即时报告。

从纽约曼哈顿中城到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抗议者,包括在多个州议会大厦前,抨击特朗普总统和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在政府缩编、经济政策、移民和人权等方面的行为。在西海岸,在西雅图标志性的太空针塔下,抗议者高举写有“反抗寡头政治”标语的标语牌。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和加州洛杉矶,抗议者高呼口号走上街头,在洛杉矶则是从波斯菁广场游行至市政厅。

示威者表达了他们对政府解雇数千名联邦雇员、关闭社会保障局服务窗口、实际上让整个机构停摆、驱逐移民、削减跨性别者保护措施,以及削减医疗项目资金的愤怒。

2025 04 06 hands off 2

马斯克是特朗普的顾问,掌管特斯拉、SpaceX以及社交媒体平台X,他还是新设立的“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负责人,在这场政府精简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声称自己为纳税人节省了数十亿美元。

当被问及对抗议的看法时,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特朗普总统的立场十分明确:他将始终保护符合资格的民众享有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相比之下,民主党的立场是把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的福利提供给非法移民,这将导致这些项目破产,并压垮美国老年人。”

数千人走上圣地亚哥市中心街头,参加“住手”抗议游行

2025 04 06 hands off 3

周六,数千人聚集在圣地亚哥市中心,抗议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这是该县及全国多地同步举行的抗议活动之一。

抗议者在中午前聚集在市政广场。圣地亚哥北郡“不可分割”组织(Indivisible North County San Diego)的理查德·坎农(Richard Cannon)告诉城市新闻社:“游行开始半小时后,一切进展顺利。”

“看起来人很多,氛围也很好,”他在一条短信中写道。

一位消息人士告诉城市新闻社,大约有2000人已经聚集在金厅前的市政广场上,而距离游行开始还有将近一小时。预计到当天结束时,参与人数将高达1万人。

第51选区国会众议员萨拉·雅各布斯(Sara Jacobs)也出席了集会,并对KPBS表示,向特朗普政府施加公众压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这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这是关于现实中的人们以及这些政策对他们造成的真实影响,”雅各布斯说。“我们今天在这里看到的这种全民动员,都是一些普通人——我甚至不知道他们是否投票给了卡马拉·哈里斯,或是投给了我——但这正说明这些政策正在对现实中的人们造成真实影响。而我们持续发声,让我们的声音被听见,是目前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

(来源:AP, KPBS等)

# # # # #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请点击: 主页 ( https://wechineseus.com ) 浏览本网站更多的新闻和内容(https://wechineseus.com) (https://wechineseus.com)

请关注本网站在X (推特)的账户: https://twitter.com/wechineseinus (https://twitter.com/wechineseinus)

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