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今年的感恩節,我要把我的感謝獻給我的弟弟馬強和弟妹曉婷。

且不說多年來他們對我生活各方面的照顧,僅僅在我學車、練車、考車、買車這一系列過程中曾經給予我的無私無畏的幫助,也讓我永遠心存感激之情。

六年前,我從大陸來到美國。像每一個初來乍到的人一樣,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學開車。

當時弟弟剛從法學院畢業,正忙著準備律師資格考試。但他還是擠出大量的時間,教他這個笨姐姐學開車。

他先帶我去車管處(DMV)考了筆試。當開始通過後,他非常高興地馬上帶我到就近的大體育場學開車。按他的話說“找找感覺”。

這可真是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感覺啊!

在國內騎自行車慣了,再加上慢性子,騎車總愛慢騰騰,享受那種優哉游哉的感受。一旦換了開汽車,那就是完完全全的兩碼子事。剛開始我只能開到每小時五英里的速度,當弟弟要我試試加大油門到二十英里時,我頓時覺得兩耳生風,好像騰雲駕霧般飛了起來。眼前的一切都變得暈暈乎乎,越想避開的東西越是朝著那裡撞。弟弟笑起來,說我還沒有一點方向感和速度感。

隨著練習,感覺漸漸好點了,弟弟開始教我上路。第一次上路是從體育館開回家,僅僅四、五英里的距離,我卻覺得怎麼都到不了家了。來來往往的車輛讓我眼花繚亂,路邊的交通指示牌飛快地衝過來,沒有等看清路名就已經開車闖了過去。該朝右拐的偏偏拐到左邊,一不小心還開到對面的車道上。好不容易挨到家,衣服早濕透了,涼涼地貼在後背上。不記得怎麼回到家,從哪條路回的家,只記得一路上弟弟給我講了一個又一個笑話,只想讓我放鬆一些。

印象更深刻的是那次和弟弟開車去洛杉磯。他考過律師資格後決定到那裡開業,於是讓我陪著他去看辦公室,正好借這個機會練練車。那是我第一次上高速公路,當時的緊張程度不言而喻。最可笑的是,手怎麼都不聽使喚,車在一條車道上行駛,一會擦了左邊線,趕快往右挪;一會又擦了右邊線,馬上再往回打。一路扭來扭去,無法穩穩當當照直開。弟弟開玩笑說,你開這一趟等於去了兩次洛杉磯。

當時我不知道也顧不及考慮弟弟陪我開車的感受,直到幾年以後的今天,當我乘坐一位初學開車朋友的車時那種擔驚受怕的感覺,才讓我對弟弟當時的感覺有了理解。他坐在旁邊陪我開車,那種緊張程度肯定是難以言表的,沒有相當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人哪敢教車,特別是像我這樣的“車盲”?為了這個笨姐姐他真是抱定了豁出去的決心。這是多麼可貴的手足之情啊!

為教我開車,弟弟不知付出多少寶貴的時間。他從小是急性子,但教我開車從來沒有發過脾氣。倒是我這個大姐卻時不時發點小神經,鬧點小情緒,想想真有點不好意思。

後來弟弟搬到了洛杉磯,開始了繁忙緊張的創業階段。弟妹很順利地一次考上駕照。自此教我學開車的“責任”似乎順理成章地由她接了過來。我當時在聖地亞哥跟著一個駕校老師學習。我覺得那位老師脾氣不好,缺乏耐心,跟他學反而更緊張,幾次都想打退堂鼓。她極力推薦我去洛杉磯跟教過她的老師接著學。每次都為我聯繫教車的時間,等我到了時,她早已把支票開好放在那裡,讓我交給老師。從學車到考車總計起來,弟弟弟妹為我花費了至少五百美元,這在當時確實是筆不小的費用。

更難能可貴的是,我剛剛考上駕照,弟弟就緊鑼密鼓張羅著為我在洛杉磯買了輛相當不錯的二手豐田。可我人在聖地亞哥,他不放心讓我一人來開車,決定和弟妹二人把車給我開過來。於是弟弟帶著孩子在前邊開一輛車,弟妹開著我的車跟在後邊。弟妹儘管順利地考過了駕照,但在此之前從沒上過高速公路,更不用說開這麽遠的路程了。但為了我她二話沒說,咬著牙堅持開了過來。當我接過我的新車,看著弟弟弟妹那緊張又高興的神情,眼淚奪眶而出,我為自己有這麽好的弟弟弟妹而慶幸萬分。

我算不上是個笨人,但學開車卻顯得特別不開竅。學開了無數次,除了弟弟教我,以後又跟了兩個駕校專職老師學習,路考持續兩年考了六次,總算是拿來這個小小的駕照。僅從這個讓我很尷尬的記錄上,也可以看出我的弟弟和弟妹為我學車所付出的勞動和心血。

一眨眼功夫,考過駕照已經四年了,現在我的車技已相當嫻熟。每當我自由自在地開著車,奔馳在寬闊的高速公路上,心裡總是暗暗想著:是我的弟弟和弟妹幫助我解放了自己,給了我在美國享受生活的行動自由,使我不至於像有些人那樣因為不會開車,永遠被困在狹小的生活圈子裡。

謝謝你們,馬強和曉婷!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