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時候,沒有什麼比家人更重要的了。自從這場大流行開始以來,我有一些額外的時間來挖掘一些幾十年來沒有撣掉的舊照片。在那裡,我找到了這張1984年的照片。這張照片是我已故母親家族歷史上最快樂的照片之一。

它既歡樂又痛苦,背後有一個漫長而痛苦的故事。我會嘗試讓它變得簡短,但對我來說,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我的外祖父(蘇本炎)是最左邊那個笑容滿面的人。這個故事要從他開始。二戰後,我的外祖父離開中國前往台灣,在台北附近著名的金瓜石地區的金礦擔任專案經理。我的祖父有一個善良而慷慨的靈魂,當時他來自一個相當富裕的家庭,他會過於慷慨地將自己的收入送給那些他認為不那麼幸運或不如他富裕的人。故事是這樣的,如果他的朋友想買一把雨傘但買不起,我的外祖父就會買兩把給他。我相信他也會向有需要的人借出大筆錢。他這些事蹟傳到了我的外祖母(蘇張愛芳)那裡,你可以在這張照片中看到她戴著棕色的披肩。她就帶著一歲的母親(徐蘇孝純),縱使我的外祖母當時仍正餵奶期間,仍勇敢地乘船到台灣去見我的祖父,以便「管理」他,讓他不那麼浪費。於是,我的外祖母留下了她的兩個兒子(蘇孝麟和蘇孝彥)。

在這張照片中,外祖母在旁邊抱著我外祖父的祖母,她戴著眼鏡,照顧著舅舅們等待祖父母的回來。我的外祖母以為她會在那裡待幾個月,糾正我的外祖父的錯誤,然後回到中國的兒子們身邊。沒問題,越快越好。她希望一兩年後,我的祖父也能完成在台灣的工作,搬回中國,在家鄉找個當地的工作。

然後災難降臨了。那是1949年。我的外祖父母不知道的是,國共戰爭爆發。我的外祖父母所在的台灣和他們的兒子與我在中國的外曾祖母之間的所有聯繫突然被切斷了。我的外祖母無法返回中國與她的兒子們團聚。他們認為這只是暫時的。但幾天變成了幾週。幾週變成了幾個月。幾個月變成了幾年。幾年變成了幾十年。30多年過去了,他們的兒子發生了什麼事,卻沒有任何消息。每當我看到外祖母的照片時,我都會在她臉上看到不可磨滅的痛苦和擔憂的皺紋。我只能想像她一定遭受過的痛苦和心痛……折磨的夢想和不眠之夜,想知道她的兒子們發生了什麼事。

在中國的那些年,過得並不好。文化大革命(造成數百萬人死亡)到中國的大饑荒(造成數千萬人死亡)的劇變。事實上,我父親的曾祖父母在1960年代的飢荒因而餓死。中國和台灣之間的所有通訊再次被切斷。因此,我的外祖父母縱使聽到恐怖的消息,也無能為力,無法獲得任何有關兒子和家人狀況消息。他們的兒子,我的舅舅們,基本上都失蹤了。然而,正是我外祖父當初的慷慨精神無意中將我外祖父的祖母、母親和後來出生的兩個舅舅,從幾十年的殘酷生活中拯救了出來。

 

 

1980年代初,奇蹟發生了。中國准許台灣之間的接觸,以顯示關係上的緩和。現階段,中國只允許信件往來。我的外祖父瘋狂地寫信給他在中國認識的每一個人,想知道他的兒子們現在到底怎麼了,但始終沒有收到任何回覆。直到三十年後的某一天,一封信到達,宣布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他的朋友知道他的兒子們下落,並報告說他們存活了下來!他們在我80多歲的外曾祖母的照顧下,在中國度過了艱難的幾十年。我的外祖父匆忙地寫了一封感謝信,試圖與外祖母及失散三十多年的兩個兒子重新聯繫上。經過多次通信,他獲得了他們的地址,並安排與我的外祖母一起飛往中國,成為在長久分裂下後第一批團聚的家庭之一。由於台灣政府禁止其公民前往中國大陸,許多政府官僚機構和繁文縟節阻礙了他們,這種禁令一直持續到1987年。由於我的外曾祖母身體狀況不佳,我的外祖父母鼓起勇氣地決定他們無法等待那麼久的時間,即使違反了法律,且必續承擔可能發生的任何後果和餘波效應,他們瘋狂地進行了違反規條的下一步。我的外祖父安排前往泰國,然後搭乘轉機航班經香港到達最終目的地中國。我只能想像他們在飛往中國的航班上是如何地思緒萬丈,他們不僅真切的回到了自己的故土(雖然違反法律),而且回到了他們失散已久的家人身邊,然而那些逝去的過往時光已回不來。時隔三年半,他們終於在1984年秋天再次踏上中國,經歷漫長的過程最終探望在湖南省探望焦急等待的家人。

從我聽過的故事來看,當他們終於團聚的時候——當外祖父終於見到失散多年的母親,外祖母終於見到失散多年的兒子時,壓抑了35年的淚水終於潰堤了,不段湧出的是喜悅的淚水也是無法平息的渴望和遺憾。奇蹟般地找到了你以前認為永遠失去的東西,那所流露出深切而發自內心的淚水。儘管後來受到了懲罰和政府不間斷地騷擾,但幸運的是,因為不到一年後,1985年的夏天,我的外曾祖母過世了。她去世前最熱切的願望之一就是能最後一次見到她心愛的兒子,她很幸運地做到了。也就因為我的外祖父努力地想要再次見到他的母親和兒子。

在過去的35年裡,我外祖父的母親和兩位舅舅講述了那個時代的故事,內容充滿著艱辛和貧困。儘管他們在文化大革命和飢荒中倖存下來,但他們還是失去了他們所擁有的一切家產。再一次,在照片中,照顧我失散多年的舅舅的外曾祖母是中間那個戴著眼鏡和帽子的虛弱的人,對我來說她真是個狠角色,不僅因為她獨自照顧兩個小男孩,還因為她裹著小腳。現在,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裹小腳」,去搜尋一下你就會知道,這是幾個世紀以來中國婦女所遭受的也已被禁止的野蠻做法。在女孩們年輕時大多在違背她們的意願下進行這種行為,就因為當時社會普遍接受這樣的行為和瘋狂的審美標準,其中包括慢慢地使腳骨折和變形,以至於連走路最終都變成了一件痛苦的事。現在的女性認為高跟鞋很糟糕!照片中還可以看到我的大舅舅站在中間後面,他的兒子站在最前面。我的二舅舅在右邊,站在左前面的是他的女兒Sheila 蘇尚嵐(藍色夾克)和Sharon 蘇尚岑(紅色襯衫),她們旁邊的男孩是大舅的兒子。儘管他們的成長經歷很艱難,但我的曾祖母還是確保兩個兒子都接受了教育。事實上,二舅舅(蘇孝彥)顯然是一位真正的天才,他在學校成績優異,完全有資格進入中國最好的大學。然而,命運為他設置了另一個障礙,共產黨政府注意到他的父母仍然居住在敵國台灣,取消了他對他夢想的大學的錄取。這是不公平的,我知道他對此感到非常沮喪。他確實不情願地在政府選擇的學校繼續深造,並成為一名教師。所有人都知道,這遠低於他的潛力,但他卻無能為力。

1984年,我的外祖父母訪問中國時,發現這位二舅舅有的大女兒蘇尚嵐Sheila,似乎繼承了他的大部分天賦。事實上,她在中國的一所天才學校就讀,這對10億人口來說意義重大。蘇尚嵐後來告訴我,無論她多麼聰明,她永遠無法超越她父親的聰明才智,這表明了她在這方面浪費了許多。我的外祖父母也許是出於一種虧欠和愧疚的感覺,同樣不希望我的表妹希拉的天賦被浪費,並開始思考如何至少可以讓他們其中一個可以深造,以獲得更光明的未來。

種子已經播下,經過深思熟慮,我的外祖父母問我的母親,我們的家人是否會考慮收養我的親戚希拉到加拿大和我們一起生活。我的母親有一顆最純潔的心,想做一個好女兒,做一個素不相識的兄弟的好姊妹;她同意了……事情就開始了。這需要很多年的時間,更多的繁文縟節和這次的加拿大官僚體系,但在1989年3月,我的親戚蘇尚嵐作為我的養姐妹來到加拿大,這樣她就有機會獲得更光明的未來。天哪,她有沒有利用過這個機會?請記住,她在中國各地都被認為是天才級的才智。來到加拿大後,她在比賽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在高中的最後一年,她在加拿大滑鐵盧全國數學競賽中排名第一,擊敗了所有其他加拿大人。在包括加拿大和美國在內的美國數學競賽中,她在這兩個國家中排名第二,擊敗了許多後來進入麻省理工學院的各州競爭對手。她高中最後一年也是最難的課程學習中平均成績達到了驚人的 99.90%,這使她成為全加拿大最優秀的學生之一。如果聽起來我很為她感到驕傲,那是因為我確實如此,甚至有點羨慕,因為她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做到了。當她想這麼做的時候就不會停止努力,一切都勢不可擋。儘管她本可輕鬆進入麻省理工學院(我的家庭負擔不起),但她還是獲得了滑鐵盧大學電腦工程課程的全額獎學金,其中包括合作計畫。直到今天,她是我認識的唯一一個沒有債務地資助自己就學的人,甚至還用她在合作期間賺到的錢買了一輛車。她現在在加州的科技領域工作獲得成就,也由於她的努力,也能將她的父母和她的妹妹蘇尚岑帶過來一起生活。

順便說一句,在這次大流行期間,我經常想到北韓和南韓之間的韓國家庭,自1950年代以來他們的人民同樣也因政治因素而分隔兩地。然而一切因著我祖父母的勇敢努力,一家人得以於1984年幸運地團聚。對於其中一些韓國家庭來說,70年過去了,仍然沒有團聚的希望……尤其是在這場大流行期間。真是太傷我的心。北韓和南韓最後一次家庭團聚是在 2018 年,每年有越來越多的家庭成員去世。

當我在新聞中看到這些韓國家庭團聚時,我的心總是感到溫暖。飢荒和政治鎮壓帶來的苦難的故事我很熟悉。讓我感到難過的是,更多的家庭無法再次見到親人,因為從我親身經歷來看,我的家人知道這是有多重要。

自從我看到這張照片以來,已經過去了30多年……它記錄了我外祖父母歷史上最幸福的時光之一。憑心而論,出於多種原因,我的生活比他們的要輕鬆得多……縱使嘗試進行比較後,我仍會感到慚愧。然而,他們的故事提醒我,總是有很多值得感激的事情,而家庭永遠不應該被視為理所當然。我的外祖父母用失去的35年歲月來證明這一點。儘管我的外祖父母並沒有參與到他們兩位兒子的成長過程。但我的外祖父母最終也在他們失而復得的心愛兒子們照顧下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光,以彌補那些逝去的寶貴光陰。

 

文、圖|徐紹斌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