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華人社會活動家楊雪蘭(Shirley Young)女士的追思會於1月9日在紐約曼哈頓天安教堂(Church of Heavenly Rest)舉行,由於疫情期間教堂不對外開放,追思會現場僅限家屬出席。下午,數千至親好友、政界、文化界、商界人士及民眾在世界各地通過網絡直播觀看了追思會實況,一同緬懷她精彩的一生。美國中文電視也同步轉播。馬友友、芮妮·弗萊明、郎朗、黃英、沈洋、王雲鵬、龔天鵬、黃若、王亮、朱丹等數位楊雪蘭生前支持或合作過的國際級藝術家通過視頻的形式,用音樂悼念這位仁爱親善、慷慨樂施的良師益友。

建於19世紀的天安教堂能容納數千人,當日下午格外肅穆,這裡也是數年前舉辦楊雪蘭母親嚴幼韵女士追思會的地方。儀式在青年小提琴家朱丹演奏的格魯克《祝福精靈之舞》中啟幕,徐緩柔和的提琴聲如音樂會的序章,引領觀眾沉浸其中,回顧楊雪蘭斑斕而灑脫的一生。

楊雪蘭的三個兒子薛兆一(David Hsieh)、薛兆仁(William Hsieh)及薛兆山(Douglas Hsieh)分別致辭,逐一追憶母親。

大提琴家馬友友是楊雪蘭數十年的好友,他們一起與貝聿銘、鄧兆祥、唐騮千等傑出的美籍華人於1990年共同創辦了百人會,致力於增進美籍華人在美國社會互動關係, 並促進美中社群合作發展。馬友友表示,楊雪蘭很久之前就提醒他要無時以“智慧之眼”洞察內在,內省修身,堅毅篤行,隨年紀增長更體會到楊話中的意涵與重要性。他在追思會上分享了一段鮮有人知的往事,兩人曾在多年前合作演奏埃爾加的《愛的禮讚》,他說:“今天鋼琴不在了,但我們不難想像Shirley坐在鋼琴前,陶醉地(與我一起)演奏這首樂曲。”

在生命最後的二十餘年中,楊雪蘭全心投入藝術文化事業,成為一名熱情付出的支持者及戰略導師。她主持的美中文化協會支持了眾多優秀的中國年輕藝術家,郎朗也是其中之一。“自從十歲時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結識Shirley,她成為我此生最親愛的摯友、導師和支持者,在我藝術生涯和人生中都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郎朗難掩悲慟,“我認為整個音樂界都非常感激Shirley的貢獻,她不僅幫了我,更幫助了那麼多年輕的藝術家們,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和鼓舞。我們會永遠思念她、愛戴她。”郎朗用一曲舒曼的《夢幻曲》致敬楊雪蘭不凡的博愛仁慈之心。

楊雪蘭生前深信,中美兩國人民的理解和友誼可以通過文化交流產生更深遠的影響。她除了一手策劃“帕爾曼在上海”系列活動、開創“舞向未來”藝術教育試點項目外,還經常幫助世界頂尖藝術家前往中國演出交流和教學。女高音歌唱家芮妮·弗萊明(Renée Fleming)感慨地回憶道:“Shirley是我多年的良師益友。從2007年開始,在Shirley的策劃、引導和建議下,我多次前往中國。 Shirley發自內心地相信藝術交流對中美關係有正面影響,她的樂觀態度充滿了啟發性和感染力。我真希望她對我其他生活方面也能多多指點,我會非常懷念她的。”弗萊明在羅伯特·安斯利的鋼琴伴奏下深情演唱了著名的舒伯特《聖母頌》。

追思會最後通過一段影像資料展現了楊雪蘭精彩紛呈的一生,在她最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歌聲中慢慢落下帷幕,歌唱家黃英、沈洋、王雲鵬和作曲家龔天鵬遠程合作完成了此曲的表演。

楊雪蘭1935年5月25日生於上海,爲嚴幼韵與楊光泩之女,外交家顧維鈞继女,2020年12月26日在紐約去世,享年85歲。她曾任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全球副總裁、格雷廣告公司執行副總裁、諸多企业董事會成员。她是美國華裔組織百人會的創始人及首任會長,并長期擔任美中文化協會主席,也是數個主要文化機構的領導者,被誉为文化外交使者。(Weiber Consulting供稿)

年輕的梁綺梅(Melissa Liang)是墨西哥蒂華納華人社區一顆耀眼的明星,是溝通華人社區與墨西哥主流社會的友好使者。

二十多年前,廣東女孩梁綺梅和家人一起,從家鄉來到墨西哥的蒂華納,和早年來墨的父親團聚。

來到蒂華納後,梁綺梅繼續在墨西哥和美國繼續學業和工作。

雖然在外國長大,但是一直以來都心繫故土,她一邊學習新的語言西班牙文和英文,一邊複習中文,空閒時間閱讀中文報紙,聽中文音樂和觀看中文電影,在家中和父母也是廣東話溝通。身為龍的傳人,她深刻認識到把中國文化和傳承下去,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應盡義務。與此同時,與駐在國政府和人民加強溝通,建立友誼關係,也是一個中華兒女的職責。

 

服務社區的熱心青年

 

1999年,梁绮梅开始了她服務僑社的歷程。二十多年來,她熱心奉獻、盡其所能,為當地僑胞、國內來訪團組和當地社會做些有益事。2016年,她榮幸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被墨西哥蒂華納市政府聘任為市政府對華僑華人的特別代表。

请看她近年来热心奉献服務社區的靓丽成绩:

2010年中墨友好促進會聘請為中墨友好促進會青年會會長,2015年至現在中墨友好促進會聘請為中墨友好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2013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拉美四國途經蒂華納,作為唯一的僑領代表和總領事館一起參與接待。同年6月習主席和夫人訪問墨西哥,作為青年華僑代表在首都墨西哥城受到習主席親切接見。

2014年成為中國駐墨西哥蒂華納總領事館領保人員至今。

2014年11月受中國僑聯聘請為中國僑聯青年第三屆委員會委員。2019年11月連任中國僑聯聘請為中國僑聯青年第四屆委員會委員。

每年在中國駐蒂華納總領事館舉行國慶招待會、僑團舉辦春節聯歡等大型活動上擔任司儀。

2015年成為創新華商會創始執行會長至今。

2020年獲聘請為廣東省駐墨西哥經貿代表處墨西哥粵商會副會長。

……

 

溝通中墨社區的友好使者

 

在墨西哥蒂華納地區,大部分華裔來自廣東省的五邑地區,來墨後大多在餐飲業獲得成功。梁綺梅來墨時還是少年,在墨西哥和美國受到良好的教育,不僅中文沒有忘記,會說國語和粵語,西班牙文和英文都很優秀,因此,自然而然成為代表華人與墨西哥官方和商界溝通的使者。幾乎每一次國內來訪團組,都是她協助接待,從安排住宿到聯絡當地政界商界,全程擔任翻譯,跑前跑後,不遺餘力。

多年來,她曾經協助武漢市政府代表團訪墨並和蒂華納政府簽訂姐妹城市的協議,幫助中國北京博物館代表團與墨西哥蒂華納文化中心舉辦文物展覽,服務2008年中國國家跳水隊來墨西哥參加世界巡迴比賽和中國青少年男女子排球隊來墨參加國際比賽等。她為中墨友好促進會每年籌備和組織向當地福利院、孤兒院、老人院捐款捐物等各類慈善活動,尤其是每年一度的品牌慈善聖誕餐會活動,邀請福利院的150個兒童和150個長者吃中餐,現場捐贈善款給福利院機構,發送紅包和聖誕禮物等,每次的活動都得到當地市政府和中國駐墨西哥總領事館的大力支持,每屆市長夫婦和總領事館人員都到現場出席參加,當地媒體大力宣傳中國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當墨西哥其他城市遭受地震的重大傷害時,她也是在第一時間參與組織當地僑胞為災民捐贈所需物品。

梁綺梅是中墨文化交流活動的文化使者,她為蒂華納經濟發展促進會、文化中心、體育培訓中心等社會團體接待中國來訪團組。幾乎所有的中墨雙方舉辦的活動中,發佈會上,她無償擔任翻譯和幫助接待。她多次協助當地電視台傳播中國文化、製作中國春節專題節目,對在墨西哥傳播中華傳統文化作出了極大貢獻。

為了她的奉獻,她曾受邀先後參加國僑辦組織的2017年世界傑出華裔青年華夏行和中國尋根之旅等活動。被廣東省江門市僑聯聘任商務大使和江門市僑聯副主席、廣東省台山市海外聯誼會聘任副會長。她也成為榮獲墨西哥下加州省福利院及蒂華納市福利院獎勵的唯一華人愛心人士,收到多方讚譽。

 

疫情無情人有情

 

乙亥年末、庚子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華人過了一個五味雜陳的春節。

2020年1月25號,梁綺梅通過微信看到中國僑聯和家鄉台山市委統戰部的倡議書後,立刻與在蒂華納經營超市的先生梁金球商量如何展開行動。因為隔天是星期天,很多商家都不營業,而海航飛中國最後一班機是周一晚上,所以只有一天的時間去採購物資。

由於時間緊迫,號召其他僑領一起募捐不現實,夫婦兩人決定先自己行動起來。一早她就與先生一起在市內尋找醫療物資。與此同時,身邊的一班熱心的僑領知道情況後也紛紛加入行動,陳耀文、鄭持好、伍柱鈞、鞠鳳蘭和許夢娜等抽空前來協助幫忙採購、打包、運送,蒂華納市長的秘書利用自身的人脈資源幫忙尋找多家口罩供應商。經過大家從上午7點一直忙到晚上11點的緊張工作,順利將幾十萬隻一次性口罩、醫護人員專用N95口罩和防護裝備等93箱抗疫物資裝上當晚的海南航運班機,緊急發往中國。海南航空得知這批貨物是捐贈回國內的抗疫物資,當即免費運送,從而成為海外華人同胞援助家鄉的第一批愛心援助。

突如其來的疫情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一顆顆滾燙熾熱的心靈。得知墨西哥的防疫物資還充裕,其他國家的僑領們紛紛捐贈資金,托由梁綺梅夫婦在墨西哥購買物資。於是,梁綺梅在墨西哥發出倡議,號召在墨僑領一起收集物資,得到在墨眾多僑領的踴躍參與,短短幾天時間就籌集了800多箱防疫物資,含120多萬個N95口罩和一次性醫用口罩、100多個紅外線感應遙測體溫儀、500多套防護服和20多萬副一次性醫用手套等,第二批物資也很快托運回國。在墨西哥城,他們也在僑領幫助下,準備第二批和第三批抗疫物資運回祖國。

當籌集第三批防疫物資時,市面上已經開始缺貨。她和團隊每天開車到處去收集,動用一切關係尋找供應商,從蒂華納趕往墨京進行逐一收集,親自檢查貨源的資質和辦理貨運手續。疫情一天不退,僑胞收集貨源的腳步就不停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三批400多箱的抗疫物資也順利送回國內。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開始逐步得到遏制,而國外疫情發展態勢卻日趨嚴峻。海外物資已全面告急,這使得在墨華僑人心惶惶。所幸得到國內同胞的關愛與支持,家鄉台山也第一時間反向馳援抗疫物資,給海外華人送來溫暖,助力抗擊疫情。在得到國內的捐贈物資之後,梁綺梅和僑領們第一時間把口罩分發到老人的手中。國內傳來的溫暖與愛心使海外華人得到強大的抗疫力量,增強了他們的信心,堅信海外僑胞也一定能順利渡過難關,能夠在危難的疫情面前堅毅不動搖。

全球疫情爆發以來,祖國始終牽掛著海外同胞的健康平安,國內有關部門和總領館千方百計籌措防疫物資,克服諸多困難,想辦法盡快將祖國的關懷和愛心傳遞到廣大僑胞。中國駐蒂華納總領館同中華海外聯誼會向領區旅墨僑胞發放愛心“健康包”,讓大家感受到祖國的溫暖,進一步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作為中墨友好促進會秘書長,梁綺梅義不容辭,團結和帶領僑胞與當地民眾攜手奮力抗擊疫情。在她的團隊的積極支持和共同參與下,梁綺梅和僑領們再次發起“疫情見真情,他鄉亦我鄉”的抗疫捐贈活動。向當地警隊和市政府工作人員捐贈醫用口罩和手套,並發動和組織各大中餐館老闆和熱心人士與當地社會福利機構緊密合作,開展長達兩個月每天捐贈中餐活動,慰問和支援抗疫一線的醫院醫護人員。

這一系列的抗疫捐贈活動,效果很好,影響甚廣,得到了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的肯定和表揚,受到省長JAIME BONILLA的親自接見,他對華僑華人在這次抗擊疫情開始長達兩個多月捐贈醫療物資和中餐給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的善舉表示的高度讚揚和感謝。

梁綺梅表示,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墨西哥部分州市已啟動復工復產,我將繼續關注總領館發布的疫情通報和提醒,團結僑胞遵守和配合當地政府防疫規定,繼續發揮僑團團結互助的好傳統,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為中墨人民攜手抗疫積極貢獻力量。

 

 

親愛的讀者朋友,您好!
時間來到了2月,春天的脚步越來越近了,馬上我們也將迎來農曆春節,2021年是生肖牛年,在這裏給大家拜個年,祝願大家:牛人牛氣辦牛事,牛年牛市行牛運!
本期的封面人物是溝通華人社區與墨西哥主流社會的友好使者——梁綺梅。二十多年前,廣東女孩梁綺梅和家人一起來到墨西哥的蒂華納,通過不懈的努力快速成長為當地华人社区一颗耀眼的明星。她是墨西哥蒂華納歷史上第一個被市政府聘任為對華僑華人的特別代表,成爲中墨之間友誼的橋梁。作爲中墨友好促進會秘書長的梁綺梅一邊對外傳承弘揚著中國文化,一邊不忘故土牽挂祖國發展。在國内疫情期間她組織動員華人力量捐款捐物,在海外疫情嚴重后,她團結和帶領僑胞與當地民眾攜手奮力抗擊疫情。在她的身上,我們看見一個中華兒女應有的擔當,也看見了中華文化的美好和偉大。
本期我們繼續連載《難忘的2020》系列徵文,左小凡的《採訪疫情中的馬瑜鴻師姑》(第27頁)向我們介紹了聖地亞哥慈濟聯絡處慈少班在疫情中如何為青少年兒童服務;陳劍平的《我們相約在每晚七點》(第31頁)描述了每晚七點,曼哈頓幾乎所有人會打開窗戶自發地發出聲響二分鐘,向醫務人員致敬的感人場景;胡曼荻的《威寶的2020:上學記》(第32頁)則和我們聊了疫情下讓很多人煩惱的孩子上學問題;杭松《這場獨一無二的春夏秋冬》(第34頁)用飽含深情的筆觸向我們訴説了這一年的光陰流轉,是如何的特別又讓人銘記;鄭茹菁的文章《病中歲月》(第36頁)中,我們看見了她在自己重病的時候依然心繫他人,組織為監獄中的服刑人員捐贈口罩,幫助抗擊疫情,將善心平等的撒播進衆生,彰顯大愛。在這難忘的2020年,相信每個人都有很多故事,無論故事是傷心或喜悅,都歡迎您與我們共同分享。就像有句話所說:“與人分享痛苦則你的痛苦將減半,與人分享快樂則你的快樂將加倍”,我們以及所有的讀者都願意成爲您忠實的聽衆。
在1月9日,美國知名華人社會活動家楊雪蘭(Shirley Young)女士的追思會在紐約舉行。政界、文化界、商界人士及民眾在世界各地通過網絡一同緬懷她精彩的一生。楊雪蘭女士和建築設計師貝聿銘、音樂家馬友友等人創建了百人會,推進中美之間的了解和教育,她創立了美中文化恊會,通過藝術和教育來建立互相了解的橋樑。在追憶會上馬友友、郎朗等數位楊雪蘭女士生前支持或合作過的國際級藝術家通過視頻的形式,用音樂悼念這位仁爱親善、慷慨樂施的良師益友。楊雪蘭女士的典範和精神豐碑值得所有人致敬及學習,我們為她的離世表示哀悼。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時候,我們希望疫情的陰霾也隨著流動的生機早日散去,“鼠實不易,牛轉乾坤”!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