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6日早上,劉麗容教授来电话告诉我一個沉痛的消息:《華人》雜誌2002年10月的封面人物、《華人》雜誌顾问戴鴻超教授在聖地亞哥寓所安详过世,享年93岁。

接劉教授的電話,心裡一沉,手开始哆嗦。趕快到電腦中把戴教授的介紹傳給劉教授。她整理一下,隨即在華人網站發出這一噩耗。

令我震惊的是,仿佛才不久前還在祝賀ELM創刊二十年;几天前才剛剛整理好他的封面故事,準備放在《華人》系列叢書“封面人物專輯”第一期上;几天前也才剛剛收到他写的封面故事之后的后续故事;更巧的是在刘教授来电话前,剛剛在《华人》网站上讀了他在《華人》十月號上发表的新作《治療胰臟癌的三年幸運經歷》;還有,在Zoom上我们採訪他時那朗朗笑聲仿佛還在耳邊迴響,怎麼人就沒了呢,能不讓人唏噓!

 

戴教授祖籍河南臨汝,1929年出生於天津。他早年就讀于中國廣西大學,1950年經由香港到台灣。台大政治系畢業後,於1956年赴美留學,攻讀政治學專業。1961年獲伊利諾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畢業後,自1962年開始在底特律大學政治系任教,1994年退休前長期擔任該校政治系系主任並兼任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部主任。他長於將國際政治和經濟進行綜合性分析研究。並因此被邀到哈佛大學國際事務中心從事專門研究。1974年,他在分析了八個國家土地改革的基礎上,完成專著《土地改革與政治》,從而奠定了他在該學科堅實的學術地位。在教學和研究的同時,他還擔任美國《中國研究雜誌》主編,對美國官方和學術界了解和研究中國狀況以制定對華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參考。1999年,戴教授偕夫人周明真教授定居聖地亞哥。

2002年7月,戴教授在朋友們建議下,創辦了一個由email發出的月刊,名字叫ELM。每月一號準時發給讀者。ELM的问世,让我和戴教授从此好像有了默契:每月一号,准时收到戴教授传来的杂志,二十年从未缺过一期,没有拖后过一天;每月《华人》出来,我也会第一时间给戴教授寄上,中间也没有落过一次。戴教授会把他的中文大作送给我在《华人》发表,我也时不时把我的短文发给戴教授,虽然ELM主要是英文的,但戴教授也会给我发表出来,还会在编者的话中美言几句。这二十年,和戴教授见面不算多,通过两个杂志的交往却是经常的。

戴教授待我極好,長期以來全方位支持我和雜誌。當年他鼓勵我的話依然歷歷在目:在《华人》问世一周年时,我在当时的台湾中心举办了一个纪念活动,邀请封面人物、作者和读者光临,戴教授作为封面人物上台致辞时对我大加鼓励,並笑着说,馬平創辦雜誌是天時地利人和。我說戴教授我這天時不好呀(创办杂志时正好911事件發生),他笑著說,怎麼不好,一說911,每个人都会記住了你的雜誌什么时间創辦的呀!當時參加聚會的上百人都大笑起來。

戴教授是我見到的最和氣最陽光最博学最能幹的老人!

戴教授,请安息吧,我永遠都會記得您的鼓励,记得您的音容笑貌!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