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牙哥中華歷史博物館位於聖地牙哥市中心的舊中國城 (404 Third Avenue),在煤氣燈區旁邊,距離聖地牙哥會議中心兩個街區。

 

我們的使命是‘保存同時發揚中華藝術、歷史和文化,要用中華文化來教育與啟發人們,也要講述華人在美國的貢獻’。這個博物館的前身是個歷史協會,在1986年成立。Dorothy Hom, 與Sally Wong-Avery 是創辦人。

 

到了1996年博物館正式成立。博物館的主要建築是一個舊的華人教會。這個西班牙傳教士式樣(Mission style) 的建築物原來在第一街。這是西班牙殖民時代,傳教士常用的建築物式樣。它有簡單的外表,用泥土牆,或是石頭與灰泥做的牆,再加上紅瓦的屋頂。在美國西南部是非常受歡迎的式樣。加州的朋友都非常熟悉的。後來這個西班牙式的建築物,被搬到第三街的現在位置。因為第三街原來是舊的中國城

 

現在來説些細節。聖地牙哥華人教會是1885年開始的,最初是為移民的華人開設的。這個小地方是基督教傳教,和學習英語的塲所。後來由於人口增加,1927 華人建造了一座新的教會會所。地點是一個西方人George Marston送的地皮在第一街。也就是這個教會建築物的原址。

 

 

這張教會的舊照片是很多學生在建築物前照的。從1927年到1960年間,這是華人教會,也是學校。為華人社區服務了30多年。到了1960年人口增加更多。教會又搬家到一個更大的地方。這棟建築就被一家印刷廠買去。在1980年代,Dorothy 聴説印刷廠関門了。舊的建築物主人已申請拆除房子,也得到了許可證。她和Sally就開始著急了。她們找到華人的連名支持,與政府要求,要保留這個建築物。結果政府改變了拆房子的決定。願意保留這個有歷史價值的房子。

 

但是這還不夠。華人需要找一塊地,然後把房子搬出第一街。華人便去市政府,申請搬移建築物的權利。終於在1992年,博物館成立了一個規劃管理委員會。Tom Hom當時是聖地牙哥市政府的市議員,他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華人市議員。他對這件事的幫助非常大。華人得到了搬遷權。也申請了一塊空地,在第三街,也就是現在的舘址。第三街是原來的舊中國城,所以這意義深遠。市政府把這塊空地租給我們,一年一塊美元的租金。但是搬遷整修都要錢。委員會裡的劉麗容(Lilly Li-rong Cheng) 和Alexander Chuang先后去台灣申請了教育基金會扶助金,來資助這個建築物的搬遷與整修。由於劉麗容認識一些台灣文教界的翘楚才得到了一筆經費。這才能真正行動了。

 

 

1993年1月博物館正式挖土奠基。1995年房子正式被搬遷到現在的位置。內部重新裝修,加上一個小的二樓房子,用來做辨公室,㕑房和洗手間。外部裝設花園。這樣就能對外開放了。

 

1996年1月博物館正式使用,而且對外開放。在館前說話的是我們的第一任館長莊紹文。他做了這個義務館長20年,貢獻非常大。他的太太也是非常出力的志工。我們非常感謝。

 

 

大約15年前博物館對街改建大樓。我們買了一樓的一部分作展覽室。目前博物館有兩個展覽中心。舊的教會房屋用來作常設展覽。門前有個石獅子,街對面有另一個獅子。街對面也就是大樓一樓的孫逸仙展覧室,用來作特展的,每年有兩個特展。現在的特展是針灸來到美國-50年旅程,展覽日期:現在到1/31/2023

San Diego Chinese Historical Museum, 404 Third Ave.

Www.sdchm.org

2022年10月6日早上,劉麗容教授来电话告诉我一個沉痛的消息:《華人》雜誌2002年10月的封面人物、《華人》雜誌顾问戴鴻超教授在聖地亞哥寓所安详过世,享年93岁。

親愛的讀者朋友,

恍惚間已經來到了11月,這一年終已進入了尾聲,

本期的封面人物是單簧管音樂家(clarinetist)葉強(John Bruce Yeh),他是一位在美國出生的華裔。他曾經在美國費城交響樂團,韓國首爾交響樂團,以及中國廣州交響樂團都有做過精彩的演出。1985年葉強主導的芝加哥音樂團得到了1985年的格萊美獎(Grammy Award)。他並且也獲得最佳新古典樂的藝術家獎(Best New Classical Artist, 1985)。在今年夏天聖地亞哥著名的La Jolla Conrad音樂中心舉辦的近一個月的音樂盛會(SummerFest)上,他也帶來了精彩的演出。他把東方和西方的音樂文化交融在一起演出了和諧東西的樂章。

在上百年的東西方交流中,有些先行者是值得永遠銘記的,比如張西筆下的丁龍。1857年出生於廣東臺山的馬進隆(諧音丁龍),18歲時來到加州,在排華期間,用一己之力,做了一件清朝外交部都沒做也想不到的中美文化溝通壯舉,把自己積攢的工錢全都捐給哥倫比亞大學,創立丁龍講座,以專門研究中國文化。1901年丁龍回到臺山,1936年,在廣東臺山的祖宅裏去世。張西將丁龍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讓這段歷史為人所知,並引發了一股“尋龍熱潮”。

當然,我們也不能忘記在這些歷史中的苦難時刻。《難忘的片刻》中劉麗容教授記錄了自己的德國之旅,她在海德堡(Heidelberg)專程拜訪了Steven Less教授,Less教授最近做了一個精彩的個人演講,關於他的父親約翰(John Less)在二次大戰中,在中國上海生活的七年。他用他的畫筆記錄了他在上海的中國經驗。他畫了很多上海人的生活情況,這些他畫筆下的作品把我們帶回到一段令人難忘的共同歷史。這些在苦難倖存下來的人也希望他們的故事能夠流傳下去。

憶古思今,江揚的文章向我們描繪了中國當今的富強,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她觀看了現場火箭發射,激動人心的一幕讓人感染太空並不遙遠,而幾代人的航天夢正在變成現實。

11月,也許你付出了太多,但仍有許多追求不能如願,有許多美夢尚且遙遠。別著急,慢慢來,花團錦簇,碩果累累,都需要過程。所有的苦,都不會白受;所有的淚,都不會白流。也許就在12月,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美好總會有一天降臨。

今年夏天在聖地亞哥著名的La Jolla Conrad音樂中心舉辦了近一個月的音樂盛會(SummerFest)已經結束。余音裊裊,就像往年一樣,許多的音樂家共聚一堂,有合奏有獨奏,同時還有舞蹈及演說。這種類型的名家小集給聖地亞哥增添了非常多的音樂記憶,在眾多的音樂家中單簧管音樂家(clarinetist)葉強(John Bruce Yeh)是一位在美國出生的華裔。他把東方和西方的音樂文化交融在一起演出和諧東西的樂章。

 

 

葉強出生在美國的華盛頓,兩歲就(隨著父母)搬到了加州。父親葉監官(Gordon Chien-Kuan Yeh)在史丹佛大學念書,後來在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母親張美麗(Mary Mei-Li Chang)研究醫學。父母親從小也培養他對音樂的興趣。四歲時葉強就開始學習鋼琴,六歲時他發現了單簧管,他非常的喜歡,從此之後他就致力於單簧管的練習。

 

大學時他選擇理工科以及音樂課,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他決定要做更多投入單簧管的研習,就向母親父親說明他的意誌,父母親給了他極大的鼓勵,因此他進入了著名的茱莉亞音樂學院(Juilliard School)去專攻單簧管。1977年,他還是19歲的時候,就已經被著名的芝加哥交響樂團(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邀請進入該樂團,成為第一位華裔進入到如此盛名的樂團。他在芝加哥樂團裏擁有46年的歷史。

 

他曾經在美國費城交響樂團,韓國首爾交響樂團,以及中國廣州交響樂團都有做過精彩的演出。1985年葉強主導的芝加哥音樂團得到了1985年的格萊美獎(Grammy Award)。他並且也獲得最佳新古典樂的藝術家獎(Best New Classical Artist, 1985)。他把東方和西方的音樂文化交融在一起演出了和諧東西的樂章。

 

 

1977年葉強加入世界著名的芝加哥交響樂團,到今年為止他是該樂團歷史上任職最久的音樂家。當年是由Sir Georg Solti邀請他擔任Clarinetist單簧管(演奏家)還有Solo Bass Clarinetist(獨奏低音單簧管演奏家),2008到2011他是該樂團的Acting Principal Clarinetist(代理首席單簧管演奏家).1982年葉強是慕尼黑國際音樂競賽的得獎人,也是在1985年在紐約舉辦的單簧管比賽(Naumburg Clarinet Competition)得獎人。他經常表演獨奏,也經常參加各種全球的音樂活動。1990年他被招聘為山葉表演藝術家(Yamaha performing artist)。山葉公司邀請他到中國演出訪問。

 

 

葉強創建了一個叫做」鳥及鳳凰」的四人樂團(Birdsand Phoenix),團員包括王國維(二胡),楊巍(琵琶)以及Teresa Reilly(單簧管)。這四位音樂家對於東西方音樂交流與文化交融作出了貢獻。他們把東方和西方的音樂文化交融在一起演出了合諧東西方的樂章。

 

請告訴我們為什麼你選單簧管?

 

單簧管在西方的音樂之中扮演什麼角色?

 

不是我選擇了單簧管,而是單簧管選到了我。我六歲的時候,我在West Los Angeles的公立學校上二年級,就開始有樂團,我們大家都受到很多的鼓勵去學習不同的樂器。我那時已經學了一年的鋼琴,然後我的父母親也高興的給了我單簧管學習的機會。在交響樂團之中單簧管是一個比較新的樂器,它在十七世紀的中葉被發明的。單簧管跟笛子,雙簧管,大管都進入了交響樂團裡的管樂部分。像海頓,莫劄特也開始為單簧管的音樂家寫作一些樂曲。

 

在主要的交響樂團中還有沒有華裔單簧管音樂家?

 

在中國有幾個樂團有單簧管的音樂家。他們有些是在歐美學習音樂。我的一個學生Colin Liu是在中國北京交響樂團演奏。他來自於北京,經過了加拿大來到了芝加哥。他在芝加哥待了好幾年後才回到北京去。當他來芝加哥學習的時候,他已經有了運動醫學的背景,曾經為中國國家曲棍球隊擔任醫療人員。但是他發現了他的音樂熱情決定將生命投入音樂之中。

 

 

除了我之外,我還知道兩位中國的單簧管音樂家。他們都非常的年輕。一位是Yao Guang Zhai,2016年他開始加入巴提摩爾交響樂團。2011年到2016年他在多倫多的交響樂團。2009年到2011年他是在上海的交響樂團。他來自於中國的太原,當他14歲的時候,我就認識他了。他是在加州Idyllwild Arts Academy學習。

 

另外一位是來自中國的湖南Lin Ma,他目前是美國國家華盛頓交響樂團中的單簧管音樂家。他是在2018年進入美國國家華盛頓的交響樂團。在這個之前,2015年到2018年他在巴提摩爾的交響樂團.他畢業於休士頓的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我希望以後有機會能見到他。

 

多年來我都是唯一的一個華裔單簧管音樂家,1977年我成了第一個亞裔進入芝加哥交響樂團。但是慢慢地這個情況就變化了,目前我們有相當多華裔的音樂家在芝加哥交響樂團,而且也有在其他美國重要的交響樂團,他們主要的都是弦樂的音樂家。

 

你有什麼嗜好嗎?

 

我喜歡烹飪,也喜歡美食。我也喜歡做瑜伽,帶著我的狗去散步,騎自行車。我也非常喜歡閱讀音樂和音樂家的故事書籍。我也很喜歡閱讀政治和環保問題的書籍。

 

 

在你音樂生涯之中讓你最難忘的事是什麼?

 

我有很多難忘的事。在過去的45年來我最高興的就是能夠跟我的家人一起同臺演奏。這包括了我的妻子,單簧管音樂家Teresa Reilly,還有我的女兒(打擊樂器音樂家)Molly Yeh,2014年到2016年,我有機會在聖地牙哥La Jolla SummerFest與我的妻子和女兒一起同臺演奏。

 

另外一個令我難忘的是我和我的女兒Molly受香港交響樂團邀請,為他們2013年的一個Stravinsky的The Rite of Spring一同演奏,這都是讓我難忘的事.

 

請你介紹一下你們的父母親,兄弟姐妹以及你現在的家庭的情形。

 

我父母親都是生在中國。後來到了美國求學。我的父親在1948年來到美國,那時他已經從中國念完了大學而且為中國的空軍服務。他在史丹佛大學得到工程系的碩士,然後到哈佛大學取得了流體力學的博士學位。他在美國的太空研究中心工作,也在加州做結構工程學及太空工程的工作.我的母親得到了獎學金來美國求學,她在伊利諾州River Forest的Rosary College得到的本科學位。然後她到了費城去念醫學。她把我跟我的兩個妹妹撫養長大了,她就開始在生化以及血液學方面做研究工作。

 

我的父母親都熱愛音樂,而且也都學習音樂和演奏。我的母親是彈鋼琴的,我的父親是歌唱家而且也是指揮家。我父親唸大學的時候,他是哈佛的合唱團的團員,並且跟波士頓的交響樂團一起演唱。我的父母親希望我能成為一個科學家,也希望我走進醫學。而我也曾經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開始學習醫學預科,(那是1973年的事情了.)

 

 

我有兩個妹妹,Linda Adel比我小3歲,另外的小妹妹Lucy比我小12歲。Adel有了不同的生涯規劃,她做過呼吸治療師以及理療師,現在她在科技公司做物色人才的獵頭者.小妹妹Lucy是一個治療師。她們都住在洛杉磯,我是唯一離開南加州的。本來我最先是在紐約的茱莉亞音樂學院唸書。但是自1977年以來我都住在芝加哥。

 

1980年我跟Jody Amsterdam(學校的社會工作者)結婚。我們有兩個女兒,Jenna1985年出生,Molly1989年出生。1997年我跟Jody離婚。2000年與我的現任妻子也是我音樂的合作夥伴Teresa Reilly結婚,我們有一個2006年出生的女兒,現在已經上高中了。我非常的感恩有這樣完美的家庭。現在我有兩個女婿,Jenna的先生John Cwisk,還有Molly的先生Nicholas Ford Hagen,他是甜菜農莊的主人。Molly有兩個可愛的女兒Bernie和Ira。

 

還希望跟我們華人讀者說些什麽?

 

我非常高興我的朋友劉麗容把我帶到了中華文化的世界裡。讓我了解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要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必須學瞭解禮,樂,射,禦,書,數的重要。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