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春的Del Mar,溫暖的陽光灑在臉上,陣陣春風吹來,還是讓人感覺涼颼颼的,讓人不由得想起詩人賀知章的詩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因為越來越多的市民已經打了疫苗,Del Mar城商業中心人來人往。我和《華人》雜誌馬平主編坐在佈置講究的意大利餐廳等著保健醫學專家劉克嵐(Caroline Chinn)總監的到來,據她介紹,劉總監不僅是位成功的營養學家,還是一位美國大公司的高級主管,屬於衝破職場天花板進入美國主流社會的華人女士。我們這次的訪談主要了解一下她是怎樣做到的。

時間到了,只見一位纖秀典雅的女士走過來,她身著米色的羊絨衫,一條黑點深米色的紗巾圍在肩上。她皮膚白皙,短髮微捲,看不到什麼明顯的皺紋,顯然是個很懂得保養的女士。她面帶微笑介紹自己是Caroline,中文名字克嵐,一坐下便問我們這個餐廳如何,我們說感覺相當好,餐廳裡到處是綠色植物和鮮花,顯得生機勃勃鬱鬱蔥蔥。在閒談中,我們很自然地進入正題。

出生於台灣的克岚,童年是幸福的,父亲身居要职,母亲是职业人士,周圍的鄰居大都是台灣受過教育的人家。她家裡有三姐弟,大她四歲的姐姐麗容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出色的姐姐成了她的榜樣,讓她從小就有了目標,就是跟上姐姐的步伐。她小學受教於台北女師附小,中學時她考入名校台北一女中,在學校裡成績優異。高中畢業後,克嵐考進台灣文化大學。選專業時,身在美國的姐姐建議她讀營養學。那時是六十年代末,營養學在台灣剛剛興起,大家都不了解,姐姐說這個學科在美國方興未艾,畢業生前途非常好,姐姐還認為妹妹有幾個特點,就是很善於也喜歡跟人打交道,同時很注重細節,數理化也讀得很好,本來她很適合學醫,將來當醫生,但姐姐當時認了一個美國乾媽,是個成功的營養師,乾媽認為學醫耗時太久,不如學營養學。

姐姐是克嵐最崇拜的人之一,聽了她和乾媽的分析,欣然接受了建議,在文化大學攻讀了營養學專業。當時在台灣只有輔仁大學和文化大學有這個專業,學生不多,暑假時很容易就在家附近的醫院找到臨床營養師實習的工作。

在實習中她感到很愜意。壓力不大,受人尊敬,還可以經常跟朋友們聚聚。但克嵐是個有追求的人,特別是姐姐在美國的事業蒸蒸日上,她建議妹妹來美國留學,她認為要在營養學事業上有所發展,一定要來美國。她開始利用業餘時間複習考試,大學一畢業就考入位於南加州的聖地亞哥州立大學。

 

(二)

風景如畫的聖地亞哥,氣候宜人,到處是亞熱帶的棕櫚樹和多彩多姿盛開的鮮花。克嵐一來到學校,馬上就住進了州大的宿舍,宿舍裡她碰到一些華人學生,善於和人打交道的她很快交了新朋友,一點都沒有感到寂寞孤單思鄉的感覺。正當她躊躇滿志想大展宏圖之時,在學業上遇到了困難。那就是她的英文不過關,上課時根本聽不懂,從外國來美國留學的學生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剛來時聽不懂教授講課的內容,記不了筆記。

克嵐在州大讀研的第一學期就遇上了以嚴格著稱的佐伊安德森教授。安德森教授來自美國中部,聰穎刻苦,在營養學領域學有所成,曾經是白宮學者。她在州大講研授研究生臨床營養學,是研究生學制要求的必選課,克嵐選了她的課。在課上,佐伊講話語速非常快,還時常提問學生,克嵐發現自己跟不上教授的速度,更談不上回答問題,她一再要求教授重複才能明白。就這樣她稀里糊塗地聽完第一節課。下課後,佐伊讓她留下來,對她說:“你剛來美國,在語言上會有很大的挑戰,建議你先去上本科的課,而不是研究生的課。”

克嵐聽罷感到很愕然,心想這樣會耽誤很多時間,也會完全打亂自己來美國的留學計劃。她馬上申辯說:“教授,我剛來美國,雖然英文能力不夠好,但我的理科很好,專業課也沒問題,即使沒有完全聽懂我也會做功課。此外,我會抓緊時間補習英文,一定盡快聽懂上課的內容。我還是要繼續上研究生課程。”佐伊見她態度堅定,說那就先看看再說。

她馬上調整了自己的計劃,把提高英文能力放在了學業的第一位。她決定跟美國人同住。佐伊對這個倔強不服輸的姑娘很欣賞,就介紹她住進一個熟識的圖書館員的家裡,這樣她可以每天生活在英文的語言環境中。她很快從學生宿舍裡搬出來,在圖書館員家租了一間臥室。從此跟美國人一起看電視,吃飯聊天,過節日,不出預料她的英文程度提高很快。

克嵐不僅聰明好學,說話做事也很得體,讓人感到很舒服,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情商很高。跟她採訪的幾個小時,我從始至終都感到跟她說話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她講話總是很有分寸,溫婉和藹。她說這得歸功於她父親的言傳身教,父親常年做中央銀行總裁的執行秘書,後來老闆當了財政部長,還是用他當執行秘書,可見對他能力的肯定和人品的信任。情商高的克嵐深得教授的喜愛,使她很快跟佐伊成了投緣的好朋友,佐伊是傾盡心力栽培她。當時的佐伊是個中年的單身女人,沒有家室,她就把克嵐當成了女兒來對待。

               一次,克嵐需要在課上做一個45分鐘的項目展示報告,她一遍遍練習,但在報告的前一晚她膽怯了,跟教授說不想做報告了,怕說不好。佐伊鼓勵她說:“我對你有信心,不要緊張,把你準備的講出來,你會成功的。” 佐伊的鼓勵使她鼓起了勇氣,她站在同學們的面前流暢地完成了45分鐘的展示報告。報告結束後,佐伊站起來問大家:“你們覺得講得好不好?克嵐才來美國八個月。”大家集體為她鼓起掌來,佐伊和同學們的鼓勵讓她增強了信心。克嵐讀研時成績除了一個B外其餘全是A,而這唯一的一個B就是佐伊給她的。佐伊說:“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但要成功你需要做得更好,全A會讓你驕傲自滿。”克嵐明白了教授的用心良苦,正是她的嚴格要求讓克嵐懂得做什麼事都要力求做到最好。

克嵐跟教授越來越熟,兩人成了閨蜜般的好友。佐伊熱情地邀請克嵐來同住,她單身一人住在獨棟別墅裡,請克嵐來做她的室友。克嵐搬進來後,精力飽滿勤快的她常常打掃房間做飯,兩人相處融洽。佐伊還聘請她做教授助理,幫助她批改本科學生的作業、考卷和做帶學生做實驗,讓克嵐掙一些零花錢。

克嵐住進教授家後,對佐伊的個性影響很大。佐伊本來有點老處女的個性,不跟人交往喜歡獨處看書。克嵐性格外向,活潑可愛善於結交,她經常邀請一群朋友來家裡開派對,並熱情邀請教授加入她們。跟克嵐的這群朋友交往多了,佐伊的個性開始改變,她不再那麼孤僻了,開始與人結交。她當時參加橋牌俱樂部,每週去打牌,以前是打完牌就回家,沒有跟打牌的人有任何交往。後來她開始跟牌友打電話,一起出遊,漸漸地她跟一個老牌友,退休的海軍少將產生了感情,後來60多歲的佐伊跟少將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她們結婚後,夫婦兩人還請克嵐住在家裡,她跟佐伊夫婦相處得如同女兒與父母一般,直到一年後,克嵐遇到了心儀的醫生男友,結婚後搬離了教授的家。

雖然不住在一起了,但她們的友誼一直保持到佐伊去世。佐伊的丈夫是美國海軍著名的將領哈羅德斯托特 Herald F. Stout, 此人參加過二戰和朝鮮戰爭,是個戰爭英雄。在太平洋戰爭時曾駐守青島,會說一點中文,並在戰爭期間炸沉不少日本戰艦。後來,美國海軍還特地命名一艘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為“USS Stout”,美國海軍只有五架這種驅逐艦,是僅次於航空母艦的二級軍艦,可見是多麼大的榮譽。斯托特驅逐艦在德州Galveston港下水那天,作為斯托特將軍家的貴賓,海軍總司令邀請克嵐夫婦、姐姐麗容和母親去參加觀禮,《世界日報》為此還專門做了報導。

佐伊幫助克嵐設計了三年的讀研計劃,兩年讀完書,第三年到聖地亞哥最大的醫院系統Scripps 醫院實習臨床營養學。她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碩士學位,就在Palomar Pomerado醫院做臨床營養師工作,工作穩定後,她跟交往穩定的眼科光學醫生男友走進婚姻殿堂。克嵐和丈夫育有一女,女承父業也是一名眼科光學醫生,目前在父親的眼科診所工作,將來會接手過來。

 

(三)

如今的克嵐在全美最大的洗腎連鎖中心德維特DaVita 公司工作,她已經是公司的臨床品管高級總監,管理著476個洗腎中心。她說洗腎中心的營養師工作非常挑戰,因為來洗腎的人都是生命即將走向終點的人,比如患了腎衰竭和尿毒症等,腎臟功能已經嚴重衰退或喪失,無法排除體內的有害物質,得通過透析洗腎來把血液裡的有害物質排除體外。洗腎對於病患來說就是個救命的療程,而且是一輩子,作為營養師,跟醫生、護士和社工組成一個專業團隊,跟病人和家屬因為長期的合作,要建立起依靠,信賴的關係,一般都變得跟家人和朋友一樣。

作為臨床營養師,克嵐非常注意跟病人有良好的溝通,這些病人不少都是每週三次,每次四個小時的洗腎,他們的飲食非常重要,作為營養師有必要為他們制定好飲食的計劃配合洗腎。多年來,克嵐跟很多她的病人及家屬成了朋友,現在她作為高級總監,在公司的主要工作是培訓下屬,把她多年來積累的經驗和教訓傳授給她們。她說:“美國人很注重導師制mentorship, 讓有經驗的人來指導新人,進行基礎的培訓,讓新人能盡快地熟練掌握工作的基本技能,避免花費不必要的學習時間,避免犯常識性錯誤。”她認為自己之所以那麼快就適應職場,並取得了成績,跟她在各個階段有很好的導師有著必然的聯繫。

當年的安德森教授就是她最好的導師。沒有她的慈愛和嚴厲,她不會走得這麼遠這麼高。她也要做安德森教授這樣的人,做別人的好導師。她說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給予者》,書裡讓人們全心全力去幫助別人,不光是物質上的幫助,還有精神上的。克嵐說她的父親就是一個給予者,一生幫助了很多人;她的姐姐麗容,在美國得到博士學位後是個成功的華裔教授,她也是傾盡全力去幫助身邊的人。

作為移民的華裔第一代,她能衝破了美國職場的天花板,打入美國主流社會實在是一件不易的事,我們很感興趣,請她講講是如何做到的。 ,特別是在美國職場工作的華裔,很多人受過很好的教育,但一輩子都是做低層技術工作,能衝破職場天花板進入高級管理層的非常少。

對於這個問題,她不假思索回答說:“首先要語言過關,及時與領導和同事溝通,然後就是領導力。”她認為不少華人精英非常優秀,但由於語言的限制和缺少溝通,使他們只能做具體的技術工作,眼看著各方面的技能都不如自己的同事被提升上去,只有感到不公平的份兒。克嵐談到她最近參加了一個zoom會議,會上著名的華裔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加大教授錢煦提出華裔移民一定要有過硬的語言能力和溝通能力,直到今天錢老還在每天學習英文,作為移民,能把英文的聽說讀寫跟美國土生土長的比美才有可能衝破職場的天花板。她特別贊同錢教授的觀點。

克嵐在剛來美國時遇到了很大的語言障礙,她知難而進,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攻克英文,真正做到了聽說讀寫都過了關。真可謂“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她在職場上業務能力完全超過美國人,語言能力也可以跟美國人比美,不像很多移民說英文不流利,還帶有嚴重的本國口音。是金子一定會發光的,她所在公司的高級副總裁發現了她,找她來辦公室,表示想送她去美國質量協會進修,學習六西格瑪(Six  Sigma)流程改進的課程,就是要培養她的領導力,走入領導層。當時公司一共選了25人去進修課程,這個課程不容易讀,但最後只有3人畢業了,其中之一就是克嵐。

回到公司,她馬上把學到的六西格瑪知識應用在實際工作中。六西格瑪是一種改善企業質量流程管理的技術,以零缺陷的完美商業追求,帶動質量大幅提高,成本大幅降低,最終實現財務成效的提升與企業競爭力的突破。克嵐把六西格瑪原則與本公司的洗腎服務結合,在公司裡提出了新的標準,就是政策上符合政府的規則,在技術上洗腎不能出錯,因為來洗腎的病人都是身患多種疾病,用藥的剂量、時間都是一點錯都不能出,否則會出人命。

克嵐當上主管之後,管理著476個洗腎診所,她經常出差到各個診所,培訓醫護人員,和病人聊天。 2020年3月疫情開始後,洗腎診所一直開著,因為洗腎人命關天,是不能停止的。克嵐在自己管轄的診所中,完全按照CDC公佈的規則,跟醫生、護士、公共衛生專家、免疫學專家開會討論防禦措施。對於已經得了新冠肺炎的洗腎病人,她們就統一安排在特定的地方做洗腎,跟普通病人分割開來,嚴格防疫。

這期間,她所管轄的400 多個診所的醫護人員中出現了不少英雄人物,他們主動要求去給危險的新冠病人洗腎,而不是逃避。克嵐非常感動,她要求這些戰斗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一定要嚴格遵守防疫制度,每一次都戴好防護口罩眼罩,穿好防護服,洗手,工作完成全部換掉,一點都不能懶惰疏忽馬虎。一個有智慧的領導者會帶出一群有智慧的下屬,她所管轄的診所順利度過了疫情最嚴重的時期。截止到三月底,洗腎的病人有52%都打了疫苗,醫護人員90%以上都打完了疫苗。

克嵐雖然實際年齡不輕了,但她看起來精神飽滿,頭腦清晰,思維敏捷。作為資深保健醫學專家的她,運用掌握的專業知識,對自己和家人都保養得當。她的先生目前還在開著眼科診所,如今的她仍然在不斷學習,培訓新人,激勵下屬,經常開車穿梭在476個診所之間,令人敬佩不已。她信奉的人生哲學是:生命在於奉獻,她願意在有生之年繼續為社會付出,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她真正做到了愛所有人,信任一些人,不負任何人!(2021年3月28日於聖地亞哥)



【作者簡介】王曉明,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公共管理碩士,紐約市大經濟學碩士,在美國上市公司和大學做財務經理,財務總監。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會員,文章散見於海內外報刊雜誌上和網絡上。

親愛的讀者朋友,您好!
跟3月說完再見,我們迎來了4月。4月,是一年中最別樣的季節,沒有初春伊始的料峭,沒有暮春偶爾的燥熱。一切都剛剛好,難怪很多人的英文名也都喜歡用代表4月的April。在這種天氣,最適合的就是拿出一本書靜靜的看,美景不爭,春風和煦。
本期的封面人物是保健醫學專家劉克嵐女士,她不僅是位成功的營養學家,還是全美最大的洗腎連鎖中心德維特DaVita公司的臨床品管高級總監,管理476個洗腎中心。對於如何衝破美國社會對華裔的職場天花板,她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其實對於女性來説,獲得成功更加不易,她們不僅要面對來自男性世界的壓力和懷疑,還要在事業和家庭中做艱難的取捨,這其中的甘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劉克嵐是幸運的,但這份幸運并非來自天賜,而是來自於不懈的努力,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之人的。讓我們通過這篇專訪走近劉克嵐,為華裔女性的成功而喝彩。
同樣值得我們喝彩的還有華人女孩趙婷,她是中國著名表演藝術家宋丹丹的繼女,凭借执导《无依之地》(Nomadland)斬獲金球獎最佳導演獎,成爲歷史上獲此殊榮的首位亞裔女導演。周勵在她的文章《趙婷印象:你那時做著彩色的夢》中回憶了十幾年前,與宋丹丹一家見面的那一刻,以及與趙婷結下的不解之緣,讓我們看見了這個女孩是如何一步步通過奮鬥走向成功。
在《難忘的2020》徵文中,江揚的《爲愛隔離》讓人感觸頗深。爲了回家她選擇了輾轉,選擇接受14天的酒店隔離,支撐這所有的都是一個字“愛”。而另一位作者一舟在隔離期間發現的快樂也是由“愛”而來。因爲對女兒的“愛”,一舟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做成了一本相冊給女兒做生日禮物,讓她知道父母的愛永遠陪伴自己。而對生活的“愛”則讓一舟發現了那些被我們忽視的美,在平凡中的點點滴滴其實都在“愛”的眼光下變得幸福。雖然新冠病毒無情,但因爲“愛”我們可以遠隔重洋而心係一處,因爲“愛”我們可以跨越山海而團聚一起,因爲“愛”我們更可以戰勝肆虐的瘟疫,重拾生活的信心。
本期新增加了一個版塊是《酒哥說酒》。“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對於華人來説我們有千年的“酒文化”,而對於洋酒你又瞭解多少呢?酒哥的第一期就來和大家聊聊美國總統和酒的那些故事,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我們通過酒來學文化,可不要通過酒來學法律哦。
好了,更多精彩的内容請大家翻開雜誌來慢慢發現吧。
最後,感嘆一下,2021年轉眼已經過去四分之一了,不知道您年初定下的目標已經完成了多少呢?時間就像這春光一樣,總是看著看著一不小心就從眼前、從指尖溜走了。
讓我們不負春光爭日月,趕緊在4月播下希望的種子吧!在這人間4月天,願每個人的心之所向皆得圓滿!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