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紅岩是我的好朋友。認識他10多年來,確實值得回憶的事情很多。我也記不得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什麼時候了,但是我記得我們見面談話的內容,這位哈佛醫學院畢業的醫生在退休前一直在哈佛大學醫院工作,並做研究。他的學術背景與一般的醫生相當的不同,而他退休的原因也與一般的醫生不同。

劉麗容  黃安和

 

黃安和(Joseph O. Wong) 1951 年出生在廣州。五歲的時候到達香港。在香港接受了小學及初中的教育。然後隨父母來到了聖地牙哥,進入了聖地牙哥的中學(San Diego High School)。在聖地牙哥初期白天要上課學習英文,晚上幫助家人的餐館事業。

 

黃安和先生大學是在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及柏克萊大學完成的。他在香港的時候已經常陪著他的父親到工地去看施工的過程,他對於建築一直很有興趣。小時候在報紙上面看到一些建築的設計,他也會隨筆畫出。在念中學的時候他的一位老師鼓勵他去選擇建築設計。當時他並不知道這就是他的生涯規劃。因為他對建築設計有着濃厚的興趣,因此在念完大學之後黃安和先生就前往著名的哈佛大學進修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得到了景觀建築專業碩士。

 

回到聖地牙哥後他開始繼續在建築設計上面下功夫。有所突破經過40年來的耕耘聖地牙哥有很多著名的建築都出自至黃安和的手筆。黃安和先生在1977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註冊成立JWDA建築師事務所美國全國註冊建築師協會考核成員。作為公司的主要負責人,黃安和先生潛心經營,和他的同事45年來在美國與海外完成了無數富有創意的設計,其中包括許多著名的大型公共設施,辦公樓,大學,教育研究科技項目,美觀實用的民宅公寓等。在南加州和太平洋沿岸,黃安和先生完成了許多大型建築設計,他所設計的總面積超過了1,000,000平方米。

 

黃安和先生在1991年至1994年期間,任美國San Diego 聖地牙哥城市規劃委員會成員。鑑於黃安和先生的工作對城市所做的卓越貢獻,聖地牙哥市市長與市議會在1994年將6月6日正式命名為Joseph Wong Day。2003年,有51年歷史的美國建築學院(AIA)評出62位傑出建築師為該院2003年度院士,美國建築協會院士(FAIA)黃安和先生是62人中唯一的華裔。2022年,San Diego Business Journal選出黃安和先生為San Diego市500名最具影響力商業領袖。

 

黃安和先生的父親黃柏來自於廣東,早期由廣東到達緬甸。在12歲的年齡就出海到緬甸去謀生。而黃安和的祖父更是早期到達古巴。在古巴一直沒有回國。他的外祖父也早期到美國來闖天下,所以說廣東被認為是中國的僑鄉確實是如此。非常多的廣東人都在早期出國到世界各地闖天下,其中包括美洲,東南亞甚至歐洲。

 

住在聖地牙哥的人都一定會看到過黃安和先生所設計的建築物。除了建築設計之外,黃安和熱心公益,在城中區的聖地牙哥中華歷史博物館,他設計了本館。同時他也負責了在La Jolla剛建立不久的Conrad音樂廳的設計,對聖地牙哥社區的發展及都市計劃貢獻良多得到各方好評。不愧為華人之光。

 

下面是與黃安和訪談的內容。

 

請談一下您的家庭。

 

黃:上個月去意大利西西裏旅遊,感嘆當地風景如畫,食物可口,無奈早期當地人迫於生計,背井離鄉移民美國,闖蕩紐約。我祖籍廣東臺山,臺山人也有類似的傳統。祖父在我父親4歲時獨自去古巴發展,從此再也沒回中國,留下祖母獨自撫養幼子。我父親繼承父輩的傳統,在他12歲的小小年紀就去緬甸仰光打拼,直到抗日戰爭時返華保家衛國。隨後父親在村裏成家,先後有了我們兄弟姐妹6位。1951年我在廣州出生,當時父親經營一家施工建築公司。在外祖父的幫助下,我5歲的時候舉家遷徙到香港。我經常隨父親去工地上幫忙,看著香港不斷拔起的高樓大廈。長兄在美國完成研究生學習,獲得工程師資質,隨後在聖地牙哥成家。在我16歲的時候,雖然全家除長兄外都不懂英文,長兄擔保全家移民美國,落戶聖地牙哥。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來美的第二天,我就在長兄為全家購置的小餐館裏工作。中餐館坐落在市中心第五街上,隔個街區就是我們租住的公寓。我白天搭公交車去上高中,放學回餐館工作。

 

在讀高中時,我選修了繪畫課程。可能是小時候在父親的工地耳濡目染,我對建築繪畫很感興趣。我繪畫課程老師Mr.Clifford問我讀大學有什麽方向。我當時一頭霧水。老師可能看到了我的天賦,建議我學建築。高中畢業後,我選擇就讀SDSU,同時也能照顧到家裏的餐館,我在 SDSU學習了三個學期後,就轉入了Berkeley。每到放寒暑假,我就回家打工,掙取來年的學費。在UC Berkeley本科和研究生畢業後,1975年我去哈佛大學讀研究生。我在哈佛研究生就讀期間,趕上經濟危機,很多師兄才畢業就失業,我不知是幸運還是在校的功課修得好,畢業後就在學校附近波士頓找到了工作。由於思念家人,我還是在1976年回到了聖地牙哥。

 

請談一下,您對社會的參與、服務和貢獻?

 

黃:1976年我開始為聖地牙哥的開發商兼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在獲得建築師執照後,1977年我獨立開業。從1967年抵達美國到1977年,10年能夠成立自己的公司,我感覺美國給勤奮而幸運的外國移民提供了很多機會。現在公司就是建在45年前我初營業的地點。當年聖地牙哥還是一個以海軍基地為主的邊陲小鎮,我主要從事的項目是酒店,住宅等項目,這種繁榮的情況持續到1989年,隨著美軍的防禦工業搬出聖地牙哥,1989年開始經濟蕭條期,1989到1995年,經濟一年比一年差,私營投資發展的項目一年比一年少,在1992年,我開始做上海的投標項目,僥幸第一個項目是上海浦東外高桥洲際酒店項目。中標後,接著又有第二個上海的中標項目,上海徐家匯網球中心綜合酒店和公寓,隨後上海工商銀行,廈門國際銀行大廈和多項大型民用項目也陸續中標。這無疑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讓公司能夠持續正常運營。1997年我和合作夥伴成立上海建築設計事務所。當年16歲的我離開香港,做夢也沒想到多年後會回歸祖國設計項目。

 

1996年美國的項目開始復蘇,我陸續接到了SDSU的 Gateway Center,聖地牙哥會展中心,還有希爾頓酒店 Hilton Bayside Hotel 和 Lane Field 萬豪洲際酒店等大型項目。公司同時做南加州和中國的項目,在經營公司的同時,我積極地參加社區服務項目。我在UC Berkeley的時候,學習和研究的是城市環境民居設計,遵從的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設計時,我首先考慮使用者的需求,內外空間對人性的影響,可持續性發展等。就算是低收入人群的低保住宅社區,我也爭取創造精彩的城市空間。建築離不開社會。建築師宗旨應該為人服務,為社會服務。在創業初期,我有幸被當時的市長選為城市發展委員會的一員,對聖地牙哥城市發展控規進行宏觀的指導。我看著聖地牙哥由一個軍港邊鎮發展為一個宜居的海濱度假大都市,步行從會展中心經市中心到市東村,沿著美麗的海灣,建立了多元化的人性綜合化社區和水岸線,這些基本都是按著當年的規劃完成,近年在新冠疫情下,讓我看到雖然科技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很多環境問題,氣候異常,疫情等都是人類無知造成的。面臨挑戰,我們需要建設可持續性發展的健康社區。城市和建築設計應以人為本。根據人的自身需求打造社區。鼓勵步行代車,提倡共享空間,人與人的直接交往,這將令人們的生活更充滿活力。

 

您最敬佩的人是誰?為什麼?

 

黃:我最敬佩早期華裔,他們遠離家鄉,沿著太平洋到美洲,幾段時間所受到各種歧視,虐待,不公待遇等經歷。飽受辛酸艱苦,依然展開迥異的新文化和奮鬥樹立新生活。我也深深佩服貝聿銘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來美留學•,五十年代創業,他的優秀作品遍及美國和全球。作為美籍華僑,貝聿銘先生於 1990 年創立百人會(Committee of 100),宗旨是促進中美之間的互相了解,政治,經濟和社會的交流。貝大師終身傑出成就,是華裔之光。我也牢記貝先生的名言,生活就是建築,建築源於生活。

 

您认为昔日在美國各方面的奮鬥情況和今天的美國有什麼差異?

 

黃:回想我1960年後到美國加州,大致平順,甚至有良多機會發展,可說我和家人是蒙恩,僥幸落根安居樂業。美國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種族品牌至關重要。今天的美國新冠疫情仍在,高通貨膨脹導致經濟增長緩慢。中美關系出現了令人擔憂的發展趨勢。

 對下一代生根在美國的華裔您有何忠告?

 

黃:在此情況下,作為美籍華人,我們應審慎,守望相助,多加努力,克服困難,走出華人社區,融入美國社會,參加各項服務社區的公益活動和美國民主政治工作,我們的參與會讓美國更美好,在美國,我們現在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我鼓勵年輕的下一代做任何工作勤奮,努力沖破玻璃天花板,獻身社會,打造一個優秀的美國華人品牌。

 

設計事業平平安安

家庭朋友親親和和

——藏尾詩 劉麗容

親愛的讀者朋友,

過完了感恩節,我們迎來了今年的最後一個月,在這個時候,即使是四季陽光的南加州也已經開始感覺到了空氣中凜冽的寒氣,但是隨著聖誕頌歌的響起,所有的煩惱也都將留在過去的一年,新的希望又將展開,而我們又將迎來再一次的輪迴,而我們所有的努力也都將取得收穫,在這感恩和奉獻的季節,

Translat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訂閱 Subscribe

---- 訂閱須知 INFO ----本网站已经开通免费订阅功能,请在网页右上角输入您的电邮地址及名字(任何昵称)。订阅后您可以及时收到网站的更新通知。希望新老读者踊跃订阅,让我们有机会能够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In the U.S.A., We Chinese in America is the only magazine focusing on Chinese culture, history, and individuals who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or larger community in general as well as information/news important to readers.To keep you informed of the most updated information/news, please subscribe to "We Chinese in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