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性戀的兒女,父母該怎麼辦?

問:我有個大姐,個性爽朗, 能幹又慷慨,樂於助人,是我最尊 敬的姐姐。她和大姐夫只生了一個 兒子。兒子從小到大都是我們下一 輩小孩的模範,不僅品學兼優,人 也長得英俊瀟洒。

自從大家兒女長大之後,大姐 都會在十二月聖 誕節左右, 召集 各家子女, 兩代 一起聚餐。尤其 最近兩三家小輩 先後結婚之後, 他們更會常在臉 書上聯誼。讓我 們下一代的親情 延續, 真是很 好。

也因為臉 書, 大家更加熟 諳彼此生活和職 業。前兩年, 我 的已婚大女兒透露,大表哥公然在 臉書出櫃, 摟著他的同志愛人合 照。我們當然都裝蒜,從不在大姐 面前表示什麼。因為大姐在和我們 弟妹聊天時,總是訴說兒子實在該 成家娶媳婦了,詢問我們有沒有條 件好的單身美女。

去年底的家庭聚會,大姐的兒 子居然帶了他的同志愛人參加。大 姐表現極為冷漠,就像招待普通的 陌生客人一般!眼看又到了今年年 尾,前兩天大姐用電郵來信,告訴 大家她和姐夫年底會參加他們的同 學會,所以以往的家庭聚會,今年 將會取消。

我和二姐、小弟商量,大家支 持大姐取消活動。主要是因為她兒 子出櫃,她以為自家斷了香火,很 没面子,於是選擇了逃避。二姐說 記得過去您的文章中,曾有提過作 為華裔父母該如何面對同性戀的子 女。您可否回信來教育我們大家, 也幫忙大姐這樣的父母改變觀念 呢?

答:我們大家應該更為瞭解, 原來同性戀者一直在人們身旁,即 使男性, 可以外表高挑英挺和健 美,並不表示他就是異性戀者。事 實上過去很多人都隱藏身份而已, 單從外表是不能完全看出的。因為 現在風氣的自由和平等,過去的隱 形人都敢於露 出自己的真實身 份。之前,我也 曾經寫了幾篇有 關同性戀的文 章,常以男性為 主角;女同性戀 也可以發生,她 們同樣會經過同 樣的掙扎和煩 惱。

2 0 0 5 年十 一月,台灣最著 名的綜藝節目, 也是台灣具有指 標性節目《康熙來了》的主持人之 一蔡康永先生宣佈他想退休結束這 節目。這是當天台灣最為醒目的新 聞。因為他學養豐富(UCLA電影戲 劇碩士),又是兩岸三地的著名作 家和主持人。他早在2001年,就公 開在台灣電視上“同志出櫃”,並 且在自己書裡談到和自己男友的愛 情點滴。

同樣地,連任三屆休士頓市長 的派克女士,是史上最受歡迎的市 長之一。她早已公開出櫃,大家都 知道她的性向,因法律規定只能任 三屆,依然不捨又眷念她優秀的政 績。2015年十一月,美國猶他州鹽 湖城,有最為保守的摩門教聖地, 也選出第一位女同志市長碧思庫思 基!連大家最為喜歡的蘋果大老板 庫克也是出櫃的同志。顯然美國大 眾都很明白,選賢與能,和性向無 關。

我大女兒已婚又有了自己的子 女之後, 當 她發現從小 和她一起長 大的男性朋 友到了三十 歲“ 出櫃” 時, 曾和我 討論, 她的 開明態度令 我佩服。女 兒說對方有 自己喜歡的 專業, 又有 理想的愛 好, 事事又 以有益社會 為考量, 選 擇不和異性 結婚但有人 生同性的伴 侶,仍然還是可以十分幸福。如果 將來發生在她自己的兒女身上,她 也會送上最衷心的祝福,因為他們 只是性向不同,不是嗎?

各行各業都有同性戀者,很多 都極優秀。但是對於我們這些重視 家庭倫理和傳統的華人,卻是最“ 禁忌”的議題,大家很少能公開坦 誠地來討論。我常遇到友人好奇地 對我說,怎麼現今世上可能有這麼 多的同性戀?莫非是電影人或是新聞 人投機之舉,喜歡危言聳聽。更有 科學家朋友也好奇地問我,長大了 的子女總要挑些不同的事來整整父 母。過去有用“虐童告警” (Child abuse)來嚇父母,現在是不是就說 自己是同性戀,對付父母嗎?可見華 人同胞,即使是科學專業或是各類 專家仍然不能放下禁忌和尊嚴,勇 敢面對週遭同性戀的事實。

有人類歷史就有同性戀, 中 外皆然, 同性戀的背景, 有男有 女,分布於各種族群、階層、文化 教育各個方面。有同性戀子女的華 人家庭大多不願公開。華裔社會普 遍對同性戀的看法比西方主流更為 保守,更為負面。所以家中如有同 性戀的子女需要公開表白,就更不 易“出櫃”(out of the closet)。有 這樣子女的父母覺得更是丟臉,不 正常,違反自然,很羞恥,有些更 視而不見,甚至避而不談。久而久 之,父母子女的親子關係疏遠,兩 方的處境都更為艱難和痛苦。

正因如此,如果發生在華裔的 家庭,作為父母的或是其他的家人 是更為避免面對(或是根本不去碰 它)和心生排斥。很容易在即便在心 理醫生處也完全不露痕跡。常常都 是父母擔心,孩子內向不快,除了 家人就沒什麼自己的朋友,父母著 急才會出現在診所。

華裔父母面對他們, 在保守 的傳統社會的確是兩代人都有極大 的壓力,父母也不知道如何表達對 這樣兒女的同情和支持。甚至父母 這方更加體驗到是自己的內疚和自 責, 怎麼會把兒女生得跟他人不 同?!即便兒女在外公開出櫃,父 母還是以為自己兒女是交友不慎, 完全是被朋友帶壞,被對方引誘而 墮落的。或是兒女一直没有遇到對 的異性才是如此。

著名作家鄭惠美曾在聯合文學 出版一本書,書名是《獻祭美神 – 席德進傳》。席德進(1923-1981) 是一位具有獨特風格的畫家,他曾 經留學歐美多年。鄭惠美先後出版 了三本有關席 德進的書, 另 外兩本是席的 日記《上裸男 孩》和《孤飛 之鷹》。書中 多次引用他的 日記內有很坦 率的形容同性 戀者的心理掙 扎。仔細閱讀 他的一生, 知 道席畢業於國 立杭州藝專, 他的同學兼好 友是廖未林, 恩師如林風眠 和徐悲鴻等。 在他大專歲月 中的日記多次 提到“我對女人的親密為什麼激動 不起我那最高的愛情的愉快?我對我 自己奇怪,在男朋友的友愛中,我 享受過極度的愉快感情,在女人身 邊它都消去,我在愛情中找不到愛 情啊!”他最傾心的就是青春無邪的 美少年,他是這樣形容著“他們的 身體剛發育得完整,正如一朵花開 在最適當的時候……我真想去擁抱 著他的肉體直到死亡……”

席也在日記之中多次辯解他的 同志情,“我覺得這種感情並非不 當,同性之間是有愛的存在,這是 自然的,天性的,人不是注定了的 只有女人才是男人所需。……在我 眼睛裡卻是男人的愛最誘惑我,最使我神怡,我怎能反抗我的感覺而 虛偽地生活呢?抑制我的感情叫它轉 變方向呢?即使可能把我的感情轉變 為異性,那它馬上會生硬而死去, 除非我的天性轉變。……”

其實他說得沒錯,早在古希臘 帝國時代的亞力山大大帝就是如此 認為,在當時的時代同性戀是公然 被大眾接受的。從古至今,從西到 東半球,同性戀也一直存在著,其 比例和異性戀都維持類同的人數, 如果他們天生如此,所做所為都只 是為了愛而非是為了恨,又沒有傷 害到其它任何 人的利益, 我 們實在是不應 該排擠, 或是 詛咒, 或是看 低他們的。

這種同 志間的愛情, 可以和異性戀 一樣引人感 動, 一樣情比 石堅, 至死不 渝。所以華裔 導演李安的電 影《斷背山》 ( B r o k e b a c k Mountain, 改 編自獲普立茲獎的美國作家Annie Prdulx的短篇小說)描述六零年代兩 個男孩在懷俄明州找工作時不期而 遇,兩個人到斷背山做牛仔,朝夕 相處,所產生的愛情故事。

這部電影被英國頗具權威的《 帝國雜誌》選為2005最好的冬季電 影,而且還指出是來自台灣的世界 級導演李安的作品中最好的一部片 子。此片已經獲得了2006年威尼斯 影展的金獅獎,也是2007年奧斯卡 的最佳影片。

各大新聞媒體皆推薦李安導演 的卓越成就,並且特別提到這部片 子具有它劃時代的重大意義。因為 在李安的這部作品中更能體會同志 的戀情,可以是那麼純潔又神聖, 就像任何一段偉大的異性愛情故事 一樣。顯然片子好到令人體會情就 是情,同性和異性都一樣響往得到 的偉大愛情。

其實, 一個同性戀者絕對不 是突然變成的,而是慢慢在成長的 過程之中, 自己發現對同性有興 趣,有吸引力。一般的華裔同性戀 者在自己、社會和家庭三重的壓力 下明瞭自己的傾向是同性,自己是 異類,是不正常時,更是特別的痛 苦,甚至有人會有自殺的念頭。有 些也想過改變自己成為異性戀。但 是如依大家的期望,勉強的後果是 成了家,以後再改變的話,傷害的 家人就牽涉更多了。

澳洲Murdoch大學心理系凱斯 教授( Prof. Vivienne C. Cass)將同 性戀的傾向鑑定分成六個不同的階 段。從開始自己的感覺、性反應和 念頭,到自我否認、迷惑、自覺、 透露和要求肯定,逐漸成為一個成 熟的開櫃同性戀者。但是每個人的 發展不同,很多同性戀者走到某個 階段,就停止肯定成長了。就像以 往的金賽報告(Kinsey Report)顯 示很多的同性戀者有過異性戀的經 驗,同樣地異性戀者也很多在青少 年時期有過同性相吸的體驗。

早在1948年,金賽報告就將同 性-異性評估從0到6。也就是說6是 絕對的同性戀者,而0就是絕對的異 性戀者,大部份的人都是在一與五 中間。當然這些人中異性戀佔大部 份,同性戀只是少部份。會自承是 同性戀者,往往已是近於五、六的 人。

很多同性戀者的確一生不快 樂, 主要是來於外界和親友的排 斥,甚至自己的不甘接納。他們一 般感情特別細膩敏銳,內心脆弱和 執著,更能擁有各種藝術才華。譬 如創作藝術的天才柴可夫斯基、米 高安基羅、張國榮等。所以他們比 常人更易於患得患失,難以宣洩情 緒,却能將此情緒升華成為藝術界 的一代宗師。

身為同性 戀的父母或是 家人, 本身也 需要時間來接 受。父母時常 提醒自己要有 耐心, 學會更 開明地來接納 任何兒女帶給 我們想不到的 變化。父母要 學會放棄自己 過去對某些兒 女的期許, 重 新憧憬和定位 子女的未來前 程。更是需要 學會和同性戀的子女重新溝通、對 話。父母的這種切身之痛,往往不 易啟口,心理諮詢很快就會收效和 受益。

剛開始的父母反應必然是排斥 和痛苦,也會想盡方法改變他。千 萬不要責罵處罰,也不要想作媒改 變他。為了兒女,即使有人歧視和 排擠他,父母應該給於他的愛是永 存的!在兒女人生最辛苦階段,作 為他的父母該是他最強而有力的保 護者和後盾。支持和愛他,以防他 想不開。甚至學著接納他的同志戀 人。既然我們做父母的不能改變他 們的性向,那麼在兒女成長的顛簸 人生中,更應伸出雙手學會扶助和 鼓勵他們。祝福你的大姐和你們一 家人。


次閱讀0 条評論